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

2018-02-13信息快讯网

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信息快讯网

临近年关,冬雪覆盖的渭北高原,家家户户已挂上了红灯笼。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街道的集中安置社区——福安小区东侧的配套商业区里,“剺面坊”三字煞是惹眼。“剺面坊”是当地政府为传承和弘扬特色面食“小丘刀剺面”而建的,已有8个店铺开张。

小丘刀剺面、咸汤面、窝窝面是耀州的三大面食,小丘刀剺面则是耀州区小丘镇农村一种独有的传统面食和招牌美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手工擀制的小丘刀剺面因细长、筋道、吃起来爽滑、有嚼劲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风靡耀州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传承,它又承载着众多浓浓的乡情。

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信息快讯网

用擀面杖作尺子一刀刀“犁”出面条

走进左育良家开的店,炉火烧得正旺,浓郁的面香扑鼻而来,来此品尝面的客人还真不少。

出差回铜川路过此地的严红刚用筷子头挑起一串儿面夸奖道:“这刀剺面吃着香,味道真美!”每年他都和家人来个10来次。铜川人惠大峰约了三位朋友特地来此尝鲜,他翘起大拇指说:“这面筋道、爽滑、有嚼劲、吃着顺口。”吃罢面正歇脚的靳莹是该店的常客,她是耀州城里人,“为吃这刀剺面,我一月来三四趟”。

刀剺面的“剺”与“犁”同音,因为面条是一刀刀像农民犁地一样“犁”出来的,因此也有写成“刀犁面”的。小丘刀剺面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说起其制作,靳莹拿出手机拍摄的一段视频给记者看:“把面擀好后对折两下,第一刀把弧线切掉,然后左右手配合,用擀面杖当尺子逼着刀朝前犁(不是切),擀面杖挪一厘米,刀就走一厘米,从这头往前推(刀),一刀到头,这样犁出来的一根根面,又细又长,提起来就是一大把,再撒上玉米面蒲……”

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信息快讯网

女店主郭小娟说,她每天5点和面,9点擀面。为了让面筋道、透亮,和面时要适量加进碱和鸡蛋。

“汤头也很讲究。先熬大油把渣子取出来,然后让大油凉一凉,再把大油和菜油各取一半放进锅里熬,半小时后加入十多种调料,包括辣子面。熬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动,不能让辣子面糊了。熬2到3个小时,这样的汤头吃着香!”郭小娟说。

刀剺面的臊子,是切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白菜、菠菜、红萝卜、土豆、豆腐之类。菜炒好后,再放葱花、干辣椒和醋,可将薄薄的鸡蛋饼切成小菱形块儿放入,最后再放进提前炒好的小肉丁。这样,臊子味道香辣咸香,汤头味道也非常浓郁。

在小丘镇一带农村,娶媳妇、嫁女儿,送的都是刀剺面,看谁擀的面细,看谁的汤头好。靳莹说:“谁家的女子不会做刀剺面,连媒婆子都不会去家里提亲!”

左育良夫妻经营刀剺面已经10余年,过去在耀州城里开了三家店,生意很是红火。去年4月,他们把店搬到了小丘镇上,这里距照金旅游景区20来公里。左育良相信,生意会越做越好。

打造走向全国的美食品牌

耀州人十分喜爱小丘刀剺面,他们说:“美味的刀剺面,是母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对游客来说,没吃小丘刀剺面,等于没到耀州来。”

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信息快讯网

为扩大“小丘刀犁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其走向市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近年来,当地举办了多场刀剺面制作大赛,一大批民间高手纷纷亮绝活,如今的刀剺面已从农家美食走上大众餐桌,成为铜川市的新地标文化,正在走出陕西,打造走向全国的美食品牌。

耀州区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高开庆向记者聊起2015年春季首届刀剺面制作大赛的火爆:24名农家妇女高手决赛,最大的72岁,最小的26岁。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剺面、呛汤……一道道工序繁而不乱,比赛紧张激烈。当评委的还要有“肚量”,因为他们每人要在三小时内吃下24碗刀剺面。

2000人观摩,持续了三小时,四轮激烈角逐,3人获得金手奖,6人获得银手奖,15人获得能手奖。金手奖选手做的18碗刀剺面,现场拍卖出8220元,捐赠给了镇上的敬老院。

风靡耀州的“小丘刀剺面”-信息快讯网

小丘镇镇长封振涛说,小丘镇耕读传家,民风淳朴,“脸朝黄土背朝天,小丘的婆姨会擀面”,小丘刀剺面体现了关中面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镇上2015年就注册了“小丘刀剺面”商标。“赏民俗地窑,品小丘剺面”,全镇正在积极做大这一品牌,做强以小丘刀剺面为代表的小丘挂面、小丘蒸馍、小丘油菜等系列产品,引领群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