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也救不了《捉妖记2》,它被《红海行动》追上,对中国电影是一件好事
今年春节,《捉妖记2》原本是最受瞩目的电影。十个广告牌,六个是胡巴。一个萌萌的绿毛怪物,春晚广告有,浙江台晚会有,麦当劳有,连小城镇的墙上都有,1.5亿宣发费,只少不多。剧组为了破票房纪录,下了很大决心,请来梁朝伟,花大架势宣传,还在通稿中暗暗将《战狼2》作为目标。在猫眼的预测里,《捉妖记2》一度被预计收入50亿以上的票房。
但现在,休说超过《战狼2》,《捉妖记2》的票房甚至被同档期的《唐人街探案2》强势赶超,而到了大年初五,它的上座率不但比不上《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还不敌《西游记之女儿国》《祖宗十九代》。
伴随着上座率的暴跌,猫眼也调低了《捉妖记2》的票房预估,它最终很可能止步于20多亿票房。这个数据依然亮眼,但如果结合成本和上映前的造势,它实在不尽如人意。要知道,《捉妖记》首部曾经创造了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纪录——上映63天票房累计24.38亿。第二部费尽心思,却只能打个平手,市场的失望不言自明。
《捉妖记2》为什么铩羽而归?说来道去,还是质量差。和第一部比,它没有一点进步。《捉妖记1》不是只靠噱头的烂片,导演非常懂得好莱坞合家欢电影的制作,巧妙设计了胡巴这一可爱角色,围绕它搭建一个人兽共处的童话王国。这是一部优缺点明显的电影,它故事通顺、定位精准、人物和情节通俗易懂,是一部成熟的合家欢电影,但缺少内涵,属于让人笑一笑就忘掉的作品。
到了第二部,灵符喷射、开花破毒和飞剑御敌几场戏,能看出导演的诚意和功力,然而,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捉妖记2》非但没有在格局和思想上实现突破,反而沉浸于卖萌狂欢,靠堆砌明星和噱头来维持,说一句不思进取,怕是不为过。
在《捉妖记2》中,人物彻底沦为萌物的陪衬,纵然请来梁朝伟,也只是多一个配件,与他人不搭调。好像梁朝伟走错了片场,从广州金楼突然来到了麦当劳宣传片的拍摄地。因为发挥空间有限,演员只能沦为念台词和卖萌的功能机器,《捉妖记2》实际上没有活人,每一个人物都是某种特质的符号而已。
我们这个时代诚然欢迎卖萌,但把卖萌持续两部四个小时,导演怕是高估了观众的忍耐力。春节,依然会有不少小孩和中年男女为《捉妖记2》买单,冲着胡巴的笑脸,再尬一次场,可事不过三,当心口碑透支,导演应该心里有数——如果第三部没有改观,《捉妖记》这个IP就会彻底垮掉。
反观同档期的《唐人街探案2》,这部电影要说缺憾,其实也很明显。首先,它的核心推理基本照搬《双瞳》,即便不是抄袭,原创特色也不足。其次,它的品质和第一部很接近,但推理的严谨程度下降了。《唐人街探案2》的推理比较平庸,基本借鉴了《双瞳》和侦探大师奎因的小说,最后的反转十分牵强。但它的优点又很明显,对比《捉妖记2》,它的格局、节奏、逻辑和人物刻画都更胜一筹,陈思诚开辟了自己的侦探世界,巧妙地将推理与喜剧结合,刘昊然与王宝强,一智一囧,相得益彰。纽约里的马车戏和“裸奔”、酒吧老大的枪炮与玫瑰,令人捧腹。陈思诚把这个故事想得很通透,从铺垫到起势,再到反转,一气呵成,没有阻塞。本片的推理部分,虽没有滴水不漏,但已给予观众回味。懂得留白的故事是好故事,陈思诚做到了。
其实,《唐人街探案2》还不是今年春节的最大惊喜,要评选春节档质量最高的电影,《红海行动》才是众望所归。林超贤拍出了一部质量过硬、逻辑严谨的电影,比起《战狼2》,它更为专业和克制,一边淡化个人英雄主义,一边宣扬坚定不移的反战意念和人性光辉。如果说《战狼》系列拍的是“战争很痛快”,《红海行动》拍的则是“战争很残酷”,它淡化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那一套,更强调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和平共处的向往。
有三个例子可以体现《红海行动》的专业程度:
案例一:蛟龙小队的庄羽负责架设天线及无线通讯,当叛军探子发现后,他破坏天线并守株待兔,进而跟踪庄羽来到据点,意欲破坏蛟龙小队一切通讯。当庄羽身上背的路由器断掉,小队之间的通讯随之中断,直到庄羽临死前恢复通讯,蛟龙小队的顾顺才能及时救助队友,而舰上人员也终于能探测到信号,派无人机救援小队。这个过程环环相扣,令人信服;
案例二:蛟龙队女兵在与叛军壮汉的搏斗中,并非没有逻辑的打斗,而是使用了巴西的格雷西柔术。她在被抱摔后顺势裸绞,当对手试图挣脱,她使用了转肩固,折断对手左手并继续裸绞,直到对手失去气息;
▲格雷西柔术
案例三:电影临近结尾,蛟龙小队的女兵用敌方导弹击落一架直升机,导弹中途可以转向。这个情节看似夸张,其实是为了表现毒刺导弹的功能。
正是凭借对军事知识的娴熟掌握,导演林超贤成了国产“征兵广告第一代言人”。有趣的是,当《捉妖记2》上座率节节败退,《红海行动》却逆势而上,大有反超之势。到大年初五,单日票房第一已经成为《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的二人转,《捉妖记2》则如崩盘股票,一泻千里。
和《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相比,《捉妖记2》有明显差距。到头来,质量成为决定它们高下的关键原因。中国的电影市场曾经纵容许多烂片,但观众的口味正一点点变刁,一次次事实证明,电影市场正在走向成熟,糊弄观众的电影,最终将“作死”自己。
前几年,当《小时代》等电影疯狂圈钱时,有人感慨:“中国电影已死。”怒斥产业“人傻钱多”。但这几年,中国观众对烂片的容忍尺度已经越来越低,那些试图将观众当傻子的电影,最后只能铩羽而归。这是自然之事,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质量才是硬通货。玩弄噱头可以得意一时,但终将引火自焚。今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的胜利,都充分说明质量才是第一位的。今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的胜利,都充分说明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中国电影没有死,而是在一步步走向正轨。当观众对电影的口味有更高的要求,那些疯狂撒钱炒作的电影人,也该及时转变思路,拍出经得住思考的好电影。时间不会辜负天道酬勤的有心人,如果作者和观众都对作品质量有所追求,假以时日,中国电影就可以收获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文:宗城
编辑制作:李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