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熊猫是完全的草食性,但和肉食动物一样,它的肠道全长却只是身体的4倍。大熊猫的胃结构简单,没有盲肠,小肠和大肠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这些结构不会对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有任何帮助。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确实部分消化了竹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可能消化了部分的木质素。然而,大熊猫基因组本身没有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酶,因此大熊猫就只有依靠肠道微生物来消化竹子食物。
大熊猫对竹子的利用率很低,对竹子的消化效率只有不到干重的20%左右,对纤维素的消化效率远远低于草食性动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效率。这可能与竹子在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远低于食物在草食动物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有关。
食物在大熊猫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只有12小时,而草食动物,例如牦牛,牧草采食后12小时内无排出现象,24小时后开始(仅占总数的0.36 %)并逐渐增加,排出高峰出现在60小时(占总数的32.38%),完全排出要在5天以后。
大熊猫每天要花14个小时进食,吃掉12.5千克的竹叶和竹干,但只能消化其中的17%;它们的大便也尽是些未消化的竹子。
因此,张文平当时推断,大熊猫体内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肠道微生物可能不同于草食动物的相关微生物。
张文平当时介绍,科学家们已经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分析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教授所在的研究组在2007年发现大熊猫的肠道菌群以肠杆菌和链球菌为主,缺乏常见的纤维素菌,因此他们认为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可能对消化竹子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非常小。
而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研究员所在的研究组采用目前流行的宏基因组方法分析发现大熊猫肠道中包含有可能与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有关的菌群,同时在其肠道菌群中发现了消化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功能基因。
安徽大学肖雅钟(音译)所在研究组2012年还在大熊猫肠道中发现了降解木质素的菌群和相关酶,而以前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熊猫不会消化木质素。大熊猫可能会消化木质素的结果得到了香港大学一个研究组的证实,他们今年(2014年)在大熊猫肠道中发现了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同时大熊猫肠道中还存在一些细菌可能可以把部分竹子成分降解成乙酸。
另外,一些研究组还在大熊猫肠道中分离培养了一些细菌,体外实验表明这些细菌能够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费立松研究员所在的研究组在2005年发现大熊猫胃液中存在纤毛虫,而纤毛虫可能会消化部分竹子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大熊猫的粪便,明显有大量未消化的竹子和竹叶
2009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Nature》,2009)的结果支持大熊猫应该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在几百万年的的进化过程中,它丢失了一个叫T1R1的基因,从此便不吃肉改吃竹子了。
这次发现大熊猫对于淀粉的消化能力较强,是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深入和补充。
责任编辑:顾军
转载自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