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有安徽小岗村,40年后还看贵州麻怀村
▲邓迎香所在的麻怀村食用菌(香菇)种植取得可观效益。(摄/郭一江)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日历已翻到了第六个年头。
2012年9月的一次机缘巧合,笔者在麻怀村采访了邓迎香,并在本报《近距离》专栏刊登了整版报道《一个农妇与一条隧道》。近日,笔者重返罗甸县,无论是眼前的邓迎香还是麻怀村,变化都着实惊人!
▲2012年10月16日《报》报道。(摄/郭一江)
可能你要问,邓迎香是谁?第一次见她时,她是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基层党员。如今的邓迎香,成了全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不仅当上了麻怀村的党支部书记,更是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今年的再相逢,笔者明显感觉眼前的邓迎香变得更为成熟、沉稳和自信了。
麻怀村也变了。一个四面环山封闭的天坑山村,2010年的人均收入仅800元,现在已增长至8200元。二十多个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五分之一的农户买了汽车,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还建起了黑毛猪、食用菌、药材养殖基地,村集体经济的积蓄已达到20万元。
而这,都是因为一条隧道!
因为一条隧道,我们认识了邓迎香。
▲在邓迎香的带领下,村民在大山间打通了一条隧道。(摄/郭一江)
过去偶遇“当代女愚公”
2012年9月,我和本报年轻记者单颖文正在贵州罗甸县,采访营养午餐、乡村教育专题。一天的采访结束后,在回县城的车上,陪同我们采访的县职业学校黄周立校长,聊起了山村孩子的教育出路问题。他自豪地告诉我们,他有个学生到苏州打工还嫁给了苏州青年,前些年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他还被请去喝了喜酒。他记得,新娘那个村太偏僻太穷,去喝喜酒还要钻、爬一个山洞:“不过新娘的继母很有本事,这些年来硬是把进山那个爬进去的山洞打通了,听说现在汽车可以开进去了!”
黄周立口中这个“很有本事的新娘继母”就是邓迎香。这个信息也令我们好奇,惊喜!我们当即决定暂不回县城,调转车头去麻怀村,去看邓迎香。傍晚时分,汽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麻怀村,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邓迎香和她刚刚打通的隧道。
隧道长216米,刚好能通过一辆汽车。驶入洞内,贵州山区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岩石,凹凸不平地悬挂在头顶的洞壁上。在昏暗灯光下行进,还真有些惊恐。
没了刚打通隧道时的欣喜,当时的邓迎香最担心的是怕洞顶的悬石掉落伤人。为此,她常常会带着手电、火把前来检查,提醒进出的村民。当时的隧道,洞壁需要加固,隧洞两端的道路也需要硬化,但那会儿的邓迎香还没想到那么远。在她看来,反正隧道通了,就有希望了!村里的孩子上学不用翻山越岭,绕道四五个小时了。村民有人生了病,能尽快送到乡、县医院,不会再耽误抢救时间,也不会再重演当年她自己的孩子死在送医山路上的悲剧了。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邓迎香前些年外出打工看到自己的家乡和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开拓了视野从而得出的最朴素心愿。在她家的火塘边,邓迎香向我们讲述了打通隧道的艰辛,其间几番动情、几度落泪。
原来,为了打通这条隧道,她和乡亲们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1999年恰逢农村电网改造,为了节约成本,方便电网进村,麻怀村主任李德龙提出了挖隧道的设想。邓迎香第一个响应号召,和乡亲们花了两年时间,先打通了一条小隧道把电缆拉进村。那条窄小的隧洞,行人也能勉强通行,但需要打着火把或手电,踩着泥水,在乱石上一顿钻、爬才能进出山洞。当年,邓迎香的继女带着苏州新郎回村办喜酒,就是这样进村的。当穿着婚纱礼服回乡的小俩口从洞中爬出时,已是浑身泥水,十分狼狈。眼见此情此景,邓迎香心疼得落泪了。在她心里,“再挖隧道,要让汽车开进村”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
“打隧道我捐一万元。”女婿得知后非常感动。
可乡亲们谁都不相信她。连丈夫都说:“这个女人疯了!”
邓迎香只上过小学一年级,她还不知道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你们不信我信! 只要我坚持每天挖,总会挖通的!”她就像愚公一样,执着地每天去挖洞。邓迎香的行动感动了乡亲们,渐渐扩大的洞口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丈夫心疼她,乡亲们也慢慢理解她。邓迎香把村民组织起来分班轮流从两头挖。
为了争取资金、建材,她有空就往乡里、县里跑。那会儿,县乡干部全都躲着邓迎香。
这么大的工程,资金需要多少?我们本身就是贫困县,哪有资金支持她?出了事故怎么办? ———这都是实话。邓迎香说,干部有难处,更怕担责,这点她非常理解。
有一天,县里领导被邓迎香缠得没法了,允诺给她3万元。但有约在先———不能叫打隧道款,明里只能称作扶贫款。渐渐地,邓迎香用她的执着,感动了不少当地部门。他们有的拨来资金,有的则支援水泥、砂石。2011年底,经过12年的努力,隧道终于打通了,汽车可以开进山村了!大山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乡亲们举杯庆祝,邓迎香自己也被感动了!
笔者的相机镜头里,走在隧道内的邓迎香,内心充满着喜悦和欣慰。临别时,我们留下不多的出差余款,算是一点心意,支援她。回到上海,我们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宣传介绍她的事迹。
▲六年前,邓迎香带头把狭小的山洞挖成通车的大道。(摄/郭一江)
现在大变样的麻怀村
“欢迎你们再到麻怀村,我们村真是大变样了!”
这些年来,邓迎香多次来电、并发来微信告诉村里的变化。笔者在各中央媒体以及央视的新闻联播里也常看到她的身影。她被誉为“当代女愚公”,先后获得国务院消除贫困感动奖、全国脱贫攻坚奖,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在荣誉面前,邓迎香没有停步,而是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愈发重大。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弥补自己文化基础知识的不足。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她制定了文化学习计划,买了字典,哪怕是外出开会学习,都不忘坚持学习,现在的邓迎香已经可以认识3000多个字了。她还多次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寻找适合山村农业发展的生产养种植项目,力求将外地好的经验、项目、技术带回来,带领乡亲走出贫困,致富奔小康。
参加完党的十九大归来,邓迎香又马不停蹄奔波在各地,从农家、田头到企业、学校,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据新华社报道———60天里,邓迎香宣讲报告达53场,远到江苏、福建等地。2018年新年伊始,我们见到邓迎香,她自豪地说:“这个数字要修改了,现在已经是第62场了。十九大报告讲出我们的心里话,我要尽力和更多的人分享。”当天下午,罗甸县法院组织党员到麻怀村学习,邓迎香忙着给他们又作了一次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
在邓迎香看来,十九大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真是振奋人心。“习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这让我们看到了方向! 过去我们打隧道、修路脱了贫,靠的是自力更生和实干。如今要奔小康发展产业,更要靠实干!”
见我们来访,邓迎香连衣服都没换就带着我们踩着泥泞的山路去参观。
“这是我们的黑毛猪养殖基地!”邓迎香给来自上海金山廊下逸耘现代农业科技园老总张炎夏博士介绍着。这是又一个四面环山的天坑。翻过一个高坡,向山下望去,200多头黑毛猪就散养在这天坑底部放养区。高山陡峭,猪自然跑不出去。茂密的植被,又成为猪觅食奔跑的隐身处。眼前的蓝色猪舍,可避风防寒。而清澈的山泉则直接引到猪舍。好一个“天坑黑毛猪天然生态养殖场”。
一阵哨声响起,饲养员投放食物时间到了。200多头猪循着哨声从树丛跑出来,飞奔着来到饲养员身边。直到饲养员撒下玉米,猪群这才安静下来。原来,这里喂的食都是山里自产的红薯、青菜等,而山下种植猪饲料的田地,也都是绿色、纯天然食物饲料。
“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已经养了200多头黑毛猪,种猪繁殖场也建立起来了。不久就将扩大到500头以上。”邓迎香告诉笔者。在现代化的种猪繁殖场,笔者还见到两头配种野猪。“这样配种养出来的黑毛猪更壮实、肉质更香美。”邓迎香如数家珍。
看到此景,从上海专程前来考察的张炎夏当即表示,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这里的一切———从小黑毛猪的出生,到每天的喂食、奔跑、成长等实况影像,通过专属App传送到上海市民的手机上,这样消费者就可提前订购远在千里之外的猪肉了。张炎夏致力于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目前他的企业已率先实现了“互联网+种植养殖”,通过“集约”形式,组织个体农民实施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组织种植绿色农产品,帮助农民大幅度提高收入,同时也为社会增添好产品。由他创办的逸耘现代农业科技园,在上海金山廊下镇有着上千亩现代农业种养植区,每天生产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早已通过网络销售进入上海的千家万户。在云南、宁夏等贫困地区,也有张炎夏资助的扶贫项目。不久前,他还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概念,在贵州贫困县黎平建立起一套系统,帮助当地农产品走向上海市场。他告诉邓迎香,他这套现成的系统,完全可以复制转移到麻怀村,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邓迎香一听可高兴了:“咱村不仅通了汽车,还连通了互联网世界,今后麻怀村的农产品有机会销往上海更大的市场,如果真能实现,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邓迎香和麻怀村村民畅谈未来。(摄/郭一江)
未来实干让蓝图变现实
看完黑毛猪基地,邓迎香又把我们带到食用菌 (香菇) 种植区。240平方米的大棚内,种植了8000棒食用菌,年产量1.6万斤。棚内的香菇刚刚经历了采摘,菌棒也浇了水,正在孕育下一茬香菇。“香菇每斤可以卖5元,光这一个大棚,年销售额大概就有8万元,其中利润4万元。”说到这,邓迎香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更令笔者吃惊的是,在这个小小的香菇种植大棚旁,一个更大规模的食用菌 (香菇)种植大棚正在建设中。
邓迎香自豪地介绍道:“这是个1万平方米的大棚,建成后将投入35万棒菌种。届时,我们的年产量将达到70万斤,年销售额可达350万元,年利润也将达到175万元。”
如此大的建设规模出现在麻怀村翁井组这样一个天坑中,着实非常壮观。原本只是一片荒山野岭,如今一个现代农业园正出现在眼前。笔者到访当日,正值北方寒流袭来,山顶云雾缭绕。建设者们却依然在抓紧施工作业,树立起一片片钢架,一派热火朝天。身在大山中,笔者竟没感到一丝寒意。
在村里,我们还见到了州派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张华、镇派驻村干部“扶贫专员”黄透波,以及村委干部邓鹏、袁端胜等班子成员。他们不仅带来了政策、科技、也带来了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帮助偏远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与信心。
邓迎香告诉笔者,如今麻怀村虽已退出了贫困村行列,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她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充分依托优势资源,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奔小康”的目标,实施“田土种稻菜、林下栽菌菇、圈里喂猪牛、庭院建果园、农家办旅游”等增收富民工程,力争到2020年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在农户火塘边,邓迎香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摄/郭一江)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在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仅一个多月,全村154户农民就在麻怀村党员活动中心,领到红灿灿的全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目前,麻怀村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成立了由村集体出资的贵州迎香公司,下设若干分公司和农业经营实体,形成集种植、养殖、餐饮服务、励志培训、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
同时,一批事关麻怀村长远发展的新项目也正陆续上马———30万羽鹌鹑圈舍已经建好,鹌鹑苗即将上架,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年利润80万元,解决20人的常年务工,村集体每年可实现分红20万元;100头肉牛养殖场圈舍已经建成,开春后进牛,村集体可增收7.7万元,每户实现分红增收2000元;黑毛母猪养殖项目建设正在完善,可使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农户年增收1000元;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食用菌 (香菇) 大棚建设,近期即将完成。
“一碗水只能够一个人喝,一桶水只能够一家人喝,有了一口井才够一村人喝!”邓迎香动情地告诉笔者,“党中央提出全面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随着麻怀村发展规划的实施,未来我们还将带动麻怀村周边几个村协同发展。让他们与麻怀村抱团发展,同拓共奔小康新思路。再好的蓝图,不干都是一张纸,只有实干才能让它变成现实。”
邓迎香是这样说的,也是带领群众这样干的!
亲历此情此景,笔者相信,麻怀村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蓝图定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文:特约撰稿 郭一江
图:郭一江摄
编辑制作:陈佩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