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最贵珐琅彩、最贵佛经接连诞生,都曾是皇帝的
今天上午,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上,一连三件艺术品破亿元成交。
其中,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拍出近2.4亿港元,成为全球最贵珐琅彩;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以近2.4亿港元易主,创下全球佛经拍卖纪录;清宫旧藏的钱维城 《台山瑞景》成交价为1.47亿港元。
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皇家。
就是这只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成为了全球最贵珐琅彩。
此盌罕以粉红作地,花式开光绘群芳,暗溢清香,体现了当时工艺的登峰造极。同类精品仅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它由景德镇御窑烧坯,上送京师,再经紫禁城御作坊绘饰,甚或由宫中传教士执笔画彩,二次烧造,方得佳器如斯。
这件拍品的递藏记录清晰有绪,可上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收藏,更曾为欧洲著名藏家亨利奈特收藏,来源显赫,过去30年间深藏未露。
康熙晚期,内务府造办处成立了玻璃厂,以便为珐琅作提供制器彩料。元、明以来,宫廷本就有着烧造铜胎掐丝珐琅的技术基础,因此铜胎画珐琅是清宫试烧画珐琅系列工艺的开始。在色彩方面,铜胎画珐琅延续着铜胎掐丝珐琅的基因,“松石绿色地”是最鲜明的特点。出自康雍两朝造办处的珐琅彩,使用的则是“金红”彩料——它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以黄金为呈色剂。松石绿和粉红色的组合,可以说代表了明代以来的铜胎掐丝珐琅,与西方画珐琅技术的新碰撞。
宣德年间,宣宗诏命圣僧慧进对写金字,主持抄写四大部经,其中当有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现幸存十卷,羊脑笺本泥金,字体澄净秀逸如浮云,品相尤佳。此次创下全球佛经拍卖纪录的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即为其中之一。
这件拍品早于1917年已为京都贵族珍存,再经 Fujio Fujii 及 Thomas Phillips 三世上校所蓄,秘藏不露,直至2014年大英博物馆明朝大展才重现在人们眼前。
这件破亿成交的《台山瑞景》,出自词臣画家钱维城。全卷高33.7厘米,宽458厘米,分十段绘制神秀壮丽的浙江天台山十景,每段都有乾隆御题诗,附录小楷书为对该地山川景物的考证文字。画卷构图多采用了“深远法”,呈现天台山高耸密林,流水瀑布,清幽灵秀,古迹处处,乃钱维城盛年的山水精品。
乾隆时期正值清代宫廷艺术的鼎盛之际,在艺术鉴赏、创作方面空前活跃。钱维城是清代状元画家,学问精洽,诗文书画俱佳,深得乾隆帝宠信,并经常随驾出巡。
此卷原藏于故宫宁寿宫,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经溥仪赏溥杰流出宫外,此次上拍是这件作品佚失百年后首次出现于市场。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