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多数公立学校对学业要求不高。一位小学教师朋友告诉我,这几年美国教学大纲还在不断调低难度,因为不想有孩子因为学不会而掉队。也许这就是美国公立教育饱受非议的反智倾向。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对子女学业有要求的家长索性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在一些优质学区的公立学校,甚至出现了家长们联合“逼宫”老师,要求提高授课难度的情况。还有家长直接向校方申请让孩子跳级,理由是学业没有挑战会让孩子失去积极性。为了准确把握每一届学生的整体情况,美国公立学校也开设了入学面试环节。这类面试不是为了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老师们制订教学任务提供参考。显然这和国内的小学面试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也不需要任何准备。
直到当天早上,儿子才从我们这里得知下午要去小学面试。由于对面试没什么概念,加之他觉得那里就是一个有冰激淋和滑滑梯的地方,所以我家的这位准小学生一脸轻松地去了。面试依然是在小学篮球馆里举行。儿子被招呼进去之前正在看门口鱼缸里的鱼。接待他的是一位慈祥的银发老太太。儿子素来说话大声,加上球馆回音,我站在外面都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的面试内容:先是写名字、画自画像;接着是辨认形状、颜色、数字、字母;再有剪纸、数积木……最后,老师拿出一个绘本,要他指认哪里是封面、封底,哪里是故事的开头。整个过程十分钟不到就结束了,甚至都没有算术、认字、看图说话的环节,更别说才艺表演、家庭状况调查。
结束面试后,老师专程走来给我反馈。儿子得到了71分中的67分,被扣去的4分全是低级错误所致。我关注的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答都能扣分。老师却感叹:“他竟然得到了60分以上,真是太棒了!”美国老师经常会给孩子各种言过其实的夸奖,这常常让我担心是不是会让他们的自我认识产生偏差。受到表扬的儿子自信爆棚,开心地在篮球馆里跑跑跳跳。负责接待的老师把他领到一个堆满零食的野餐桌旁,邀请他吃些点心饮料。其实所谓的点心饮料不过是各种糖果和垃圾食品。自从3岁来到美国之后,他的健康饮食习惯难以为继。儿子为自己精心挑选了一袋果汁和一包薯片作为辛苦面试的奖励。离开前,老师又送了他一堆数字字母的闪卡、一盒蜡笔和几本小书,顺便提醒未来还有深入参观校园的活动,希望我们不要错过。见每次来都有好吃好玩的招待,儿子对上小学这件事更加期待了。
和国内幼升小的轰轰烈烈相比,美国的幼升小程序异常简单,整个过程自然而愉快。正如那位老师所说,孩子们还没入学就已经开始喜欢学校了——这是美国小学教育最成功之处。但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后同样也有隐忧,教学质量缺乏衡量与监督可能会让部分教师放松懈怠。美国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一般会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学任务自行选择知识点的顺序和深度。学生每天书包里装的只有饭盒。低年级的所谓家庭作业,就只有父母每天陪着阅读半小时而已。家长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学了什么,也无法帮孩子复习和检验。少年不知愁滋味,等待他们的将是同样残酷的竞争。看看国内刻苦奋斗、埋头苦读的孩子们,大洋彼岸的父母内心有着另一种焦虑。
作者:王薇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