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拉丁语就像学习演奏一门乐器

2018-04-27信息快讯网

学习拉丁语就像学习演奏一门乐器-信息快讯网

【导读】明天(4月28日),北京大学拉丁语标准考试将第二次开考,4月29日还将举行第一次古希腊语标准考试。考试面向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高校学生和青年学者。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将负责组织这两项古典语言标准考试,并给考生颁发成绩证书。

2017年9月举办的第一次初级拉丁语标准考试,是“汉语学界的第一次”。“设置与举办这一考试,是因为我们坚信掌握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文学和哲学等的基础,……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关键环节,因为可以使用的主要历史文献都是以这两门古代语言写成的。而标准化的考试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和巩固这一基础。”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希望,这一考试能够体现和测量教学成果,并期待在将来得到国际认可。

中心负责人和各位老师均认为,尽管最近几十年里古典语言教学被逐渐推广到国内多所大学,但始终存在要求不统一、质量不均衡、课程内容不系统等问题。标准考试的组织和进行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有助于各学校教师掌握教学的进度和强度,促进西方古典语言教学水准的稳步提升。

《学人》近日采访了拉丁语考试的两位主要命题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范韦理克和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顾斯文,请他们谈谈他们的设计与期待。

学习拉丁语就像学习演奏一门乐器-信息快讯网

▲范韦理克(HendrikusvanWijlick),2013年获英国杜伦大学古典学与古代历史博士学位,2014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古典学中心。

:您在这一标准考试和证书计划中的角色是什么?

范韦理克:我目前的职责是设计考题并确保其达到一定水准,考试后和其他老师一起批改。考试不仅有内容设计,还有组织沟通等层面的问题,我只参与其中的一部分。考题来自古典拉丁语的语料库。我必须确保找到适合学生水平的一个段落,让他们译成英文。

:考题是将一段拉丁文译为英语,为什么这样设置?

范韦理克:我们之前讨论过,是应该译为英语、汉语,还是以别的例如问答形式作为考题,而非翻译。因为这三种不同的考法现在至少在北京都已有使用。北京现在的拉丁语教学,也是各种方法都有,有用中文上课的、用英语上课的,甚至还有用拉丁语来教拉丁语的,使用H. ?rberg撰写的教科书Lingua Latina per se illustrata。

在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我们使用的是《韦洛克拉丁语教程》,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有中文翻译,并且定价适中。这本教材是用英文写的,配有练习,译本里用中文解释语法,对学生们来说很有用。

一般来说,将拉丁文直接译成中文对学生来说比译成英语更难。因为和汉语不同,拉丁语是一门综合语,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有许多种屈折变化。词序对于确定意义来说,不像在汉语里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拉丁语和英语都是印欧语言,有许多共同特征。

:考题是出自尤利乌斯·凯撒或康涅利乌斯·尼波斯的作品选段,为什么选择他们?以及,为什么要给出选题范围?

范韦理克:选择这两位作家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文本不算太难。与罗马帝国早期的散文作家如塞涅卡、小普林尼和塔西陀相比,他们的作品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不是那么独特。共和国后期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也使用标准语法,但是,要理解他的演讲,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例如对罗马私法的知识,这不是每位考生都一定了解的。

:你们在设计这项考试的时候,可有什么范本,例如自己在做学生时候参加过的考试?

范韦理克:称不上有具体的范本,但我们在语法方面有必须达到的水准。我们在公告中已经写明,学生们应该有所了解。因此我们所选择的考试文本必须严格体现这些知识点。如果学生看不出来这段文本想要考察什么,那么这段文本就不适用。除此之外,难度级别还取决于文本的其他特征,如修辞手法、句子的结构和长度,以及语境。在确定文本是否适合时,这些特点也会被考虑在内。

:学生们预计每天需要投入多长时间,才能通过这项考试?

范韦理克:现在还只有初级水平的测试,我们打算将来提供中级水平的测试。对于初级拉丁语和希腊语考试,我们建议参加之前接受三个学期的教学,其中最后一个学期用于阅读拉丁文原文。在北大,我们有中国同事用汉语来教语法、解释词汇。翻译练习是中英文都有。我们希望学生最终能同时胜任拉译英和拉译汉。

从教科书上的拉丁文到阅读拉丁文原文,中间有道鸿沟,是一个水平的飞跃。学习拉丁语就像学习演奏一门乐器,你必须非常自律,不间断地练习以保持水准,最好是每天练,即便是放假期间。否则你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拉丁语是一门死去的语言,除非你身边有一个拉丁语社区。希腊语在这方面可能难度更平缓一些,以我的经验来看。但是希腊语本身比拉丁语有更复杂的语法,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时态和更多的不规则形式。

:你们希望有多少学生来参加考试?

范韦理克:我们希望这第二次考试,拉丁语和希腊语场都各有二三十名学生参加。我们想要鼓励更多的研究生来学习这些语言,相比本科生,他们课更少,有更多时间。而且如果你想要在专业上有所深入,是必须阅读原文的,不能只是依赖翻译,因为翻译首先是阐释,并且不可避免地包含错误。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罗马的对外关系方面,罗马人用的词是amicitia,用“友谊”(friendship)来形容与同盟的关系。但amicitia的“友谊”不具什么实际含义,可进可退,罗马人喜欢用这个概念处理与同盟的关系。但我们看英文译本,有不少用“条约”(treaty)一词来翻译,然而实际上并不一定存在条约。而如果一个学生要写一篇共和国中晚期罗马对外条约的论文,只阅读英译本是极易被翻译误导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读原文。关键内容通常是在细节中,你必须读到并且关注到这些细节。

:第一次考试的举办情况怎样,学生们有何反馈?每个等第的分布情况如何?

范韦理克:第一次考试很成功,结果多多少少分布到了所有等第,虽然得A的学生不多,但这正如我们所愿。这项考试对我们来说很有用,让我们分辨出,有哪些部分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知道这项考试的程度是合适的,不是很难,也不是很简单。

:考试公告中提到两部词典:Charlton T. Lewis的Latin Dictionary for Schools(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和William Smith与John Lockwood的Chambers Murray Latin-English Dictionary(Chambers: London 1976),可在考试中使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部词典?您是否会在课堂上使用,并向所有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推荐这两部词典?

范韦理克:这两本词典最大的好处是他们不贵,用起来也很方便。我们不想让学生们耗尽积蓄来购置非常昂贵的词典。而且,带着一本1000页的词典来考试也不太现实。不过,在做研究的时候,还是应该用更高阶的词典。

:为什么会举办这项考试?您的期望是什么?

范韦理克:在国外大学,很难评估外国学生的拉丁语程度,特别是中国学生的拉丁语程度,因为中国大学开设拉丁语和希腊语课程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只是到最近,譬如在北京大学,才有了比较系统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教学体系。

我们希望,这项标准化考试在运行一段时间,并且运转良好之后,有国外的机构能够承认这项考试和这张证书。我们也希望将来有更多中国的机构能参与其中。所以我们现在就已同校外和国外的学者们合作,请他们来监督考试的水准。现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急着发展,才能让这项考试在中国和国外受到认真对待。

作者:李纯一  编辑:于颖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