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易焦虑咋办?500年前的阳明心学智慧或许是剂良方
如今,人类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无时无刻的知识爆炸让不少人心生焦虑。人能否继续保持自己的主体地位,如何正确发挥主体性主导人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或许正是一剂良方。
日前,“2017中国好书”《五百年来王阳明》成为“光明读书会”的主角,多名专家齐聚华东政法大学,向年轻学子阐释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学者郦波所著《五百年来王阳明》,不仅书写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一生,也侧重分析总结其思想的成熟过程、毕生对“知行合一”的坚定施行,带领人们跳出对膜拜传奇本身的局限,有助于读者对王阳明的精神人格产生强烈共鸣,更具现实启发。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五百年来,阳明心学已成为深刻影响世界的东方智慧。王阳明“致良知”坚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是圣人,人的内心与生俱来就有大智慧、大善良,心外无物,心即理,找到自己内心的光明,找到这个良知、良能,就能放出巨大的能力。然后通过“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没有终点,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知行合一”归一处,这个“一”就是致良知的良知。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有些看法对心学存误读,比如简单把它当作主观唯心主义学说进行批判。这种误读,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心学“心外无物,心即理”的错误理解。《五百年来王阳明》书中谈到,王阳明在世时,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岩中花树公案”形象解释了心学。
有一次,王阳明和学生、朋友同游南镇。学生看到南镇山岩中有一棵花树,非常美,就问老师:先生说心外无物,难道我们不来南镇,这棵树就不开花、不美丽了吗?对此,王阳明回答:“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郦波对文本的解释是:“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寂”是关键词,“寂”从宝盖头,是房子的意思,下面的“叔”原意是手去捡豆器,也有说是捡法杖,不管是豆器还是法杖,都是祭祀用的礼器。“寂”常和“寞”在一起,甲骨文的“寞”是上下草丛中一个太阳,意即太阳下山了。祭祀完成,神灵退去,收拾起祭祀的器物,这种状态即是寂寞。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才是寂寞。
“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什么叫“明白”?日月合为明。而白,非指颜色,在甲骨文里,白是一口多舌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在极尽表达、反复陈说。从训诂角度解释这几个关键词就明白,针对花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学生问的是一种物理存在,王阳明回答的是一种价值存在。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的是“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唯心”。
《五百年来王阳明》
郦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阳明学在社会上兴起这样一股热潮,说明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完全可以互相促进。”读书会现场,多年研究阳明心学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说,阳明学之所以在今天受到社会大众欢迎,不仅因为阳明学是传统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论高峰,也在于王阳明走的是一条亲民路线,极力在民间社会推广儒家的正义思想、仁政思想,在眼下仍具思想魅力。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分校校长朱亮高看来,阳明心学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尤其是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构造等具有重要启示,莘莘学子要用拳拳之心、报国之情,立德树人。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