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文献审读

2018-06-04信息快讯网

《唐诗鉴赏辞典》文献审读-信息快讯网

▲2013年新一版《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奇迹。我手上有该书的三个版本,第一本是第一版,自己买的,1988年 8月第七次印刷,印数150万册;第二本是2004年12月第二版,已是 37次印刷,印数 242.9万册,此版有所增删,部分采纳了我的意见,是辞书社送我的样书;第三本是2013年8月出版的30周年纪念版,全部新排,未标印数,是出版社开首发会给的编号本,我这本是015号。

《唐诗鉴赏辞典》首任责编汤高才先生,我后因修订《辞海》方认识,是一位有创意,有激情,做事又极其负责的老编辑。此书创意据说受到日本此类著作的启发,约稿对象则包含当时国内最有名的古典文学学者,少数是据旧文收入,多数是当年新约。我当时刚出道,不会鉴赏,没有受约。此书成于众手,编辑加工量很大。书刚出版,有些争议,主要是鉴赏可否成为辞典。当时学术风气还较保守,认为可作准确定义的辞目方可写辞典,鉴赏各抒己见,人各分歧,一首诗可有多种解释,不宜称辞典。我当时即持此见,且听说该书港版改称《唐诗大典》,不是个别见解。但此书出版后的轰动,长销不衰,均证明选题策划者的眼光和魄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内唐诗研究最有成就的时期,在唐诗文本的鉴定与审读方面,远超前代。这一变化也影响到《唐诗鉴赏辞典》的读者,书中一些诗的真伪是非引起一些讨论。约在1999年,出版社因傅璇琮先生推荐,希望我来做文献的审读工作。具体参与两方面事宜,一是增订附录原由陈伯海先生执笔的 《唐诗书目》,工作量很大,在2001年夏天完成;二是对互见误收诗提出具体的增删意见,我记得是写成几页纸逐渐交给出版社的,自己没有留底。近日翻书,当年所贴浮签还在,可以大约复原。

建议删除的有以下几篇。一、张旭《桃花溪》,诗题据《唐诗三百首》,《全唐诗》题作《桃花矶》,作张诗始于《万首唐人绝句》,其实是北宋书家蔡襄所作,题作《度南涧》,详见《文学遗产》2001年第五期刊莫砺锋 《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一文。二、戴叔伦《题稚川山水》《兰溪棹歌》《苏溪亭》三首。存世戴集为明人作伪,胡震亨《唐音统签》已作区分,清编《全唐诗》没有采纳。以上三诗,《题稚川山水》为明初刘崧诗,稚川为元明间画家罗稚川;另二首皆明汪广洋作,均见《凤池吟稿》卷十,《兰溪棹歌》为同作三首之一。三、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诗是难得的好诗,程千帆先生曾撰文介绍,后陈永正先生撰文指出作者是元明之间人唐珙,字温如。四、太上隐者《答人》,作者其实是北宋仁宗时的池州历山叟。

改动作者,有以下几篇。一、畅当《登鹳雀楼》,北宋已传误,作者其实是更不著名的畅诸。新本已改。二、韩氏《题红叶》,韩氏是宋人敷衍唐人笔记虚构的人物,新版改为宣宗宫人。三、高适《听张立本女吟》,原诗出唐人志怪,说草场官张立本女为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与高适无关,新版改为无名氏。四、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诗题中的裴给事是裴士淹,裴潾曾任此职,因而传误。作者另作开元名公,我近年考订为卢纶作,新版改作无名氏。五、刘采春《啰唝曲三首》,刘为歌女,最早载录诸诗的《云溪友议》明言“皆当代才子所作”,新版改无名氏。六、陈玉兰《寄夫》,以女性口气写对戍边丈夫的关切,本为唐末王驾的《古意》,明末人编女性诗集时伪造陈玉兰之名,新本改归王驾。七、无名氏《初渡汉江》,改归崔涂,《全唐诗》属两收互见诗。

可能还有一些,具体不记得了。应说明的是,唐诗流传千载,家喻户晓,传误情况很惊人,《全唐诗》中重出误收诗多达七八千首,占全书15%。在做出全面考证前,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不错。如果转变立场,一些伪诗能长期为读者所喜爱,说明这些诗的艺术水平很高,也证明唐以后尽多好诗。最近台北故宮举办“伪好物”特展,展示明末苏州工匠伪造的历代名画,是一项创举。对上举诸诗,也应如此看。

《唐诗鉴赏辞典》文献审读-信息快讯网

▲1983年版《唐诗鉴赏辞典》封面刊用的《(宋)赵葵画杜甫诗意图》

当然,我那时识见有限,也有有误而未及指出者。如唐彦谦《采桑女》,出自明人伪造的署唐著《鹿门集》。经朱绪曾、郑骞、曹汛、王兆鹏等考证,已知该集大量诗本为元人戴表元作,但这首《采桑女》还没有着落。末句 “官家二月收新丝”,显然参考了聂夷中那首著名的《伤田家》。保存的张旭《山行留客》,也仍是蔡襄作。当然,也有提出疑点而原执笔作者不赞同,因而仍保留原说。举两例。题为杜牧的《清明》诗,《樊川文集》和《全唐诗》都不收,大约南宋中期才以无名氏诗出现,宋末在《千家诗》一类童蒙书中署为杜牧作,这一包装使此诗名盛后世。新版增加了一则题注,认为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已有杏花村“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记载,以为“伪诗之说尚无确凿的根据”。再如传为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我认为原诗是王仁裕作,原文是:“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军高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作王诗见后蜀中期书《鉴诫录》,作花蕊诗见《后山诗话》,距后蜀亡已近一个半世纪。因浦江清先生之杰出研究,知花蕊夫人其实是前蜀后主王衍的生母,姓徐,而后蜀主孟昶妃徐氏只是一位传说人物。执笔者不赞成,可以理解,但认为王作“本属平平之作”,经花蕊 “信手拈来”,“顿成精彩”,作一家言看吧。

最后说一段花絮。《唐诗鉴赏辞典》30年纪念版全部新排,装帧讲究,版式放大,字体疏朗,值得珍藏。编辑将旧稿检出,将所有作者之签名剪贴为两页,原稿影印为两页,置于卷首,具有纪念意义。但在新书座谈会上,我偶然发现有一处将原诗作者“唐温如”也列入鉴赏文章执笔者之列,告诉执编。后来在书店检书,发现这几页都删除了。述此足见编辑之认真负责,而有这些签名页之书,当时应已售出一些,可为收藏者所珍袭。

作者:陈尚君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薛伟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