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酒驾更可怕!你“药驾”过吗?

2018-06-18信息快讯网

比酒驾更可怕!你“药驾”过吗?-信息快讯网

眼下,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你知道吗? “药驾”已成继酒驾之后的又一隐形 “马路杀手”。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哪些药物会造成 “药驾”?对此,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本期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药剂科资深临床药师石国华来与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药驾”那些事儿。

问:真的有 “药驾”这种说法吗?

答:所谓 “药驾”,是指驾驶者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

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

问:据说吃了感冒药后开车,容易出车祸,真的是这样吗?

答:答案是确定的。目前,我们常用的复方感冒药物,如新康泰克、泰诺、白加黑等,含有抗组胺药成分,主要用以减轻感冒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但服用以后可能会出现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从而影响我们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因此,我们建议应避免在血药浓度峰值时间内驾车等,一般服用感冒药6小时后驾车相对安全。

问:还有哪些药物也会造成 “药驾”?

答:除了刚才提到的抗组胺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会对驾驶产生影响的药物还有以下几类:

★催眠、抗焦虑药

代表药物:地西泮 (安定)、氯硝西泮等苯二氮类镇静助眠药,唑吡坦等新一代催眠药。

这些药物除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外,还具有抗焦虑作用。但停药后往往有疲倦、嗜睡、视力模糊等后遗效应,并可持续多日。

★新型抗抑郁药

代表药物:舍曲林等。

抗抑郁药物大多数通过影响中枢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容易出现困倦、头痛等症状。

不同结构类型的药物又有各自的不良反应特点,如新型抗抑郁药舍曲林,服用后偶出现呕吐、头晕、震颤等症状。

★解热镇痛药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头晕、焦虑及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降压药和抗心绞痛药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降压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脂等抗心绞痛药。

服用上述这些药物后,可导致驾驶者出现乏力、嗜睡、眼花、体位性低血压、心慌等症状。因此,患者在服药初期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重驾车。

在使用哌唑嗪等药物初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并引起昏迷,严重威胁驾车安全。

★降糖药物

代表药物:胰岛素制剂,优降糖、达美康等磺酰脲类药物;其实,各类降糖药物都可引起低血糖,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为多见。

需要注意的是,消渴丸中含有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也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如将其与磺酰脲类药物联用,更容易诱发低血糖症状。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尤其是在饥饿状态下,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以免引起心悸、头晕、虚脱症状。

★女性专用药物

代表药物: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轻则出现头痛、焦虑症状,重则还会导致思维涣散、肌肉抽搐等。

女性驾车时期常遇到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复杂的生理期,常常会出于避孕需求、妇科疾病、激素紊乱引起的经期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原因,服用激素调节药,一旦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就可能导致 “药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为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资深临床药师)


作者:石国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李雪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