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

2018-07-26信息快讯网

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信息快讯网

乃琼镇加木村新春大联欢锅庄比赛现场。

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信息快讯网

香雄美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内的古堡桥梁。

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信息快讯网

乃琼镇岗德林村蔬菜基地举办生产技能大比拼活动。

堆龙德庆区乃琼镇: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信息快讯网

乃琼镇乃琼村安居小区的扎巴旺旦老人在给花浇水。

记者 格桑伦珠 王珊 杨子彦 摄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乃琼区;1989年撤区建乡,将原乃琼乡和加热乡合并为乃琼乡;1993年撤乡建镇。

早在数年前,提起“乃琼镇”,很多人并不会将这个地方与“现代”一词联系在一起,作为堆龙德庆区农业大镇,一代又一代乃琼人辛勤操劳着,大家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默默耕耘在拉萨河畔。生活,如同一潭无风吹过的湖水,平静而又单调。

但是,现如今,“物流集散地”“万亩花海”“德吉藏家”等名词,随着青藏铁路通车,拉萨市经济开发区B区落户,拉萨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和香雄美朵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等,俨然已成为乃琼镇的新名片。新时代中,乃琼人昂首挺胸,一步一个脚印,站在了特色经济发展的潮头。

一户人家回忆一个故事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要知道,在旧西藏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们老一辈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乃琼镇乃琼村安居小区内的草坪上,74岁的扎巴旺旦老人正在进行“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

老人佝偻着身躯坐在花坛旁,讲到动情之处时,会忍不住抽动嘴角……50余名村民围坐在他的身旁,伴随着他讲述的内容,时而唏嘘,时而鼓掌。

1970年,一直想要入党的扎巴旺旦通过努力,终于如了愿。因表现突出,吃苦耐劳,扎巴旺旦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认可。人民公社时期,他一直担任着乃琼公社治安主任一职。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恢复了乡镇政权的建制,实现了政社分开。

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了,宣告了新时代的开始。扎巴旺旦虽有迷茫,但他很快调整了思路,发现了新的契机。“1984年起,开始兴建西藏人民会堂、西藏宾馆、拉萨饭店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这里面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扎巴旺旦说。

于是,扎巴旺旦随着数千抱着同样想法的“务工大军”,进入了拉萨市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借助国家当时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扎巴旺旦贷款购买了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跑起了砂石运输。几年时间,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挣了好几千元,为家中添置了新家具,购买了电视机。扎巴旺旦的经历,为当时乃琼村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

作为一名党员,先富起来了的扎巴旺旦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1999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续在城里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家乡,通过竞选成了乃琼村五组组长。

“回村后,正巧赶上县里面推广高产青稞、蔬菜种植,大家在感到新奇的同时,隐隐有些担忧。”扎巴旺旦回忆说,“我们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地方较好,也只是维持温饱的水平。如果试种失败,这样的后果大家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顶着压力,扎巴旺旦配合技术人员完成了试种工作。收获季节到来时,青稞和蔬菜的丰收,让种种质疑声戛然而止。

进入新千年,乃琼村与全区数千个行政村一样,继续行驶在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上——家电家具下乡、“三包”教育、安居工程、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相继实施,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一项非遗讲述一段历史

走进“觉木隆藏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中心”,正巧遇到觉木隆藏戏队排练经典藏戏曲目《卓娃桑姆》。偌大的排练厅内,回荡着高亢雄浑的唱腔;舞台上,演员们的舞步整齐有力,目光炯炯有神……

作为藏戏的发源地之一,乃琼镇贾热村的“觉木隆”藏戏团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由于这个剧团开办之初在堆龙德庆区原觉木隆村的“雄巴拉曲”泉水边,故称觉木隆藏戏队。其经过唐桑、米玛强村、扎西顿珠等几代艺术家的苦心经营,逐步兴盛起来。

旦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觉木隆藏戏)传承人,从进入藏戏团至今,几经风雨。据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极大冲击着依靠传统方式发展的藏戏,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觉木隆藏戏团一度濒临解散。

2000年伊始,一位名叫琼达的人和朋友卓玛把藏戏班承包了下来,重新设团演戏。刚开始只有十几个演员,一年的收入连发工资都不够。

随着国家、自治区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的政策不断完善,觉木隆藏戏团迎来了再度发展的“春天”,成为首支能够完整演出西藏传统八大藏戏的藏戏队。

2002年,贾热村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藏戏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觉木隆藏戏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内地商家资助下,建立了新的排练场地,演员也增至35人,每年平均演出300多场,收入不菲。

2011年,藏戏团被授予“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并多次获得藏戏大赛的奖项。

2014年8月,觉木隆藏戏团被贾热村委会接管并成立公司,更名为“西藏乃琼镇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为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完善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设立和落实了专项资金。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关心和支持下,觉木隆藏戏队购买了道具运输车,添置了服装、道具、音响等硬件设备,每年还邀请区内专家给年轻的藏戏队演员们授课指导。

“除了藏戏,我们还会排练民族舞蹈,支持演员到朗玛厅、剧场、酒店等地演出。”藏戏指导老师边巴说,“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了大家收入的同时,极大地激励了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如今,这批年轻人的业务素质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对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项产业富了一方经济

提起乃琼镇岗德林村,很多人对这里的蔬菜种植并不陌生。从最初的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到成为堆龙德庆区净土健康产业中的一部分,岗德林村的百姓尝到了农副产品产业化所带来的“甜头”。

200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分为A、B两区。

借助经开区B区落户乃琼镇境内的优势,乃琼镇党委、政府把握机遇,积极引导农牧民向新兴产业工人转变,对失地农牧民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改变大家的传统观念,提升农牧民人口素质,使农牧民快速成长为具有一技之长的现代产业工人。

2006年7月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使西藏告别了不通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拉萨西货站选址,就在乃琼镇。

针对西货站近30家物流公司用工需求量大的情况,乃琼镇教育引导当地富余劳动力参与到搬运、装卸、运输等工作中来,让当地百姓增加现金收入,使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致富的目标。

不仅如此,拉萨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的建成,更可助推乃琼成为“一带一路”面向全藏区、走出国门的物流节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固然重要,但要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关键还是发展高质量的第三产业。”堆龙德庆区政协副主席、乃琼镇党委书记尼玛说。2015年10月,香雄美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堆龙德庆区全力推动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5月看黄刺玫,6月观海棠、月季,7月赏郁金香,近有古堡桥梁,远是青山白云……随着“万亩花海”初具规模,乃琼镇波玛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一场秀色可餐的视觉盛宴。

波玛村致富带头人强白格桑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村民会选择去“万亩花海”打工,波玛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经过升级改造,也变成了“德吉藏家”民俗民宿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旅游饭”。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堆龙新城区建设、乃琼撤镇设街道的历史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第三产业经济联合体,使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实现由镇向街道、由农村向城市的快速发展。”乃琼镇镇长任威说。(记者 杨子彦 益西加措 王珊 格桑伦珠)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