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队长张保国: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
“我是排爆队长,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排爆任务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的党龄长谁上!”这是张保国对身边队友说过的一句话。
每当接到排爆任务后,张保国总是第一个到达排爆现场,第一个穿上排爆服担当主排手。多年来,他完成重要警卫和大型活动防爆安检任务500余场次,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授予张保国“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1984年,张保国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的弹药专业,他长达15年的军旅生涯也就此开启。毕业后,作为“科班出身”的他被分配到济南军区弹药修配站。后来,他又作为军区特殊人才破格引进到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曾经遗落在济南战场上未被引爆的各种炸弹、炮弹逐渐被人们在工程施工中挖掘出来,处置销毁这些“危险品”成为当时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1999年12月25日下午,济南市邮局邮件分拣处的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可疑包裹,上面写着“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举报中心负责人”收,没有具体收件人姓名,寄件人也查无此人。另外包裹单上注明内装皮鞋一双,可重量显然不符。
由于此前分拣处曾发生过一起邮件炸弹爆炸事件,所以怀疑是爆炸装置。邮局的工作人员都撤离了,张保国和战友却全部进入了现场。那时排爆中队还没有成立,张保国是济南市公安机关唯一一名专业排爆手。
当时排爆工作刚刚起步,条件很差,没有任何防护器材,张保国只戴了顶从派出所借来的钢盔,找了床被子,小心翼翼地把爆炸可疑物包起来,用手捧着,慢慢往外走,最终把爆炸可疑物稳稳地放到车上,运到郊外进行了销毁。
事后,张保国坦言,“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爆炸可疑物,也曾有过胆怯和畏惧”,但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义无反顾”。
2002年,济南市公安局成立了专门的排爆队,张保国终于有了队友和专业的排爆工具。
但有了队友后,张保国的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队友都是普通军转干部,并不是排爆专业人士。他知道,大多数同事接受这份危险的工作是缺少底气的。而作为排爆队的负责人,张保国最不愿意看到有同事因为排爆而受伤,甚至丢了性命。
2015年1月13日晚,特警支队接到济南市局指挥中心指令,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送站平台发现一辆疑似携带爆炸物的轿车。春节临近,机场旅客人流如织,加上现场群众围观,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张保国凭着丰富的排爆经验制订了一套严密稳妥的手工拆开可疑行李的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将车门解锁后,他穿上排爆服钻进车内做全面仔细安全检查,对车内行李箱包使用绳钩排爆工具远距离拖动进行移动危险性试验,在做好全面安全评估后,慢慢打开箱体,顺利排除了疑似爆炸物。
此时,张保国全身衣服湿透,边上的同事也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开玩笑地说:“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在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张保国凭着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技术与“死神”搏斗,在他成功处置的涉爆现场中,累计排除爆炸装置20多个,鉴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个。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索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余发(枚)。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900余次,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济南市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部队到公安再到特警,张保国始终是优秀的战士,说起工作特别是谈到排爆,他充满了自信和自豪。然而,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对父母、妻女的柔情和爱只能成为一次次的遗憾。
从事排爆工作三十载,张保国如今年过半百,在山东省排爆手中已经是年龄最大的了。尽管身体残疾不便,张保国却从未想要离开自己热爱的这个岗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离开的理由,我想当我老了干不动了,我会想起来,我做了这一件事,我为国家做了贡献,我觉得对得起帽檐上的警徽,我问心无愧。”张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