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2018-08-03信息快讯网

暑期研学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信息快讯网

▲晋元学生在大包干纪念馆

曾有业内人士坦言,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场域比较单一,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学校应该 “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那就是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们多见识,多历练、多体验, “行而后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年轻学子来说,走出教室这一狭小天地,瞭望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是内心的向往,也是成长的需求。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简称 《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至此,中小学生们走出校门感受 “立体式学习”有了依据和规范。现在,每逢寒暑假,越来越多的学子背上行囊,踏上了惊奇与感动并存的研学之旅。

这是一段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独特经历——乡野小路两侧,除了稻田如茵的田园画面,还有历史变迁的痕迹遗存;大山村落尽头,除了炊烟袅袅的闲适生活,还有不为人知的革命往事;花叶脉络之下,除了老师教过的生物知识,还有奇妙未知的自然规律。

如果说以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那么现在世界就是孩子的书本。

暑期研学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信息快讯网

▲晋元师生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相互融合

今年7月初,晋元高级中学的387名高一学生和教师兵分两路,一队前往抗日名将谢晋元将军的故乡广东,一队前往新四军老战士、老校长石刚的故乡江苏泗洪,开启为期七天的红色研学之旅。这群孩子就读于一所拥有红色血脉的学校,又熟读过抗日战争的历史,但真正踏足革命老区时,他们才感到历史 “活”了起来。

高一学生王因时参加了广东之行,除了造访叶剑英元帅故居、黄埔军校旧址等红色基地,在梅州蕉岭县,她和同学们还一起重走了谢晋元将军的求学之路。 “那条路来回一共14公里,现在有桥和路可以走,当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那一刻,率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将军这个出现在历史书中的名字和形象真正鲜活了起来。

在江苏研学旅行的最后一天,晋元高级中学的师生来到了大包干制度的发源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平坦的柏油马路,葱郁的行道树,现代化的农业大棚…… “村”似乎只作为一个名字停留在历史中,如今已看不到太多痕迹。若非亲临此地,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一个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的小村,食物靠国家配给,土地荒置,生活困难,正是大包干制度的实践和改革开放改变了这片土地。

“平面文字和图片再翔实清晰,也难重现一段激昂、艰苦的往昔岁月。”晋元高级中学德育处主任姜炜感慨,“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需要呼应,而我们的孩子离这些历史太远了,要让他们亲自走上那一片片承载时光和记忆的土地,感受它们的今天,回望它们的昨天。”

同样将研学旅行延伸为 “立体式学习”的还有上海市铜川学校。最近,学校组织了36名四至七年级的学生奔赴陕西省铜川市,当地拥有的特殊丹霞地貌成了学生们的一大研究课题。

在中学地理课本上,丹霞地貌被定义为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在铜川,大家看到的丹霞地貌却是 “黑色”的。难道书本知识错了?当地的一位地理学专家为孩子们揭秘:原来,丹霞地貌的形成也分为不同年代。黑色的丹霞地貌属于 “青壮年”,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才会逐渐转红。

“在研学过程中,孩子可以将地理、生物等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并且通过现实体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寻求答案的欲望。”上海市铜川学校校长夏时勇这样说。

离开城市,认识真正的中国乡村

苎麻、枫香、醉鱼草、鱼腥草、透茎冷水花;金腰燕、领雀嘴鹎、黑短脚鹎、山麻雀、烟腹毛脚燕……这些很难在城市中见到的草木花鸟,往往隐于自然深处。通过研学旅行,自小成长在高楼大厦间的孩子得以窥见城市之外的美丽乡村景致。

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了解到,这个暑假,12名有生物学特长的高一学生在两位生物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天目山开展为期四天的生物学野外考察,其间考察队每天人均步行约25000步,上下海拔近500米,但孩子们乐此不疲——白天,他们津津有味地观察各种草本植物,细心记录下每一种鸟儿鸣叫的声音,并把收集到的植物和昆虫制作成标本;夜晚,考察队则拿着手电筒外出 “探险”,他们在夜游中见到了萤火虫在黑暗中美丽又魔幻的身姿,还偶遇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原矛头蝮 (俗称 “烙铁头”)。

考察队成员汪嘉怡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她说:  “我常听妈妈说起,小时候在乡下的老家,每到夏天的晚上就能看到萤火虫,但我在城市里从未见过。夜游那天,萤火虫漫天飞舞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目的是为将来的农村发展做出贡献。在曹杨二中,有一条名为 “乡村三部曲”的研学路线贯穿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

据悉,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高一博雅班的学生前往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写成  《江村经济》一文的江苏省江村,开展寒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们需要确立一个研究课题,之后走进每一家农户,感受真实的中国乡村,最终报告成文、汇报答辩。针对高二学生,2012年至今,学校将学农地点聚焦在甘肃省会宁、榆中、定西等贫困县,通过参加贫困农户三天的农业生产劳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劳动技能,懂得劳动的价值;同时通过 “走进农家”等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中国农村变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

暑期研学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信息快讯网

▲晋元学生重走石寨红军路

提供更宽广的教育场域,实施素质教育

在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之前,曾有业内人士坦言,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场域比较单一,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放眼国际,研学旅行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据了解,日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会分别组织一次修学旅行。小学的修学旅行主要以体验乡土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主,中学以上的修学旅行大多以传统文化体验、职场体验为主,也有自然体验、生活文化体验等。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支部书记瞿丽红认为,学校应该 “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那就是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们多见识、多历练、多体验,“行而后知”。据了解,该校探索研学旅行模式已有十余年。近年来,学校将传统的春、秋游活动调整为 “行走基地+亲近自然”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国家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通用汽车集团、中国极地研究所、四行仓库等已签约的 “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先后与云南、贵州、宁夏、青海、山东、浙江、江苏、香港等地的十一所学校建立合作联盟,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培养学生拥有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文化视野。瞿丽红说,几年来,孩子们的行走足迹遍及六省一市,并按学段由近及远的梯度推进。如预备年级赴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初一年级赴山东省临沂市实验中学,初二年级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平峰中学。三个年级的“行走系列”现已成为学校的 “移动课堂”被固定下来,每一次行走,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普陀区教育局长范以纲表示,研学旅行是一种聚焦核心素养的创新育人模式,因为研学旅行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丰富了学生社会学习的经历,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将课内知识运用于社会行走,在培育爱国情怀的同时,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自立意识,提升了科学素养,丰厚了文化底蕴,而这些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者:记者 朱颖婕 张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