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移植”上银幕始末

2018-08-17信息快讯网

《天仙配》“移植”上银幕始末-信息快讯网

▲加入特技效果的《天仙配》电影版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使七夕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被搬上银幕。据1950年代末统计,《天仙配》的观影人数高达1.4亿人次。

当时上影厂领导指定由桑弧改编这个剧本,此前他刚编导完成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桑弧的经验之谈是:“把戏曲演出改编为电影剧本,首要的环节是如何进行压缩”,通俗的说法就是做减法。一台戏在舞台上往往演出超过3小时,移植到银幕上则必须压缩在2小时以内。桑弧年轻时在银行工作过,习惯于数字量化,他分别统计了《梁祝》《天仙配》的唱词——越剧《梁祝》有732句唱词,电影剧本减为352句;《天仙配》舞台剧本有468句唱词,电影剧本减为278句。桑弧进一步推算,以《天仙配》全片放映100分钟来算,若唱词有278句,等于每分钟包含2.8句唱词,数量上多了一些。由于戏曲演出夹杂说唱文学的成分,但这类唱词并非与戏剧矛盾结合得很紧密。桑弧发现,戏曲中常常出现再三重复的唱段,改编电影时必须作删减。比如《天仙配》“织锦”一场,舞台上众仙女一边帮七妹织锦,一边随着时间流逝,从一更天到五更天,连唱了五段曲子。以一更天歌词为例:

一更一点正好眠,一更蚊虫叫了一更天。蚊虫我的哥,你在那厢叫,我在这厢听,叫得奴家伤心,叫得奴家痛心。伤心痛心,越叫越伤心。娘问女儿什么叫?老妈妈睡觉许多的罗嗦,一更蚊虫叫了一更天。

其他四首歌词曲调相似,只是二更天换“蛤蟆叫”,三更天是“孤雁叫”,四更天改“斑鸠叫”,五更天为“金鸡叫”。桑弧感觉,这几首都是朴素优美的民间小调,富于泥土气息,但不像仙女的口吻,与“织锦”这场戏的规定情景不够协调。于是,他大胆舍弃这五首曲子,另外编了一段唱词,节省了影片篇幅。当然,戏曲改编为电影难度很大,绝不是简单地做减法即可。桑弧所追求的类似于“10-3=10”,他在《谈谈戏曲片的剧本问题》一文中强调:“我们要设法使观众看了2小时或1小时半的电影,获得像在剧院里看戏3小时或4小时同样饱满的欣赏。”

《天仙配》“移植”上银幕始末-信息快讯网

▲《天仙配》电影版海报及剧照

《天仙配》另一位主创是石挥。如果说桑弧是“编而优则导”,那么石挥就属于“演而优则导”。石挥是戏迷,但从未接触过黄梅戏。巧的是,当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正好来沪公演 《天仙配》,石挥便以电影导演的身份去剧场观摩。他的说法或许有点夸张——“我差不多每场看,不同座位和角度的看,台上台下的看……看了二十几场演出”,由此激发了创作想象。其中,最吸引他的是黄梅戏特有的 “浓郁地方色彩”的曲调。接下去,摄制组主创召开圆桌会议。石挥很满意桑弧写的电影文学台本“富于镜头感”,但也提出商榷,要求恢复被删去的两个唱段。桑弧从善如流,于是又做了一点儿加法。

《天仙配》“移植”上银幕始末-信息快讯网

▲《天仙配》电影版海报及剧照

关于此片上银幕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影片定位。桑弧举出王国维《戏曲考原》中的观点,“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他在执导《梁祝》时就已确立戏曲电影的理念——“中国民族戏曲的一个主要特色是揉合着歌、舞、剧三者为一个整体”。《天仙配》是神话故事,移植到银幕上应该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可以运用电影特技手段加以渲染。摄制组对此达成统一认识,决定将《天仙配》作为“神话歌舞故事片”,而不是作为舞台艺术纪录片来拍摄。用石挥的话来说,“电影观众不同于剧场观众。剧场观众不会要求七仙女在舞台上飞来飞去,但电影观众绝不满足七仙女在镜头里跑跑圆场”。

本片摄影师是罗从周,桑弧称赞他与特技工作人员一起合作,在银幕上为这个神话故事增添了许多魅力,大大满足了观众的欣赏要求。《天仙配》视听层面的表现效果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在此建议仿照俄罗斯电视台每年在新年除夕播映温馨喜剧片《命运的捉弄》,我们也可选择在每年农历七夕播映黄梅戏《天仙配》电影版,让民族戏曲电影瑰宝代代相传。

作者:李亦中(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

编辑:范菁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