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管”为“治,”嘉兴“三治融合”续写枫桥经验新篇章

2018-08-30信息快讯网

变“管”为“治,”嘉兴“三治融合”续写枫桥经验新篇章-信息快讯网

嘉兴市南湖区枫桥镇联丰村会议室这天很热闹,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在发表意见。村道路计划拓宽5米,村班子成员便召集了相关区域的农户代表以及懂工程、懂财会的村民,一番审议后,施工方案通过。“类似的小会议在村里常常举行,通过‘三治融合’,村里的事情大家都商量着办,村委会的职能也从以前的‘为民做主’转变成‘由民做主’。”联丰村党委书记李正峰表示。

“2013年以来,嘉兴市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五年来,一个‘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大家认为,‘三治融合’就是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贤龙介绍,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对嘉兴“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的极大肯定。

“有事商量办”村民自治让邻里更和谐

最早实践“三治融合”的是桐乡市高桥镇。高桥镇是沪杭高铁、沪杭高速的“双出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发展中遇到不少矛盾纠纷。在大征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对待利益分配?传统农民向新社区居民转变过程中,如何摒弃陋习、弘扬文明新风?高桥镇以道德评判团这一载体首先破题。

2013年,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率先在高桥镇越丰村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协调人,成员由两委班子成员、三小组长(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妇女组长)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道德模范代表等组成,专门评判村里事情的对与错、村民德行的好与坏,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道德评判团成立当年,就参与村“四好家庭”“五有市民”评选全过程。老百姓都说,这样评出来的先进,我们认可。因为这些身边的典型,群众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了。尝到了甜头,高桥镇在所辖村(社区)都建立了道德评判团,此后又陆续建立了百事服务团和法律服务团,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各类生活和法律服务。如今的越丰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社会治理模范村,群众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环境美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原本“老大难”问题逐渐变得不再棘手。

变“管”为“治,”嘉兴“三治融合”续写枫桥经验新篇章-信息快讯网

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信访村”,10年里面换了5任党支部书记。村民一旦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就会堵在村委会里争吵不休,甚至还会去上访。可如今,村民习惯了“有事儿大家商量,商量好了一起干”,该村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个变化还得从洪溪村高浜自然村一条道路的修建说起。

当年,整个高浜自然村没有一条通达的道路,出行不便,但筑路牵涉到140多户农户的田地等,上级补偿款不多,造路资金有缺口,怎么办?最开始,村干部沿用老套路,召集几十个村民代表开会举手表决。可时任洪溪村党总支书记的陈俐勤一看,几十个村民代表只有部分人举了手,还有一些人根本没表态——“蛮干肯定不行!”前期没有统一思想,真正实施起来肯定纠纷不断。“当时,嘉兴市根据上级部署,正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治村’首先要讲民主,村里的事还得村民说了算,于是我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听意见、问情况,并印发表格让村民签字表决。最终,不但140多份表格全部回收,同意率达到100%。”陈俐勤介绍说,就此,洪溪村走上了“村务民决”的自治之路。凡是村里的大事,村民先民主讨论,再投票表决。表决时,每家“户代表”攥着一张票,只有大部分人签字同意了,事项才能通过实施。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在一次次自治实践中,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主动参与到村务管理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真正实现了“村事民议,村事民治。”

随后几年,嘉兴还不断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引导建立了“乌镇管家”、梧桐义工、新居民协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等自治组织。

“板凳法庭”将法送到“田间地头”

“最近几年,咱们村的变化确实挺大,大家的法治意识也增强了,日子越过越好了。”汇丰村村民小组长钱洪良说,现在不管遇到什么矛盾纠纷,村民也都开始学着用法治思维去解决,“板凳法庭”在村里很受欢迎。何为“板凳法庭”?一张小桌、几个板凳,便可坐“堂”问案。有时在农家门口,有时在村委会大院,而“评审团”则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老党员、老干部共同组成。

一起关于是否关停榨菜厂的“案件”在村民老沈家中“开庭”。十多年前,村民老沈在村里建了榨菜厂,这些年,榨菜厂排放的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居民生活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味道实在太难闻了。”“废水直接排到河里,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旁边的田地因污染已无法种植作物。”榨菜厂周边的村民纷纷跑到村委会诉苦。许多村民表示,大家忍了这么多年,既碍于邻里情面,又因为老沈的厂是持照经营的。不过,今年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后,大家不愿再忍,强烈要求老沈将榨菜厂关停。老沈当然不愿意关停榨菜厂,于是镇司法所开始介入这个“案件”,并在他们的组织下,开展了这场“案审”。

变“管”为“治,”嘉兴“三治融合”续写枫桥经验新篇章-信息快讯网

“案审”当天,老沈和其他村民都被喊到一起,新的《环境保护法》也被搬上了“法庭”。“老沈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环境的要求也在变化,所以相关法律法规也在调整,现在对乱排污水的处罚力度可是很大的。”“是啊,况且现在村里还在搞旅游,味道这么臭,谁会愿意来?”你一言,我一语,原本态度坚决的老沈终于动摇了。终于,老沈承诺9月底前关掉榨菜厂。“其实我也知道排污是违法的,只不过一时不甘心而已。在但那天的会上,村民都敞开心扉说了许多真话、心里话,我感触挺深。”老沈说,不能再因为私利而危害全村的利益。

“虽然这样的‘审判’没有法律效应,不过听了大家的分析和评判,矛盾纠纷十有八九会得到化解。毕竟,谁也不愿在村里落个胡搅蛮缠、不讲理的名声。”屠甸镇党委副书记洪怡龙说。

“以‘板凳法庭’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跟村民沟通、交流,村民容易接受。”桐乡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板凳法庭”灵活机动,集聚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资源,通过走访、排查、调处等途径,可及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17年以来,“板凳法庭”成员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0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80余起。

“德治”让乡风更淳朴社会更文明

谁家儿子玩麻将赌博、谁家媳妇不孝敬公婆、谁家乱扔垃圾上了村里的“曝光台”……如今,嘉兴越来越多村民对“红黑榜”上自家的“成绩”分外在意,每个月,各村道德评判团都会根据村民生活、工作中的细节,为星级文明家庭评判打分,小小的不文明行为会直接与自家“门楣”挂钩,村民的自律意识逐步增强。

变“管”为“治,”嘉兴“三治融合”续写枫桥经验新篇章-信息快讯网

家住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凌塘社区76岁的张大爷需要到上海看病,不凑巧赶上台风天。于是他在小区的微信群里“抱怨”了一句:好不容易预约到上海的专家,遇到台风天出不了门了……没想到,当天竟然有4位邻居开着4辆车排在他家门口,抢着要送他去看病……“道德法则不能是空洞、抽象的,而应是具体、实在的。”嘉兴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近年来,嘉兴市倡导以评树德,组织开展“万名好人进校园”“万张红榜送好人”等宣传活动,一大批“好婆媳”“新时代好少年”等身边的榜样涌现出来,以“最美”精神为核心,扩大“最美”系列的社会影响力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干群亲如一家的“和谐村”、村美景靓的“示范村”、乡风文明的“幸福村”……如今,走进嘉兴的农村,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幕幕和谐的乡村基层治理图景。“嘉兴农村的变化,离不开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郁建兴认为,从诸暨枫桥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到嘉兴的“大事一起干,好坏有人判,事事有人帮”,呈现着社会管理理念演变的轨迹。“一起干”、“有人判”、“有人帮”体现了一种邻里守望、民众自决、社会自治的愿景。这样的社会管理,不仅政府的成本降低,而且更体现了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作者: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