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

2018-08-31信息快讯网

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信息快讯网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什么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等等。我今天不是讨论这个,这个是专业问题,让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去做。我关心的是如何来亲手制作一个新的砂锅,让它有助于我的生活,让我生活得更好!这个生活得更好,并不仅仅是有了一只砂锅,更为重要的是制作砂锅的过程,如果是用心做的话,砂锅出来了,那么你的心和没做砂锅以前应该是不一样了(多了一些感悟,少了一些俗气)。对于每个艺术者来说,首先是当初学艺术时能制作一个很好的砂锅,可是等到砂锅出来了,突然发现砂锅能卖钱,于是拼命地制造,这时候你的心境自然不会像做第一个砂锅时一样纯真。其中大多数的人最后成了做砂锅能手,却忘了为何要做砂锅。当然,因为他能卖砂锅,生活也会过得潇洒起来。

艺术在没有成为艺术时,第一要明白我为什么做它?所写、所画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根本不是东西,而是他的思想(想法),是一种他眼里的东西和世界,艺术是精神产品,当然有技法在。艺术呈现就是思想的物化形态,只是艺术要美,这种美不是指画面的漂亮,而是能超越物质享受,给予第三者美感。

艺术的生命力或感染力,不是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情感,而是艺术家对人的情感。艺术家对工人,对农民,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时,就用艺术作品来表达,比如:画、音乐、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思想感情,而是感情和思想的高度协调统一。“审美”和“理想”也是如此,“审美”是审者判断,“理想”是意想,作者的心灵是包容在思想之中的,艺术作品是审美和理想的融合凝聚。

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信息快讯网

古代的画也好雕塑也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造就这些文化的是这一时代的精神。我个人认为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宗教,艺术家受文化大潮的影响,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在思考,继而用自己手上的技法加以表达和诠释。文艺复兴时期,恰逢中国的明代,明代的文学艺术高度繁荣,形成了许多流派和艺术家群。马克思讲“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和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世界、社会、国家的命运是哲学的宏观的,所以尽管艺术家的嗅觉很敏锐,但是艺术着眼的是个体的心灵,因此艺术家的手笔终究大不过哲学家和政治家。个人自扫门前雪不错,但那些大部分的公共区域谁来管,一个人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孔子、老子、孟子、耶稣、佛陀,要是一百个孔子一千个孔子在一起时,孔子或许就不是当初的孔子,社会机体(国家机器)是很复杂的,艺术家当然有作用,但绝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作用,艺术家救不了国,但可以为救国做事,如当初常香玉义演捐飞机等。但是当下有些艺术家过多地把不应该或不适合自己的担子挑起来了,这样不仅会伤了自己,也有可能伤了你担子里的东西。

艺术是美的,有些作品看似不美,但它所表达和憧憬的是美的,艺术为美而存在着。像音乐一开始也和宗教有关,奥运圣火采集时,音乐很简单,就是笛子和鼓。纵观世界所有与宗教有关的音乐,都和锣、鼓有关,因为亡灵白天是不能游走人间的,惟有在祭祀的节日时,通过鼓乐可以召唤亡灵醒来,让他们来享用后世者的供奉。故此宗教音乐给人的是宁静安详,是给亡灵的抚慰,就同催眠曲一样。松江的江南丝竹、福建的南音,都是以幽雅肃穆见长,太慢显得死气沉沉,现代人听不下去打瞌睡,其实要的就是心灵的平静。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音乐会、明星演唱会,让人平静的心激动、热血沸腾;现在的休闲不是放松休闲,是刺激你的神经,不是说不好,也需要,但一个人在需要依靠外力来排解心中的不快和郁闷时,往往是他最脆弱的时候,因为自身的内力已无法做到了。外因只是外因,外因是为内因服务的,一旦内因被外因所牵着走,那就很危险了。艺术是我们永远的外因,是为我服务的。你可以漂染头发、可以奇装异服、可以个性鲜明,但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我是个人,人的共性是不能丢的,一旦丢了,那你只有你,你和我们,和周围的人就断了关系,所以千万不能离开人的队伍。

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信息快讯网

艺术表现有规律,也有规矩,要我说规律不能变,那是道。春夏秋冬,冬天吃西瓜,那是大棚内的温度通过人工而达到的夏天温度,道没有变,夏天吃西瓜,道术是可以创新的。如果谁能培养出室外冬天下雪,西瓜照长,那叫牛。“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懂得了规律,掌握了它,那么你的“矩和规”就可以扩大,你的方圆就变大,飞船绕地球转那是多么大的规。耶稣到一个地方又饥又渴,看见一颗果树,因为季节过了没有果子光秃秃的,耶稣很生气,就下了诅咒,第二天树就死了。是不是耶稣不讲道理呢?不是,他传达出一个西方文化的信息,耶稣希望打破常规,要活出不一样,就是打破规和矩,在道中创造时代的术,要不你只能是一般的匠人而不是艺术家。

人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如何让生命获取意义与价值,无疑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永恒主题。生命是有限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存在中获取意义,也就成了生命主体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大多数人是在生活,没有生命的思考,因为生活是当下的,很匆忙,没时间思考,生活成了唯一。从事艺术的人,首先和一般的只享用生活的人不一样,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创造,你们的生命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问题是如何把这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无限地扩大,影响他人,即便你的生命结束了,你的艺术所产生的作用仍将继续着。那个时候虽然你已不在,但因为他人感受到你的生命意义,所以你在他们身上得到重生,如此你将永生!

学者钱中文说:当今的文学艺术,要高扬人文精神,要使人有所以为人的羞耻感。同情与怜悯,血性与良知,诚实与公正,不仅成为伦理学探讨的课题,同时也应该成为文学艺术关注的重要方面。以审美的方式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使人成为人,拯救人的灵魂。然而很多艺术家自己都救不了,这也许是那些有着宽阔胸怀的作家、艺术家需具备的忧虑的焦点和立足点。当代美学家杜书瀛 1983 年在《论艺术典型》中说“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最重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而后者不是。”“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一方面来自艺术家描写艺术对象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又来自艺术家审美地描写这些属性——是这两方面的结合和统一。艺术家必须努力从这两方面的结合、统一中创造出具有巨大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何为“审”,审者即辨,荀子讲人之为人者,善辩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什么事在什么地方不可以做,细节就是一个人的品性。

审美价值的取向、取舍,就是一种美学思考。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取向、取舍,也就是说,审美伴随我们一生。取向即向前走,取舍即丢掉我们所不需要的包袱。我们不是走不快,而是要么方向不对,要么背负的东西太多。那么如何从一个一般的艺术从业者,成为艺术家呢,关键就在于把美学思考的焦点不再摇摆于主观、或客观、或主客观统一之间,而是放到活生生的个体人生价值取舍上。就如同样有钱,怎样花钱就可显示出他们之间真正的差异。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物质的现代化直接反映生活的现代化,那么文化现代化必定反映在审美的现代性,这个现代性是不是正确,能否牢固,是否可以坚持、持续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不行的。

审美就是文化,审美现象就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精神修行,只有有了这种文化态度,物质生活才成为物质文化。用文化视角去审视物质时,出来的物质,怎么会没有人文性呢?物质是有价值的,无论何种艺术作品,都是靠物质形态来呈现的。电影、电视、书法、油画等等,如歌唱虽然是声音,但没有物质的人行吗?人是创造一切价值的主体。审美是一种人的行为,归根到底必定属于价值范畴。美呢?不是什么无功利的超然物外的东西或抽象的玄秘物。美在生活中,在生命的关照中,生活是真实的,惟有以感性形态表现出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意味——美美,美我,美他,众美美和美。康德说:美感不同于快感,它属于一种“反思着的判断力”,即价值观的选择和追求。

文化是有功能的,要文而化之,变蝴蝶。文化的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什么都可以消费,文化已然成了消费品。你买一个玩具和你买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精神的愉悦。我们要尽量去文化的功利化,回归文化的功能化。黑格尔说:艺术作品不仅是作为感性对象,只诉之于感情掌握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它感动,得到某种满足。现在的艺术品,能给你这样的感动吗?单靠本能是不能辨别出美的,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滋养“他”,这种有修养的美感就是趣味和鉴赏力(孔子讲三十而立,三十以前身体左右大脑,三十以后反之)。

我们说的传统,怎么理解,“个人生活就是传统的一部分”,尤其是艺术家和公众人物,文化从业者,传统的一种适当意义是在对将来的那些可能性把握中表明的,这种可能性就是说,过去已使现在的出现有其可能,活着的传统,恰恰因为他们继续着一个未完的叙述而面对一个未来,而就这个未来具有的任何确定的特征而言,他来自过去。很多人把“传统”简单理解为“过去”,更为可怕的是,把传统、文化传统看成是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固定化的古董。古代见面鞠躬、叩头,现在握手、拥抱,国外亲吻脸颊、亲人接吻,形式不同了,礼是一样的,这就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网上的祭奠很好!环保得不得了。

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信息快讯网

原始艺术的洞穴岩画,有很多人在研究、在惊叹、在汲取,高更说:“人们在原始艺术中总是可以找到有营养的奶水、灵感的诞生,我却怀疑人们也能在成熟文明的艺术中找到它。”经济的文化形态日益强化,从大量的电视广告,诸多的策划方案,商品生产现在也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你购买产品不仅因为它的直接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形象,甚至是形象代言人。在这种意义上,经济变成了一个文化问题,经济的最后效益必需靠文化加以价值化。商品现在也以“审美的方式”消费了。这是种趋势,谁也阻挡不了,关键是我们真正从事艺术的人呢?你们生产的是艺术呢?还是艺术加商品?艺术在沉沦,艺术家在被市场消费。

文化自信之艺术与人文-信息快讯网

文学艺术面对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命运,作用于人的感情、思想和灵魂。它以其受众的广泛和掀动情感的力量,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尤其是当下的中国,艺术家的责任将越来越大。表面上看,似乎现在的创作环境、空间比以前宽松,似乎艺术家也越来越变得个性化。列宁有句话很重要“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关键词“创造性”“个人爱好”“思想”“幻想”,我们要努力让幻想会成为现实,如只有“幻想”没有“思想”等于白想。罗素说:人生总是局限于一个狭隘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之内,总是陷于种种现实生活的烦忧和痛苦之中,那往往是繁俗、无聊而又摧残人的神经的,因此人生总有一种要求超脱于现实的龌龊生活之外的向往,一种宠辱皆忘,与世相遗而独立的关照千秋万世的向往。

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人民需要的艺术?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到中华文化影响力时,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就是“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谈到文化文艺工作时强调“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当下这个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美好的心灵才是我们最好的人文家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来源:“人文松江”微信公号

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赵启正、贾树枚谈新闻传播艺术:好故事可以走遍世界
第三届国际少儿创新艺术邀请展在沪揭幕,展现孩童眼中的世界风貌
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新知新觉)
文化视点 | 一场有温度的拆违,让历史风貌区褪去逼仄还原风情
本年度最振奋的国内现象级艺术大展开展!浓缩半部中国古代书画史
500台智能听书机送至252个居村综合文化室,嘉定区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跟着画作去旅行,来看看这些艺术思想和人文景象碰撞出的火花
【中国梦·践行者】酷爱传统文化 16岁少年无师自通把龙舟头做活了
山村里放声歌唱的苗族农民、战火中背着四弦琴的伊朗少年,共同以音乐诠释人文精神
中国水墨与当代艺术是怎样一种“关系”?
被捧上天的橄榄油再贵,其实也是“油”,高温烹炸下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
一位清华新生的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道破八个关于人生的真谛……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公映,一块国内叫得响、国际立得住的“上海文化”品牌雏形初现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公映,一块国内叫得响、国际立得住的“上海文化”品牌雏形初现
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草原风情艺术展
见过他们演戏,见过他们挥毫泼墨吗?9月看百位艺术家书画作品巡展!
朱丽叶·比诺什与贾樟柯对谈艺术:理想女性?不存在的
虹桥商务区门户雕塑呼之欲出 艺术街具打造可阅读的“生命体”
别开生面的“在·海上”艺术展
迎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上海西岸,在人文气息中展现最前沿科技
人文交流丰富中俄关系内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