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瞻:命运共同体惠及24亿人

2018-08-31信息快讯网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隆重举行,届时中非领导人齐聚北京,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第三次大团圆。近年来,中非关系持续升温,合作计划不断出台,中非成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元首外交推动中非形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4次踏上非洲大陆,从非洲东北的埃及,到最南端的南非;从西部的塞内加尔,到东部的坦桑尼亚,跨越山河沙漠,足迹遍及非洲8个国家,以元首外交引领中非关系发展。

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非洲国家。他在坦桑尼亚发表重要演讲,用“真、实、亲、诚”四个字阐述新时期中国对非政策。习近平面向国际社会宣示:中非是命运共同体,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努力实现各自的“中国梦”和“非洲梦”。

2015年,习近平再度访非。从提议做强和夯实中非关系“五大支柱”,到宣布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再到就加强中非友好合作提出5点建议……中非合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2016年,习近平出访埃及。中埃双方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全面规划中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经贸、能源、金融等各领域合作。

2018年7月,习近平出访非洲三国,过境毛里求斯并进行友好访问。期间,签署数十项合作文件,同塞内加尔、卢旺达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携手南非提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倡议并启动相关工作。

习近平多次访非,展现合作诚意,非洲多国元首也积极访华,寻求对华合作。

2015年,有17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或来华出席活动。2016年,尼日利亚总统和塞拉利昂总统、摩洛哥国王、莫桑比克总统等8国元首也先后访华。2017年11月22日,吉布提总统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2018年两会后仅半个月,3位非洲国家元首先后来华访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中非双方的亲密交往,频繁互动下,中非关系不断迎来新超越。“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习近平在塞内加尔《太阳报》发表题为《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的署名文章中,引用这句沃洛夫谚语表示,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风雨同舟推动中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合作的响亮品牌,也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美国和欧洲国家纷纷提议与中国开展涉非三方合作。尤其自2014年起,中国在涉非三方合作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进入主动塑造时期。中国在“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下与各方开展合作,携手为非洲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法国席勒研究所非洲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Sébastien Périmony)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表示看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法非三方合作前景,他说:“中国人专注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洲经济发展打牢地基,产生溢出效应。以塞内加尔为例,中国2003年至2016年在塞的经济权重从2.7% 升至 10.3%,一跃成为塞内加尔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塞合作使塞内加尔的市场变得重新活跃,也带动了法资向塞内加尔回流,并使法塞关系更加紧密。一些法企也通过一些合资合作等享受到带路资本和政策支持。这样的事在法语非洲普遍上演。”

德国经济非洲协会主席斯特凡·利宾(Dr. Stefan Liebing)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德国和中国在第三方市场建立合作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做法,“非洲可以成为这一合作的示范区”。斯特凡·利宾则期待,中非合作论坛有朝一日能够将德国与中国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合作也作为边会讨论议题之一,“我们要尽快建立起交流平台,以利于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开展对接,并共同开发项目。”

国际社会对中非合作的高度评价以及谋求与中国开展涉非三方合作的意愿日益高涨,源于近年来中非合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向全世界宣告: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

“十大合作计划”高度契合非洲大陆发展需求,成为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样本。约翰内斯堡峰会后的近3年里,中非风雨同舟、相互支持。中非经贸合作、政治交往、安全合作、人文交流、国际协作等均取得不少成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中国连续9年都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17年中非贸易额达1700亿美元。

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提出以来,民生领域、工业化合作领域、基础设施方面绝大部分任务已经落实,绝大部分项目已经提前完成,并且效果卓著。

——在民生领域,中国免除了20多个非洲国家2015年底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向18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多批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还在学校、医院、清洁供水项目等民生项目上向非洲提供了大量援助。

——在工业化合作领域,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增加非洲中小企业专项贷款50亿美元目标,还新设了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同时,为非洲国家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国与非洲很多国家签订了协议,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经贸合作区建设以来,产值已经达到7亿美元,为当地政府缴纳税费5800万美元,带动就业3300人。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为非洲国家建设了一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这些基础设施里,有全长480公里、号称东非铁路网的“咽喉要塞”的肯尼亚蒙内铁路。还有从埃塞的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的亚吉铁路。在这条铁路还未通车时,中国就用开道车把第一批粮援送到了灾区。

中国与非洲各国团结互助,全面合作,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中非友好的“现在时”,也培育着中非友好的“将来时”。

中非友谊推动合作造福24亿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回顾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中非之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的“五大支柱”,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非友谊的突出表现就是艰难时刻的患难与共。2014年3月,当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爆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先后分四批提供了总计达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物资和资金。中国驻疫区国家的医疗队没有抽身逃离,而是选择坚守当地、与非洲朋友共患难,共同抗击疫情。在疫情肆虐的高峰时期,在疫区工作的中国专家和医护人员多达700人次。塞拉利昂外交部长高度赞扬中国的帮助是在灾难时期显示出的“真正友谊”。

同样,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当2008年5月及2010年4月中国汶川、玉树等地先后发生重大地震灾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力并不富裕的非洲国家却踊跃向中方捐款。比如,长期贫困落后、仅有101万人口的非洲中西部小国赤道几内亚就捐款100万欧元,相当于每位国民捐出1欧元。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013年3月29日,他在刚果共和国议会演讲时回忆起中国华侨在非洲的感人事迹,“2012年12月的一天夜里,布拉柴维尔突降特大暴雨,郊区一些房屋被淹。3位受灾的中国华侨本已脱离险境,但当他们发现邻居对险情还毫无察觉时,又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游到快被淹没的房屋边,奋力扒开屋顶,救出了12名刚果邻居,其中包括5名儿童。他们的义举得到当地居民交口称赞。”

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考验,中非友谊愈发坚实厚重。中非之间用实际行动在人类历史和国际社会上践行了“真、实、亲、诚”的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这份友谊也转化为中非24亿人口能够触摸到的福祉。

在今年8月22日举行的外交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峰会将奏响中非人民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新旋律。峰会将进一步推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项合作举措,鼓励中非人民更多参与其中,深化中非人民相知相亲,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更充沛甘甜的“源头活水”,使中非友好永续推进、薪火相传。

“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再次彰显中非团结合作的强大生机,助推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汇聚国际社会促进和平发展的正义力量。

入秋时节,北京碧空万里,将用更加合作、开放、好客的姿态迎接非洲各国领导人,也期待着中非友好团结合作新的历史丰碑的树立。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