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

2018-09-25信息快讯网

 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信息快讯网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周恩义出名了。荣誉拿了一大堆,甚至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做过报告,也给基层宣传部长教过培训班,还在辽宁省成立了“周恩义基层宣传干部学校”,培训干部数千人。

但周恩义还是过去的那个周恩义,朴实、接地气,一心只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信息快讯网

周恩义资料图

不愿“升官”的基层工作者

周恩义曾经历过28年的军旅生涯。1992年,他从团政委的岗位上转业,来到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宣传部任副部长。

从正县团级到副科级,转业连降三级,领导怕他心里有“坎儿”,专门找他征求了意见。而周恩义给出的答复是:“职务安排不争官大小,物质待遇不争多和少,服从组织决定,我从20岁当指导员,这么多年一直做别人的思想工作,现在轮到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有啥说的?不用领导操心。”

不争大小,服从组织,这话对于周恩义来说,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直至退休,他的职位也只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在兴隆台区工作的近20年里,他曾四次“拒官”:因为资历老、成绩大,上级早就想提拔他当区委副书记,可他不愿意去。2002年,组织上终于做通了他的工作,让他当了区委副书记。可是4年后,区委换届时副书记的职数减少到一人,他又主动找领导,请求把职位让给年轻人,并且又推掉一次当组织部长的机会,自己回去继续当宣传部长。

 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信息快讯网

2010年6月29日,周恩义慰问渤海街道测井社区老党员(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1年,周恩义退休了。干了一辈子的基层工作,退休后他依旧活跃在群众中间,惦记着区里的贫困户,为群众们的困难一次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

退休也不忘心系群众的“慈善家”

扎根基层,就是他转业后这二十多年的工作重心。周恩义在部队期间一条腿受过伤,但盘锦城区一百零六个社区,他还是每年都要拖着一条伤腿走上两遍,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信息快讯网

周恩义(左一)

1994年冬天,听说裴家村村民大米卖不出去,周恩义骑上自行车,顶着寒风跑到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过去当兵时的老战友求援。不到一个星期,24万斤大米一销而空,每斤比盘锦市场价还高出两分钱。这年,村民过年串门子念叨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周恩义”。

为了让更多人得到帮助,他还建起爱心协会、青年联盟,同上千名爱心人士、志愿者走街串户,双休日不休息,光是接打电话,每天就没个消停时候。他还把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都拿出来帮助有困难的人。生活中,周恩义会为一件几十元的衣服和店主砍价十几分钟,会为在农贸市场买上一斤青菜挑来拣去,会为给孙子的一件小礼物转上几家小店,但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找上他,就立即变成了“慈善家”。

区里有个老大姐叫张术兰,家庭贫困,周恩义帮了五六年。退休几年后的一个春节,他依旧领着儿孙去看望,手里拎着油、大米、钱。张大姐问他:“你不是退休了吗?”周恩义说:“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将来我走不动了,让我儿子、孙子来。”

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者

基层宣传工作,看似很小,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周恩义喜欢以群众的“政治翻译”自居,在村屯、街区,在机关、企业,在学校、军营,他赢得了“科普专家”“大众学者”的赞誉。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同事,作为宣传干部首先要对党的理论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并在实践中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党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老百姓们不愿意听理论课,最主要原因就是枯燥且晦涩难懂。但周恩义的理论课,群众们爱听,因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大家听了都能明白,自然喜欢上。而能做到如此,与他二十多年来始终扎根群众,坚决地走群众路线是分不开的。

 周恩义:脚踩大地的宣传干部-信息快讯网

周恩义在社区(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退休后,他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办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弘扬社会正能量,微博粉丝达到1100万。有一次,他在给网友的回复中谈道:“科学理论是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群众所掌握,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如果一名宣传干部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来源:央视网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