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老刘:职业生涯与改革开放同步
展厅内,一群看似有组织的参观者在一幅展现外滩新貌的航拍图片前停留了很久,甚至还拿出手机、打开电子地图,边比较边讨论:“这里啊,原先是垃圾码头。”“那里原来有几家店我很熟悉。”
交谈中,最年长的刘亚江告诉记者,还有不到半年他就要退休了。1977年他进入技校学电报,之后分配进电报公司,上班就在紧邻外滩的和平饭店底楼。老刘说,当年,电报业务非常非常忙,但是现在几乎没人发电报了。这40年里,上海的产业不断从低端走向高端,包括电信网络在内的城市基础建设也是日新月异。能看到这些熟悉的物和事,自己“确实被感动了”。
“60后”伉俪:我们这代可能是最幸福的
本次主题展专门为上年纪的参观者设计了王开照相馆的经典橱窗,陈列上世纪各年代结婚照。一对“60后”夫妇显然被吸引到了,妻子杨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当年的结婚照就是在王开拍的,照片背景、礼服,都和展出的这张几乎一模一样。”
看到实景再现的传呼电话,杨女士马上想起,当年只要是有找她的电话,母亲总会偷偷去问传呼阿姨:“听声音,打过来的是男小孩还是小姑娘?”
现场视频中一句曾经的“流行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也让杨女士感慨万千:“我当年住在浦西,福佑路;我先生家在浦东,就在东方明珠旁边。”丈夫朱先生接话说,“轧朋友”时,浦东浦西的交通主要是靠摆渡,但通宵轮渡不多,而且深夜11点之后是每小时一班。
1995年,朱先生动迁离开了陆家嘴。他说:“我们这代人可能是最幸福的,赶上了高考,工作越来越好,房子越住越大。”
“90后”夫妻:特别想来看看时代变迁
“90后”小夫妻王先生与何小姐前一天晚上通过电视新闻获悉主题展,马上决定第一时间赶来, “我们特别想看看时代的变迁”。
何小姐回忆起许多让她终身难忘的往事。比如第一次乘坐地铁,那是父亲带着她去上海南站的姨妈家做客。她说,过去这段路程起码要换三四趟公交车,但坐地铁3号线一下就能到。好笑的是,何小姐说自己当时很小,乘地铁前一直很紧张,直到上了车才发现:“原来地铁和过山车不一样。”
在展览中,何小姐最有感触的是那些“新旧交接的痕迹”,包括实景再现的弄堂生活,以及原本作为广告歌出现、最后风靡全市的那首 《喜欢上海的理由》。主办方还专门辟出一个小展厅,用霓虹灯写下歌词,挂满四壁。
“70后”父母与“10后”宝宝:带她开开眼界
下午,临近闭馆,观众越来越少,不紧不慢地在馆中参观的一家三口显得特别引人瞩目。身为“70后”,父亲瞿先生告诉记者,这一次,他们夫妇俩是专门请了假,等孩子放学后,把她从幼儿园直接接来展馆,“一是让她能开开眼界;二来也希望她能把现在和过去做一个对比,接受一点教育”。
不到6岁的瞿琳娜看展的神态相当专注。记者问她,哪些内容让她印象比较深,她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过去上海的公交很挤,房子很破,做饭要用煤球炉。我很喜欢住在弄堂,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儿。”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