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

2018-09-28信息快讯网

“边防的路都走过了,以后你什么路都能走,边防的苦都吃过了,以后你什么苦都能吃”,新疆军区伊犁军分区阿拉马力边防连的老指导员臧赶伏这样说。

这句话道出了边防官兵在阿拉马力边防连戍边的苦。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信息快讯网

阿拉马力边防连(王小英/摄)

“豆腐班长”的石磨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信息快讯网

连史馆中的传家宝——石磨(王小英/摄)

在阿拉马力边防连连史馆,有一盘石磨,称之为“豆腐班长的石磨”。

阿拉马力,蒙古语,意为“苹果”。不过,在这里,曾经因为不通水,条件艰苦,官兵们一度营养不良,这盘石磨就是见证。

1986年秋,炊事班长章福海从陕西老家探亲返回,却历经4次转车和32公里的山路跋涉,扛回了一盘50厘米大小的小石磨。

大家都不理解,为何费这么大劲背回石疙瘩。

章福海没解释,将石磨背进了炊事班。接下来的几天,章班长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连队副食品库里。伴随着“呼吱…呼吱…”的石磨转动声,门缝里飘出了豆腐的香味。

原来在阿拉马力边防连,因为条件艰苦,缺乏营养,超过八成的官兵会浮肿。

为了解决缺少蔬菜导致连队官兵营养不良的问题,章福海利用探家的机会,让当石匠的父亲打了盘小石磨,向母亲学习制作豆腐的方法,背着百余斤的石磨,行程两千多公里,将石磨带回了连队。

一盘小石磨,结束了连队官兵喝不上豆浆,吃不上豆腐的历史。官兵都亲切得称章福海为“豆腐班长”。

如今,连队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石磨光荣“退役”,但依然被官兵们视为“传家宝”,珍藏在连史馆中。

吾心安处是我家!“豆腐班长”的事迹一直在连队流传,激励着一代代官兵,以连为家,真心实意地为连队贡献。

臧赶伏的“乐守边关”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信息快讯网

用石头垒起来的“乐守边关” (张芯蕊/摄)

在阿拉马力边防连,门口山上的“乐守边关、书写军魂”八个字非常醒目。

为何会在山上书写这八个字,老指导员臧赶伏回忆,直到2000年的时候,阿拉马力边防连还没通水、通电。

在阿拉马力的日子,显得孤独而漫长。

官兵们最大的娱乐生活就是滚石头,看着石头滚下山。

一次偶然的机会,臧赶伏看到,一名执勤回来的战士,站在院子里看蚂蚁上树看了几小时。

“长期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执勤,鲜与人交流,很多人都忘了该怎么交流了”,臧赶伏觉得得改变这种状态。

于是,他要求,每天早上出完操,战士们到山下捡一块石头回来,在对面山坡上,摆出“乐守边关”四个大字,“我希望战士们每天一起床,都能够看到,能够让他们得到鼓舞”,臧赶伏说。

事实上,每个字所处的山头离营区的距离不同,实际大小差别很大,比如“乐”字高度是18米,“关”字的高度则是72米。

最终官兵们用一块块石头,将“乐守边关”四个字刻在了群山上,也刻进了阿拉马力边防连的血液中。

2008年,边防连用马驮石头,在另一边携刻了“书写军魂”四个字。

如今,每年边防连的官兵都会用白漆粉刷这些石头,抬头便能看见。

吴建军的“河源日记”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信息快讯网

连史馆中的“河源日记”摘选(王小英/摄)

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阿拉马力边防连执勤的条件更为艰苦,霍尔果斯河源地区尤甚。

河源是我国曾经丢失的地方,二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于2004年重新划归国家管理,2005年我国正式组织人员进驻执勤。

河源地区地处卡赞古里山区,平均海拔3500米,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沟谷纵横,山高林密,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最高气温30°,夜间最低气温达零下5℃。

来这里执勤的官兵,一年四季棉衣离不了身,有着难以派遣的孤独和枯燥,还会遭遇与蛇同眠、与狼同岗、与熊同进的危险。

作为第一批进驻河源地区执勤的连队战士之一,吴建军还记得初入河源时的情景。

2005年,吴建军刚来连队没多久,团队组织人员进入河源执勤。他第一个写了申请书。第一批执勤官兵搭乘直升机到了这个丢失已久的神圣土地——河源。

这里没有房子,需要自己搭帐篷、找柴火、挖土灶;这里物资给养得不到正常保障,没有新鲜的蔬菜,只能吃土豆、洋葱、海带和罐制食品,缺少维生素的补充,嘴都裂开了口子;没有电,只能靠发电机照明;没有通信工具,只能写写日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源日记”。

吴建军在“河源日记”中写道:河源,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块占地260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曾几度沧桑、几度风雨,当这块神奇的土地回归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山水水焕发了生机,蓬勃的朝气,这里的山更高,这里的水更美,这里的红旗更鲜更艳,在这里守防的官兵更加有激情。

就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况,坚持了一百三十多天。

吴建军依然记得,在确定要撤出的日子,可是由于天气的原因,连续下九天的大雨,使飞机无法进入。看着本就不多的给养不断减少,大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为了保持大家的体力,保证每天有饭吃,由三顿饭变成了两顿。每天只能熬稀饭,由驻点领导分给大家,一人一勺,为减少运动,卧床保持体力,形成了“河源舀一勺”的事迹。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阿拉马力戍边的日子-信息快讯网

阿拉马力边防连官兵巡逻(王小英/摄)

雪山哨卡写忠诚,河源守防当尖兵。

如今,每年5月到10月,阿拉马力边防连都会抽调官兵进驻河源地区巡逻执勤,每次都在100天以上,针对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补给困难等特点,执勤官兵大力弘扬“铁心戍边、挑战极限”的河源卫士精神,书写了真正的军魂。

来源:央视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