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

2018-10-12信息快讯网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今天的闵行区马桥镇所在地,在数千年前参与了培育上海早期文明的发展。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历史源头。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马桥文化展示馆也首度试运营开门迎客。

“1960年的马桥遗址发掘是上海科学考古发掘的起点,1978年马桥文化的命名,这是以上海古文化遗址命名的三个考古学文化中最早确认的一个。”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马桥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更为研究该地区文明化进程和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实证。马桥文化与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上海博物馆有意向在闵行区建立上博考古基地。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博物馆、闵行区政协主办,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马桥镇人民政府承办。

上海地区远古“海纳百川”的源头

“夏代的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中,比较起来马桥遗址是目前最丰富的。”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绪表示,在相关领域的考古学研究中,马桥文化是一个代表。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1960年,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对马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之后的多次发掘中,出土了遗物、遗迹,还发现了一些自然遗存。学者介绍,马桥遗址坐落于一道贝壳砂堤之上,纵贯上海西部地区的贝类沙带。遗址的发现将上海一带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也再次说明上海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生产活动的状况,对研究上海的古代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六十年代挖掘现场全景图

“马桥遗址的综合研究成果反映出马桥文化先民人地和谐发展的关系。”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介绍,稻作农业是当时主要经济主体,狩猎采集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其肉食来源主要来自狩猎获得的麋鹿、梅花鹿等鹿科动物,同时马桥先民还饲养家猪等作为肉食补充。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1994年马桥遗址发掘现场

那么,马桥先民来自何方?从目前的遗存分析,当时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与太湖地区的本土文化等一起融合而成马桥文化。与会学者认为,这反映了夏商时期马桥地区多元文化的特色。马桥文化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因素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融合,被学者誉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上海 “海纳百川”的源头。

追寻江南文化的探索步伐正在延续

随着马桥文化展示馆开门试运行,加上此前已经开辟的崧泽遗址博物馆、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等,三处因上海得名的考古学文化正在以更丰富的样貌面对公众。学者认为,马桥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厘清上海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可以通过深入的研究激发公众对于上海的热爱。“看到马桥遗址十分感慨,保护文化遗产应该让更多人享受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他同时建议尽快修建相关的遗址文化公园,并提出面对夏商周时期的江南或者缩小到夏代的江南,可以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共同的课题。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马桥遗址出土的云雷纹陶器和和条纹鸭形陶壶

从遗址发掘改变上海无古可考的错误认识,到获得命名走过40年,如今,围绕马桥文化的研究成果众多,研讨会上不仅 《马桥文化探微——发现与研究文集》 《追寻马桥文化》两本新书做了首发,来自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学者还交流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获得学术界公认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共有五个,其中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三个是因上海考古遗址的发现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考古研究为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指引我们走向人类文明的深处,此中的奥妙没有止境。”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表示,如何让马桥文化更加鲜明可亲,更加触手可及地展示在公众面前,融入当下的生活和文化记忆之中,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课题。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表示:“马桥文化命名40年来的研究和整理,对上海的历史研究和传承,对上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珍贵的意义。”

从马桥出发,寻找江南文化的源头-信息快讯网

与会学者建议,马桥遗址能够有机会有一天建成遗址公园,同时把上海的考古研究基地、展示基地、体验中心能够结合起来。实现活态的文化遗存和文物保护。在获得命名40年后,从马桥出发,上海追寻江南文化的探索步伐正在延续。

作者:王磊 卫中

编辑:李硕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