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实业救国赤子心(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2018-10-20信息快讯网

张謇:实业救国赤子心(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信息快讯网

他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第一人,他是“东南实业领袖”,他将“棉铁主义”作为“实业救国”良方,他所开创的“南通模式”是中国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有益尝试。他就是近代教育家、实业家张謇。

1853年,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从小就生活在社会下层,对民众疾苦有深切的了解。为改变家庭命运,他在幼时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希望由此走出一条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

1894年,张謇赴京赶考,高中状元,遂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步入仕途。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与恩师翁同龢坚决主战,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精神。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他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在落后挨打的现实面前,张謇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于是,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张謇以极大的勇气在家乡通州办起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

开工一年后,大生纱厂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到1922年张謇70岁时,大生集团4个纺织厂,资本已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除了纺织业,大生集团还积极涉足其他轻工业,到20世纪20年代初,张謇亲手创办的大生集团包括69家各类企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张謇的事业也由此达到了顶峰,成为影响中国政局的工商界巨擘。鉴于他为中国民族工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张謇被公认为“东南实业领袖”。

在努力发展实业的同时,张謇逐步形成“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体系。1902年8月,张謇利用在大生纱厂历年积累未支的个人薪俸2万余两白银,再加上他四方筹集的资金,于1903年4月27日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从通州师范学校创办至1925年的20余年间,张謇将他在大生纱厂中的全部工资与部分红利捐作教育、慈善及地方公益经费。据统计,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资为257万两白银,到1924年,他在南通地区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和农、工、商、科技为中心,包括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其中尤以师范教育为首创。

张謇终生抱定“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实业是张謇一生事业的主体,他为我国近代实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因而他的事业虽在南通,却放眼中国。在时代风雨中,出身于封建王朝的张謇能清醒地“睁眼看世界”,并躬身实践长达三十余载,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者。


编辑:周俊超

来源:人民网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