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错误比撤稿更令学术蒙羞,哈佛清华先后爆出撤稿事件,展现科研机构的高标准自律

2018-10-22信息快讯网

包庇错误比撤稿更令学术蒙羞,哈佛清华先后爆出撤稿事件,展现科研机构的高标准自律-信息快讯网

最近,撤稿事件又掀起一阵波澜。先是本月15日美国哈佛大学主动要求撤掉该校一位教授的31篇干细胞论文,昨天清华大学又被曝有11篇材料学领域论文因篡改图片、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而被撤稿。不过,当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发布声明称,对这些论文的作者早在2017年就进行了处置。

撤稿,至少说明科研结果存在明显而严重的错误。为何哈佛大学要主动找错来认?清华大学又为何不羞于撤稿,而声明强调已经处理了学术不端行为?

采访中,不少圈内人士表示,撤稿其实是科学共同体维护学术真理和纯洁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正常的纠错行为,撤稿本身并不可耻;相反,不愿认错,甚至包庇纵容背后可能隐藏的学术不端行为,才真正为全球同行所不齿,令科研机构蒙羞。

主动撤稿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自我纠错

本月15日,美国一知名生物网站爆出新闻:哈佛大学要求撤回曾任该校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罗·安特卫普的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据称这些论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

安特卫普可以说是心脏干细胞疗法这一领域的开创者。然而,他的研究结果并未被国际同行重复。从2014年起,哈佛大学就多次向相关期刊对安特卫普的论文表示存疑,2017年甚至向美国卫生部举报安特卫普等人涉嫌学术不端,并接受研究经费提供方1000万美元的罚款。如今,安特卫普已关闭在哈佛的实验室并离职。

其实,哈佛大学自行举报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已成惯例。2016年,哈佛大学宣布一篇发表在《细胞》杂志的重磅糖尿病论文撤稿。同年,该校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克·索佐克发表在《自然·化学》的论文,也因被发现无法复现结果而被要求撤回。

哈佛为何要这么做?哈佛大学在一项声明中表示,将谨守最严格的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对学术不端决不姑息。

曾担任《细胞》杂志编辑、现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社总编的李党生研究员告诉记者,撤稿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自我纠错行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谁也不知道新发现的现象、规律到底是否就是真理定律。因此,对已有科学假说的试错、既有结论的纠错,本就是科研的一种常态。

“很多情况下,是研究者自己发现错误,主动要求期刊撤稿。”李党生说,这种撤稿只会表明研究者诚信的科研态度,很少带来负面效应。不过,科研从业者的道德水准、眼光见识参差不齐,所以很多著名科研机构会成立专门部门,对机构中产出的论文进行监督审查,一旦发现错误就主动撤稿——这是维护科研机构声誉的重要保障。

同样,清华大学也在发现这次11篇撤稿事件的主角——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之后,主动向期刊要求撤稿。

包庇纵容看似维护了面子,实则丢掉了尊严

那么被动撤稿意味着什么?李党生说,撤稿与职场上的主动离职有点类似,是给研究者一个台阶下。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被实证确认之后,以主动撤稿的方式认错。如果拒不认错,那就只好由所在科研机构要求撤稿,甚至由杂志撤稿。

所以,被动撤稿是一名研究者真正的耻辱,同行很容易从中读出潜台词——这个人的学术诚信有问题。

因此,撤稿机制的真正核心是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就拿这次清华大学所遭遇的撤稿11篇论文来说,在此事件被媒体关注的第一时间,校方就发出声明表示,不仅早已撤销了当事人的博士学位,还对其导师唐国翌进行追责问责,2017年就停止了唐的招收研究生资格、撤销其学术与行政职务。

根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声明,唐国翌2016年3月在接到对叶肖鑫的举报后,立即对叶肖鑫就读博士生期间所发表的16篇论文进行全面核查,发现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随即与相关出版机构多次沟通,提出全部撤稿的要求。即便如此,唐国翌还是要接受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后果。

“这就是清华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告诉记者,这是赢得国际学术界尊重的底线,“包庇纵容学术不端行为,对科研错误百般掩饰,才会真让国际同行鄙视,看似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实际却丢掉了自己的尊严。”

正因为此,各大学术期刊,如《科学》《自然》等都设立有科研诚信部,专门对所发表的论文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并进行处理,尽力维护科学共同体的诚信,也维护人类知识宝库的纯洁与准确。

在科研活动大量消耗公共财富的今天,科研诚信已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最近国家科技部在新的机构设置中,专门成立科研诚信司,意在通过更强有力的司法与行政手段来推进科研诚信建设。

请每位科技工作者都正确对待撤稿:发现并承认错误不可耻,纵容包庇学术不端才是真正的耻辱。

包庇错误比撤稿更令学术蒙羞,哈佛清华先后爆出撤稿事件,展现科研机构的高标准自律-信息快讯网

【记者手记】

诚信必须“铁腕”维护

无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要求撤回安特卫普的31篇论文,还是清华大学严惩学术不端的师生,都表现出一流学术机构所必须具备的强烈信念——以最严格标准维护科研诚信。

诚信是科学共同体的道德基石,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科研诚信的高标准、严要求,都被认为是出自个人和学术机构的自律。不止一位科学家说过,科学就是寻找真理,不诚信不如不做科学。

然而,当科研活动需要消耗大量公共财富,科研诚信就不应只是出自个人或行业的道德自律,必要时甚至需要动用国家机器来维持。美国立法规定,获得国家研究经费的科研人员,有责任和义务诚实守信从事研究工作,不得篡改实验数据。

当科研队伍越来越庞大,当学术不端能够带来巨大收益,造假的诱惑也许会超越人的内心深处对诚信的追求。通观世界各国,不论是韩国的干细胞研究造假,还是日本当年的小保方晴子事件,保障科研诚信目前仍较多停留在规范或道德层面,造假人员会否受到严惩,有时取决于“运气”,甚至取决于造假人员所属机构的利益诉求。

当下,我国科研事业正处于从追求数量向更加强调质量转型,也是确立科研诚信规范的关键时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需要国家层面的举措。今年5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实行终身追究。最近,科学技术部也设立了科研诚信司,将把《若干意见》要求落到实处。

就像高强度的交通治理让司机礼让行人成为习惯,将学术造假的成本提高到令人不敢造假、不想造假的程度,将会有效增进科研诚信。不过,科技创新作为一种充满人类精神光辉的高尚劳动,对于科技创新从业者更应以价值引导为主,撇去追逐名利的浮躁气息,以发现未知、创造知识与价值为乐为荣。


作者: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维为哈佛演讲:驱散中美关系上空的乌云
34岁晋升哈佛教授,40岁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43岁入选中科院外籍院士,与诺奖擦肩而过的华裔邻家女孩今获“豪华诺贝尔奖”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20年来1000多家中外演艺机构参加,交易会上有何亮点?
励志,这个贫困县5年98人考上北大清华!但更了不起的是……
清华博士:维吾尔族青年要做解放思想的先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推进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41个国家157家艺术机构加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
哈佛“撤稿门”余波未平,清华又身陷漩涡?
上港客场0比0战平苏宁,中超领先优势仅剩两分,卡纳瓦罗等的“错误”终于来了
清华大学团队11篇论文被撤稿,校方:撤销学位!导师停止招生资格!
上海市社联“学会学术活动月”启动,百余场学术活动精彩纷呈
密苏里大学奖励首位诺奖得主:一个专属自行车位!科研工作的本色是安静
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高度赞扬一位外国运动员,是谁?
《西游记》在1920年就是超级IP,电影《盘丝洞》5张票抵一个月工资
美国学术造假波及全球,各国以每天16篇的速度撤稿。
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地造假183篇论文,有人为了“追求美”而捏造学术论文……造假排行榜看造假大神的大招
有人数十年如一日写183篇假论文,有人为了“追求美”而捏造学术论文……全球造假排行榜日本占一半,中国也有学者上榜
哈佛大学更青睐怎样的学生?招生歧视案曝光鲜为人知的内幕
南京大学:对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零容忍
不看论文、奖项看什么?且看沪上一流学术机构如何为人才评价这杆秤“定星”
青年长江学者的百余篇论文凭空消失了?这样的“主动撤稿”且看南京大学如何调查
82岁老人临终前写下遗嘱,百万遗产献给华中农大。他曾是清华建筑系毕业生,一生未婚未育
一线科研工作者发声:大科学工程耗费千万纳税人的钱,应由国家层面管理
中国结直肠癌日益高发,令人闻之色变!上海科研人员揭示长寿基因SIRT3调控结直肠癌新机制
重磅!《科学》大型撤稿报告:IEEE狂撤7000篇论文,十大超级撤稿大户曝光
一场会议撤下1258篇论文!撤稿,还有比南大梁莹更狠的!
浦江创新论坛|2018“π指数”系列报告暨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发布
“民营经济离场论”等完全错误论调为何时常冒泡:不是“心病”就是“找病”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