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记忆 | 68年前,彭德怀下达命令,志愿军挫败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企图
【导读】在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尚未抵达前线前,彭德怀就已经率先赶至作战区域了解最新敌情。1950年的今天,志愿军先头部队一一八师甫达战场,彭德怀就立即下令,部署了温井战斗的任务。
临危不惧
1950年10月23日,炮声由远渐近,成群的美机低空掠过。这时,朝鲜人民军正向北撤退,而中国志愿军尚未赶到。位于大洞的志愿军指挥所仍然只有彭德怀和一个参谋、两个警卫员、几名电台人员;另有朝鲜代表朴一禹带来的人民军一个警卫班10余人。
傍晚,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前进到大榆洞山沟口。该师师长邓岳回忆说:“这时,听到东南方向几十里外有咚咚的炮声,我们判断是温井方向。但规定军、师电台不准开机,敌情不明,地形不熟,既无上级指示,又无友军通报,此仗怎么打,我们非常着急。于是,我和政委张玉华乘吉普车朝山沟内开进,去向彭总请示。
正在屋外的杨参谋看见我们,高兴地带我俩去见彭总。我们在门口喊了声“报告”,彭总马上过来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你们率部队来到这里太好了,太好了!”又问:“你们吃饭没有?”然后让我们坐下,亲自给我们倒水喝。
我向彭总报告说:“我们一一八师共有13000多人,听到温井方向炮声不断,但前面情况一概不知,请彭总指示我师到那个方向去作战。”彭总生气地说:“现在敌军正跟踪追击,到处乱窜,情况很危急,你师赶快去温井以北占领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形成一个口袋,大胆把敌人放进来,然后猛冲猛打,狠狠煞一下敌人的气焰,掩护我军主力集结展开,这是志愿军出国后的第一仗,你们师是打头阵的,看看你们行不行!”
彭总明确而坚定的指示,使我俩增强了信心,立即率领部队迎着炮声朝东南的温井方向跑步前进。邓岳说,当时彭德怀所在的大洞,离温井只有几十公里,处境十分危险,敌人是乘坦克和汽车进攻,速度很快,非常猖狂。彭老总身先士卒,大敌当前临危不惧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入朝部队的斗志。
首战告捷
10月24日晨,彭德怀和朴一禹率指挥所人员由大洞转移到附近的大榆洞。下午的作战会议上,确定了彭德怀提出的大胆实施战役迂回,以分割包围穿插的战术在运动中寻机歼敌,力求稳定局势,站稳脚跟,然后再反击敌人的战役方针。
这时,麦克阿瑟指挥的东西两路第一线军队共10个师1个旅又1个空降团共约13万之众,被朝鲜北部的高山峻岭隔断,在北进中互不联系,中间出现了80多公里的空隙;而南朝鲜军队为抢先攻到鸭绿江,又各以一两个营为一股放胆而进。
彭德怀根据敌军态势,决定集中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全部及四十二军的一个师于西线的云山、熙川地区,以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围歼敌人;东线山高林密,则由四十二军军部率两个师在长津以南进行阻击,保障西线各军侧翼安全。
10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十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以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以彭德怀为志愿军党委书记,邓华为副书记。自此,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核心。
10月25日,西线“联合国军”分多路毫无顾忌地北进。7时左右,南朝鲜军第一师先头部队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犯,遭到志愿军四十军一二〇师迎头痛击。10时左右,南朝鲜第六师先头部队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由温井北进到两水洞地区,正闯入彭德怀部署的志愿军四十军一一八师口袋阵里。一一八师师长邓岳,根据彭德怀“千万不能让敌人跑掉”的指示,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不到2个小时,便将大摇大摆的几百敌人全部歼灭,从而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这具有历史意义的1950年10月25日,后来即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战纪念日。
分途歼敌
10月25日晚,彭德怀根据敌人兵力分散且尚未判明中国军队是否入朝的情况,又决意改变作战方案,给毛泽东去电说:“敌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个)支队到处乱窜,我企图一仗聚歼两三个师甚困难,亦再难保守秘密。故决定以军和师分途歼灭敌之一个团和两个团(今晚已开始),求得在第一战役的数个战斗中歼灭敌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毛泽东翌日复电,完全赞成彭德怀“分途歼敌”的方针。
麦克阿瑟对南朝鲜第六师500多人在温井以北被歼一事置若罔闻,对李承晚一再吃惊地喊叫已遇到中国军队的呼声也满不在乎。仍令其第一线主力部队10余万人继续向鸭绿江推进,要按原定计划在11月23日美国的“感恩节”前占领北朝鲜。
10月26日下午,彭德怀召开志愿军紧急党委会,讨论歼敌部署,他针对敌人进攻的特点说:“我军必须依据麦克阿瑟的战役企图,采取相应的对策。现在后梯队第五十军和六十六军已开始过江向指定路线前进,我们地面兵力已占绝对优势,关键是各军能否抓住战机和敢于大胆穿插围歼敌人。”会后,彭德怀指示参谋长解方再次电令各军避开主要道路,隐蔽开进,诱敌深入,分散敌人。主力隐蔽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待机歼敌。同时四十二军的两个师亦已奉命在黄草岭、赴战岭一线钳制东线之敌,配合西线作战。
10月31日,西线敌军分路向新义州和朔州方向进攻,先头部队进到距中朝边境仅30公里的大馆洞和南市洞一线。彭德怀迅即抓住战机,以三十八军断后,三十九军、四十军分歼云山、宁边之敌,新入朝的六十六军钳制美、英军队,对敌分割包围。
11月1日15时,志愿军各军、师遵照命令,对当面之敌发起围攻。三十九军提前发动攻击,经一夜激战,攻占了云山,歼灭美军骑一师第8团大部和南朝鲜军一部,缴获大批物资。志愿军与美军的第一次交锋,取得胜利。
在志愿军各军的连续突击下,敌人深恐后方交通被切断,遂于11月3日在大量飞机、火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全线撤退。彭德怀即令各军“采取一切办法迅速抓住敌人,不让敌人逃脱”,又命三十八军迅速向军隅里、新安州方向切断敌人与后方的联系。由于三十八军没有按时到达指定歼敌位置,敌人大部漏网逃走。
彭总发怒
彭德怀对这次精心部署的歼敌方案没有完全实现大为恼怒,考虑到歼敌机会已失,部队所带粮弹消耗将尽,如渡过清川江追击,势必陷于不利态势;同时敌人主力未被歼灭,很可能再次发动进攻。为保持下一战役的主动,即于5日下令西线各军停止进攻,结束战役。
东线志愿军四十二军奉彭德怀之命,以两个师的兵力阻击“联合国军”的进攻。在咸兴以北之黄草岭凭险据守,敌军用几十架飞机和大量坦克配合,对四十二军阵地进行连续而猛烈的攻击,四十二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依托野战工事,与敌连续激战13个昼夜,歼敌2700余人,粉碎了敌人进犯江界的企图,有力地配合了西线的作战。彭德怀特电四十二军之一二四师全体指战员予以嘉奖。由于志愿军主力在西线反击作战已告结束,彭德怀命令该军于7日凌晨转移休整,准备再战。至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之间的第一次战役结束。
第一次战役是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极端危急、志愿军仓促入朝的情况下进行的。经过连续13个昼夜的战斗,志愿军获得初战胜利,计歼敌1.5万余人,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清川江以南,打破了麦克阿瑟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稳定了朝鲜战局。
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战场,给骄进之敌当头一棒。后来接替“联合国军”总司令的美军上将李奇微对此评论说:“中国军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利用隧道、矿井、丛林和村落进行隐蔽。每个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面做成的干粮,他们避免做饭的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没有留下一点运动的痕迹。中国军队迅猛而突然的打击接踵而至,以至于很多部队还未能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打垮了。”
但彭德怀对与“联合国军”初次交锋的结果并不满意,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就在大榆洞召开志愿军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在会上作了“第一次战役的基本总结及第二步作战方针”的报告。他说:“这次战役之所以击溃敌人多(14个营),歼灭敌人少(11个营),客观原因是时间仓促,山大林密、道路不熟、语言不通、散兵难俘等。但主要原因还是我们战术上有缺点,有的部队在敌我相等的情况下,不是采取以小部挡正面,主力从敌后和侧翼攻击;不懂得首先完全断敌退路,把自己的主力插到敌背侧攻击是最有效歼灭敌人的战法。”
彭德怀表扬了担任正面攻击的三十九军、四十军及时捕捉战机,打得勇猛顽强。四十二军两个师在东线顶住了敌军多次猛烈进攻,完成了牵制东线之敌的任务。同时严厉批评三十八军的领导对敌估计过高,不敢大胆截断敌人退路,使这次可能歼敌两三个整师的战役计划未能完成。稍停,彭德怀说:“当然,这次战役打得不理想,我彭德怀也有责任,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你们。”又说:“此役未歼灭敌军主力,敌人也还没有摸清我军的兵力,一定会组织反攻,我军应作好迎敌进攻的准备。在我空军、炮兵、坦克未组成前,我们仍以分散敌人,尔后采取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方针,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
会议结束后,彭德怀邀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在大榆洞外散步,两人边走边谈,彭德怀说:“我一辈子打仗,没有什么高招,只懂得指挥千军万马打仗,可不是儿戏,必须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指挥员多用一分心血,战士就少流一分鲜血,不能以战士的生命去无谓冒险。要牢记,任何父母,当知道自己的孩子牺牲了,那痛苦和悲伤都是难以忍受的!”
作者:当代中国出版社《彭德怀传》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