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了!看《人民画报》上的超级工程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人民画报》持续关注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进程,并在2018年3期《人民画报》上,对港珠澳大桥进行了详尽的报道。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画报的这组图片,一同走近“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了解大桥的成长历程。
△ 2018年3期《人民画报》,对港珠澳大桥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封面图片摄影 黄昆震
落成的巨龙成为一个崭新的奇迹,
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港珠澳大桥雄伟壮观的身躯、
震撼人心的体量、
与众不同的造型,
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妙构思和
建设者的过人胆识,
更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成为新时代的标志性工程。
蜿蜒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如巨龙一般,横跨粤港澳三地,连接着珠江东西两岸,更联通着三地的经济社会,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地处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的珠海公路口岸。 摄影 陈显耀
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璀璨灯光点亮夜空,也让世人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的雄伟身姿。 摄影 陈显耀
站在港珠澳大桥上向西眺望,远处即是澳门。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从空中俯瞰整座大桥,似两条蛟龙出海,一条向东,一条向西,相互守望。两座人工岛状似圆圆的贝壳,又如同两艘相向而行的巨轮。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世界总体跨度最长、
钢结构桥体最长、
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
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
施工难度最高、
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港珠澳大桥的大量施工过程,
应用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
的设计与建设理念,
采取了流水线制造和“搭积木”式拼装。
两个人工岛是用120个直径22米、最高50.5米、重达500吨的钢圆筒围成。钢圆筒在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制造完成后,再用7万吨级特种船“振华17”号转运至1600公里外的施工地点。 摄影 沈道峰
2012年7月,东人工岛初成规模。钢圆筒全部打下后,还要填入两百万立方米海砂,并进行深层地基排水固结等一系列处理,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强度。 摄影 黄乔
进入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前,有一道减光罩,方便乘车人适应光线变化。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等待通车的海底隧道,内部全部采用LED灯照明,光线柔和,用户行车见光不见灯,感觉舒适。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2015年6月11日,东人工岛全景。科研人员探索出钢圆筒围岛法,能很快稳定结构,对海洋环境也最为可靠。摄影 王国柱
2015年6月12日,钢箱梁实施吊装和拼接。 摄影 卢志华
港珠澳大桥主桥收费口。通车后,港珠澳大桥将采取“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置1处主线收费站,收费站双方向共设置20条收费车道,所有收费车道均支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和人工收费(MTC)方式。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2017年12月31日,夜色中的东人工岛。两座人工岛上的建筑形态基本相同,功能略有不同:东岛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西岛则以桥梁的监控、养护服务及办公为主。摄影 梁旭/新华社
港珠澳大桥施工区域经过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从工程前期评估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华白海豚“保卫战”便已打响。引入HSE管理体系、设置白海豚观察员、优化施工设计……如今工程完工经监测,伶仃洋区域内中华白海豚相较施工前有增无减,也未发现因施工、海洋污染造成中华白海豚伤亡的事故。同时,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促使港珠澳大桥实现了工艺与环保的完美结合。海天之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级工程与中华白海豚相互守望。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的港珠澳大桥,
从1983年提出理念,
到2018年即将通车,
辉煌工程的背后,
凝聚的是两万多名建设者的心血,
集合的是无数人的梦想和努力。
工人正在对钢箱梁内部进行“美容”。炎热夏日,钢箱梁内温度往往达到40℃以上。超级工程的背后,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建设者的辛劳付出。摄影 李松森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安全环保部部分员工在“中国结”桥塔前合影。安全环保部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为践行健康、安全、环保理念而设立的部门,往往以保障的角色出现,为超级工程保驾护航。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部在对港珠澳大桥监控中心进行最后调试。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项目临近收尾,工人们对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面、栏杆等的细节进行检查处理。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项目验收交付前,工人们对海底隧道管廊的地面、墙面进行清洁。伴随项目的结束,许多参与建设的工人们将要离开。他们对港珠澳大桥依依不舍,在他们看来,参与工程让他们感到荣耀,告别大桥也是告别了和大桥相伴的几年时光。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从1983年提出理念,
并经过6年筹备、8年多的施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终于建设完成,
到2018年正式通车。
一位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了
从2011年到2017年
不同阶段大桥的成长过程。
港珠澳大桥
△2011年4月13日
△2013年6月5日
△2014年7月28日
△2015年6月8日
△2016年2月9日
△2016年6月20日
△2016年6月20日
△2017年
(组图摄影 陈显耀)
这座大桥在桥梁建设上注定载入史册,
相信在未来管理上
也定会不断突破藩篱,
创新方式方法,
释放无限魅力。
有关大桥的奇迹和故事依然在不断发生……
来源: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