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

2018-10-27信息快讯网

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信息快讯网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现代乡贤”方敬,于2018年10月26日23时10分病逝,享年87岁。

方敬祖籍宋庄镇任庄村,出生于上海,是当代书法家,先后任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成人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作为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方敬上世纪90年代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定:告别城市,回到农村,开启全新从教生活。

方敬在一年前接受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在小渔村生活,他不仅不觉得苦,而且感到日子过得很滋润。对他来说,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村里越来越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人生。

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信息快讯网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办官网发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者名单,方敬在列,排在58名全国道德模范的第一位。当年11月17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方敬作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参加了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亲切会见了方敬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在全国道德模范与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合影时,方敬被安排在第一排。

说起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的过程,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虽然显得非常平静,但依然难掩内心激动的心情。他坦言:“我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家常饭,有点钱能帮助需要的人觉得心里高兴,就这么简单,但是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还会亲自接见我们、鼓励我们,跟我们握手。”

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信息快讯网

出生在上海,工作在上海,而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方敬做出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选择:1991年,他告别安逸的城市生活,只身回到祖籍地连云港赣榆区宋庄镇,在这片父母曾经长期居住的地方,方敬带来了崇文兴教的火种:他教这里的孩子读书、写字,改变这个小渔村长期以来“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观念。

在过去20多年中,先后资助当地26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额度超过200万元。这位上海退休老人,也给宋庄镇带来了一段佳话:因为他,这个只有1800多人的小渔村,先后走出一百四五十名大学生,包括十多位硕士、四位博士,全村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郁。

多年资助贫困学生,以恩师名字冠名助学奖学金

宋庄镇任庄村,是方敬的祖籍地。这个曾经破落的小渔村,一直牵动着方敬的乡愁,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他,还有更担忧的事情:“1986年前,村里没有出过一位大学生。”剖析个中原因,方敬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村民的观念。“靠海吃海,村民们靠着捕捞鱼蟹就可维持生计。他们并不关心孩子的读书。”

一些村民介绍,方敬早年在华东师大工作,有时出差路过家乡,也会在这里歇脚稍作停留。那时他便走访乡邻,见到乡亲子弟在读书,就主动上前寒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彼时,很多村民告诉他家里穷,与其让孩子求学,不如早点上船打渔赚钱,为家里增收。

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信息快讯网

“当时我就下了决心,要供孩子们上学读书。”1998年,已经退休的方敬说服家人,把自己“搬”回到任庄村,开启全新的从教生活。

“最开始,方先生在我们村子里住的地方离镇政府大概只有50米。他给孩子们和乡镇公务员免费上课,指导大家读书、写字。”在宋庄镇政府工作的李宝勇,结识方敬已十六个年头,尊称方敬为“先生”。这个国庆节,他专程去看望方敬,“因为方先生给我们这里带来了很多,老百姓都感谢他”。

方敬在任庄村的家,名曰“景清书苑”。景清二字取自方敬读书时遇到的恩师胡景清先生。实际上,方敬多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乐心从教,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如果没遇到我的老师胡景清先生,我早就辍学了。”很多学生和村民都听方敬说起过他自己的故事:他读高中时家里贫困,每天中午只能靠偷喝自来水充饥。他的老师胡景清发现后,让他每天陪自己吃中饭,还为方敬提供全套文具用品。高中生涯,他几乎是靠老师接济度过的。为了感念师恩,方敬后来在宋庄中学设立的助学奖学金,特意冠名为“景清奖学基金”。

家风潜移默化,信奉“孩子要有出息,一定要读书”

“教育可以救国,把教育搞上去了,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上去了。”方敬多年坚持教化育人,和他的家风不无关系。他说,小时候,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以后要有出息,一定要读书。”家庭尊师重教的氛围深深影响着方敬,而方敬坚持这么多年在小渔村无私助学,他两个儿子也都默默地支持着他。

最初定居任庄村,劝说村民支持孩子求学深造,方敬可没少吃“闭门羹”。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慢慢地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还帮助一些孩子交付学费。村里哪家孩子考上大学,就会收到方敬送来的“贺礼”;哪家孩子面临因贫失学的困境,也总能得到他的热情援助。

“二十多年前,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对很多村民来说,送孩子上大学,就意味着一大笔支出,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当时,方先生便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学生,对村民家庭的帮助是很大的,由此改变了全村很多孩子的命运。”李宝勇说。

泪目!“现代乡贤”方敬去世,这位上海老教授曾帮助一个小渔村走出了百余名大学生!-信息快讯网

方敬“景清书苑”门厅的墙面上悬挂着一排老照片,其中除了胡景清,还有赵有权、沈尹默等人。“我喜欢写字。”方敬曾跟随沈尹默研习书法,前后大约四年时间。“沈先生有个规矩,跟他练字可以,但是不能称自己是他的学生。向沈先生求教,他也非常耐心,对学生很好。”如今,方敬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村里不管是哪家的孩子,前来求教,他都耐心指教,但从不接受任何礼物。因为写得一手好字,方敬也曾义务开办书法培训班,村里中小学教师及一些书法爱好者都跟随他练习书法,弘扬传统文化。

“我从小就是苦出身,一直吃的清茶淡饭。”方敬告诉记者,在小渔村生活,他不仅不觉得苦,而且感到日子过得很滋润。对他来说,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村里越来越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人生。

据悉,方敬生前曾立下两个愿望:死后遗体捐赠徐州医学院,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在父亲坟茔旁,修建小小衣冠冢,永远陪伴父亲。


作者:樊丽萍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交通”App添新功能,进口博览会路况可随时查阅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丨带娃看戏去!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丨舞蹈与戏剧之间的肢体表达——首届“国际默剧展”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清华大学团队11篇论文被撤稿,校方:撤销学位!导师停止招生资格!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繁简分流让专业案件审得更快
上海这座城,由人的经历砌成 ——读沈轶伦《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
1900多万次观看,10万点赞,日本小学生10块钱午餐为何爆红网络
小学生作文:“穷不过三代”是因为……老师给了100分并批注“多么痛的领悟!”
密苏里大学奖励首位诺奖得主:一个专属自行车位!科研工作的本色是安静
胡金波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曾任江苏组织部副部长
国内︱朱庆葆任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北京大学今又换校长,郝平接棒林建华任校长,书记是来自山西高院院长邱水平
哈佛大学更青睐怎样的学生?招生歧视案曝光鲜为人知的内幕
这篇小学生“佛系”作文火了,“佛系”背后是令人惊艳的思辨能力
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堤”——我国教育部门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
双胞胎兄弟走丢一个急煞奶奶,民警迅速出警帮助寻回
4万元设备遗失长途站,警企联动帮助寻回
《摇滚莫扎特》再次引进,点燃上海市场的爆款音乐剧能否在各地复制成功?
牢记嘱托 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这个不断为上海发展贡献智慧的会议“30岁”了!李强应勇出席纪念活动
应勇会见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成员,欢迎更多国际企业资本人才到上海创业创新
上海正成为吸引外资的磁力场
“上海文化”金名片在波兰讲述中国故事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全世界最会演奏莫扎特的一支室内乐团来了
为癌症精准诊断提供潜在可能,南京大学研究新型分子检测技术
文汇专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袁志刚:稳中求进,彰显中国经济“韧性气质”
【脱贫攻坚在凉山】教育扶贫师资“一马当先” 未来凉山大部分幼师将来自这所新大学
向欧洲观众展示中国学生瑰丽艺术想象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分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 沉着奋进 培育新增长动能
【脱贫攻坚在凉山】教育扶贫师资“一马当先” 未来凉山大部分幼师将来自这所新大学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诺奖得主维尔切克: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关照母亲和婴儿开始。至于中学生,让他们睡眠充足,否则他们的大脑会改变
因强迫他人劳动,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被解职...乌总理:谁都不能强迫未成年人、学生、医生、教师摘棉花
去医院看展览,很潮也很暖!90后大学生“蹲点”上海这家医院的五年之后
文汇记忆 | 中国最早的四位女留学生,她们选择了同一门学科
儿童一人留家中上演“离家出走” 民警帮助找妈妈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