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苏轼,屡次被贬却迎来创作高峰?
近年来,多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走红,不少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读诗是为陶冶情操,还是增加学养?日前“文进万家 书香闵行”第六期讲座在闵行区华漕镇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团首批市民导师方笑一谈到,品读古代经典诗句的一大乐趣,在于学习揣摩诗句里隐含的人生智慧,这些经验往往能增强当下读者的定力和应对能力。
古诗词的特性是什么?我概括为三句话:具有深厚人文内涵,凝聚了诗人对世相百态观察和思考,真实呈现诗人对人生困厄的应对之道。
比如,你要了解安史之乱,当然可以去看旧唐书新唐书,或是《资治通鉴》这些史书。但是要了解安史之乱中一个文人士大夫个体所经历的的颠沛流离,以及他对人生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那没有什么可以超过诗圣杜甫的诗。
比如杜甫《北征》里描述怎么样逃亡——“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如果不是战乱的话,他根本不用过这样的日子。
古代不少诗人都曾面临被贬的不幸境遇。当年柳宗元贬到永州,写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很是寂寥。
但刘禹锡的态度就和柳宗元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行动派,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扭转处境的不利局面。他写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后到了京城被召回后,刘禹锡又写了“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背后实际上是诗人对抗失败的强大意志力。
再看一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读下来有种豪情万丈——没关系,我经历了23年贬谪生涯,像一棵病树像一个沉船,我本来以为这一生都看到头了,但是今天听白居易这首诗,看到你的事以后我喝一杯酒下去,又精神焕发,我觉得希望还是在前面,并没有磨灭掉。
正是有这样非凡的人生智慧和开阔的境界,刘禹锡晚年才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经典名句。
什么意思呢?你别以为年纪大了,就是无所作为,意志消沉了,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并不是这样,有什么比黄昏那一片彩霞更美丽?桑榆未晚,这正是你人生最成熟,经验沉淀最多的时刻,就像天上的彩霞一样。
说起遭遇不公之后自我解脱的智慧,苏东坡也是个中翘楚,他多次被贬后的诗作以及临去世前的诗作,无不展现着苏轼对抗人生逆境的通达与自信。
苏轼贬到海南,他写下: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怎么解释?我本来就是一个海南岛人,不过是老天让我寄生在四川眉山,“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现在从海南岛回到北方,就像旅游一样,反而变得不习惯了,他以过客心态看待人生。
苏轼还有句“九死南荒吾不恨,自游奇绝冠平生”,我特别喜欢这两句话,在人生遇到什么困难就反复想这两句话,什么坎都能过。
还有的诗人独善其身,比如白居易在权力阴影下有着自主之道,白居易在其诗作《中隐》中写到:“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体现了他独善其身智慧。
我曾经担任过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命题专家和现场学术顾问,但在我看来,电视节目不是目的,而是渠道,打开了一扇门。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让大众扩展阅读面和阅读量,在节目中展示的毕竟还是以名篇为主,爱诗词不能满足于此。
扩展阅读量之后,第二步就是追求阅读的质,读一首是一首,读一句是一句,每个字都要搞懂,而不仅仅是感受意境而已。
理解文本之后的第三步才是启迪智慧,提升修养,将古诗词化作今天社会场景之下的涵养和准则。简单概括一个词就是从容,能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让传统文化内化为一种自信,有自信,自然就从容了。
参与编著的《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正是想要与读者分享耳熟能详句子背后的故事。中国古代诗人和西方写诗不一样,西方可能是纯粹的文学创作,而中国古代写诗,无论从性质,还是功能、功用上来说,都与道德教化有关。
所谓诗教,就是用诗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丰富心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提供正能量,又不使你的情感过度泛滥。诗的形式更能容易打动人的情感,走入人的内心。道德作为一种信条,一旦转化成诗歌的语言,就是柔性的、春风化雨的。
作者: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团首批市民导师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