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勒克墩的大红枣甜透人心

2018-11-03信息快讯网

伊斯勒克墩的大红枣甜透人心-信息快讯网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有个富裕村,靠种植红枣发家致富。那里不仅人富,民族团结工作做得更好。

离开洛浦县东北35公里左右,车窗外全是红枣树。进入伊斯勒克墩村,家家户户的院墙里,都种着红枣树。道路两旁也是一排排的红枣树,这里的红枣树成了行道树。

70多岁的史鹤山操着一口江苏话说:“我们靠种红枣富了起来,没忘身边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一起种红枣,也富了。我们这里的红枣是和田地区最好的。”

伊斯勒克墩,维吾尔语意为灼热的沙包。这片沙漠为什么能结出甜透人心的红枣?故事得从50多年前说起。

开荒种地发展生产

“当年我们南京、苏州和常州的1000多名知青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支援边疆建设。那时只有沙包,第一天来到时,我们连住的房子都没有。现在这里建成了地方国营洛浦红旗农场。”

说这话的叫郭金藩,1965年8月31日来到伊斯勒克墩村。今年,他与一起来此劳动、都已年过半百的江苏知青一同回到伊斯勒克墩村,看看当年生活工作的地方,看看结交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

80多岁的多来提尼亚孜·阿布拉,听说当年开荒的江苏知青要来探亲,特别激动。他拿着当年好朋友送他的记事本和合影照,早早在路边等待着老朋友的到来。老人说:“50多年过去了,我们之间这份民族团结之情深深地烙在心里,我特别想念他们。”

郭金藩说:“当时我们来到这里首先就是盖房子。我们用红柳树枝编成坝子墙,糊上泥巴,还没干就住进去了。解决了住的问题,我们开始平沙包,待沙包平好,我们就开条田,一共搞了1800多亩地。”

这群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新疆的发展建设奉献了青春。

回到南京定居的王宗仁看到伊斯勒克墩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地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第二故乡,心情非常激动。回想起当年我们来的时候,这里到处是沙漠,现在是一片片绿洲,变化太大了。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这里建设得非常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站在一旁的徐田妹接过话头说:“看到第二故乡的大变化真高兴,我们希望这里越来越好,年年都大丰收。”

刚刚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李德振说:“我们这个村一直继承着知青艰苦奋斗的精神,民族团结之情。去年我专门成立了一个知青红枣合作社,就是不忘当年他们在此开荒种地的创造精神,不忘他们与各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带领着村民共同努力发展致富。”

手拉手共同奔向富裕

伊斯勒克墩村因为农业生产转型快,早在2013年,全村户均纯收入就高达20余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多年来,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扶持发展经济,走出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创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李德振说:“村里以前很穷,老支书蔡文寅思来想去,看到其他地区有人在种红枣,与村民商量后,决定发展红枣种植业。我们到外地学技术,请县上技术员来指导,慢慢掌握了红枣种植技术。七八年前,一亩红枣一年下来仅收一两百公斤,现在一亩一年能收500多公斤。”

伊斯勒克墩村村民们的收入高了,其他村都开始效仿,也纷纷种起了枣树。但因为技术跟不上,产量总是上不去。听说这件事儿,伊斯勒克墩村的村民坐不住了。2009年,几户农民主动和周围3个村的维吾尔族农户联系,教他们技术。“我们教民族村的兄弟修剪枣树,何时打药,怎么抹芽。他们人手多,也帮我们干活。”史鹤山回忆。

如此一来,邻村那几户红枣产量大增,收入一下子上去了。一来二去,他们也成了要好的朋友。不管是汉族村民过春节,还是维吾尔族村民过古尔邦节,都提着礼品去给对方道贺。

张小英,伊斯勒克墩村村民,维吾尔族,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只知道自己曾叫阿曼古丽。张小英这个名字还是她给自己起的。因为她经常帮助他人,村民都亲切地叫她“小英”。在张小英眼中,一颗颗挂满枝头的红枣就如同一颗颗民族团结的果实,吃在口中,甜在心里。

几年前的春天,王慧星对自家15亩地发愁,不知种什么好。“小英姐看我发愁的样子,就借给我3万块钱发展红枣,还教我种植枣树苗、嫁接、修枝等技术。”王慧星说。正是这3万元的启动资金,让他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就在借钱给王慧星这年的秋季,张小英经历了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日子。“2013年秋天,一场大雨让挂在树枝上的红枣几乎绝产,颗颗都是‘黑头顶’。”张小英说。当年她亏损58万元,家里只剩50元。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张小英无所适从。老支书蔡文寅听说后,拿出5000元交给她。“老支书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了一沓钱,放在我手里时,钱还带着温度,我感觉特别温暖。”说起这段经历,张小英泪流满面。

张小英一步步走出困境,用3年时间打了个翻身仗,还清了欠款。现在她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年收入近50万元。

富起来的张小英,没有忘记老支书蔡文寅的嘱托。几年间,她和丈夫经常到条件困难的村民家里嘘寒问暖,及时提供帮助。2015年3月,拜什托格拉克乡开展的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中,张小英主动提出与两户家庭结对子,拿出2万元为他们购买化肥、农药,传授枣树管理技术。在她的帮扶下,村民图送尼亚孜·艾合买提家的红枣去年每亩增产100公斤,亩均增收2000余元。

结对子让他们抱团致富

因为伊斯勒克墩村村民主动帮助邻近村少数民族发展红枣种植业,拜什托格拉克乡党委决定推广这个好办法。2013年初,乡里挑选伊斯勒克墩村88户汉族农民,同全乡其他11个村176户维吾尔族农民,进行“一带二”结对子。

托格拉艾日克村村民买·托合提家种了10多亩枣树,一亩只产200多公斤。在听了伊斯勒克墩村村民的技术讲解后,收成一年比一年高,现在已经是村里的致富能手。

伊斯勒克墩村的村民与其他村的村民在帮扶中变成了亲戚。农闲时,维吾尔族妇女到汉族同乡家里学包饺子,汉族妇女到维吾尔族村民家里学十字绣的花纹装饰。汉族妇女还喜欢上了维吾尔族歌舞。乡里的联谊会每个月办一次,每次都有四五百人参加;村里的舞会每周办一次,大家一起跳舞,其乐融融。

2009年,伊斯勒克墩村的吐尔逊·尼沙汗得了脑溢血,乡亲们东一家西一家捐了1.8万元。前两年,乡里有30多个家境不富裕的维吾尔族孩子考上大学。为了让孩子们顺利上学,乡里成立了一个“教育互助基金”,一下子收到捐款16万元,有位红枣种植大户一次捐了5000元。后来,乡里干脆把“教育互助基金”改名为“民族团结互助基金”,帮助贫困学生、贫困户和孤寡老人。

“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只有每个村都富了,村民们都富了才算富。”这是拜什托格拉克乡每个村民的心声。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逢年过节你来我往。谁有困难了都义不容辞。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做好每一件最普通的事,做好每一件最简单的事,以最朴实的情感,去温暖每一个人。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