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理论是假的?中医:发挥作用的并非酸碱性,而是这些……

2018-11-08信息快讯网

“酸碱平衡”理论是假的?中医:发挥作用的并非酸碱性,而是这些……-信息快讯网

别再被“酸碱体质理论”忽悠了!昨天,有新闻称,发明它的人刚刚在美国被罚了1.5亿!

我们对于这一理论都不陌生。三天两头,家族群、爹娘的朋友圈里就会刮起一阵阵“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养生风”,平时要用碱性饮食来让体质呈碱性。

酸碱性食品的理论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因为人们的健康需求增加,且对食疗养生的期望值过高,某些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食品、饮料而制造噱头,而“酸碱体质”理论简单易懂,看起来“很有道理”。

其实,人体是否存在酸碱体质,中医西医都没有这种说法。

西医将人体分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三类,根据个人身体状态进行调理或者治疗。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根据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等确定体质差异性,有阴阳、五行、脏腑、体型肥瘦、九种体质等区分体质,并无“酸碱体质”一说。

不同体质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中医师通过辨体、辨病、辨证进行诊疗。

那么,食物是否分酸碱性?

食品的酸碱确实是有的,根据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之后的灰分酸碱性来区分。这个分类法对于食品代谢有一定指导意义,却不能作为判断依据。“酸碱食物表”真的毫无意义吗?

“酸碱”毫无意义,但这个“食物表”本身是具有一定营养学和中医食疗价值的。

“酸碱平衡”理论是假的?中医:发挥作用的并非酸碱性,而是这些……-信息快讯网

过食“酸性食物”——肥甘厚味易生痰湿为病,但不可少

大量进食肉类等所谓“酸性”食物确实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不是因为其“酸性”,而是大量摄入“肥甘厚味”。也就是营养学中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

明代养生专书《寿世保元》中提到:“养外者咨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

“酸性食物”也是身体所需,但摄入过量,脾胃运化不及,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精不能四布,反化为饮,聚而成痰湿。湿性黏滞、缠绵不去,易与其他邪气相结合,导致各种疾病。

摄食“碱性食物”——水果蔬菜利于疾病预防,但要适量

同样,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也确实能够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很多果蔬具有解渴除烦、滋阴清热、除湿利水等多种功用,也是中医食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这同样并非因为“碱性食物”的作用,而是因为它们富含各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使人摄入营养充分,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同样,果蔬摄入不当、过量也会导致身体的疾病。

正安中医提醒,人们渴望健康无可厚非,但不能对食疗养生期望过高,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早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科学养生。与其在意其所谓“酸碱性”,不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均衡膳食、适量运动、积极心态来面对生活。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网络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