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首播,接下来的安排单霁翔来“剧透”了
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今晚首播。除了邓伦、周一围两位“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甄嬛传》中的“皇后娘娘”蔡少芬也将“故地重游”,备受期待。这期中国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接下来会有什么安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剧透”了。
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我们北京电视台这两档节目,能够(把故宫)传播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因为故宫确实它有很多的世界之最,比如它世界最完整的,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收藏的全世界中国文物藏品最丰富,价值最高的这些宝库。同时它也是观众量最多的博物馆。”
在今天的语境下,单霁翔认为已经不能满足于原来的传播方式了。虽然故宫过去长期以来就接待无数观众来参观,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每年有千万观众走进的博物馆。但如今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数字技术,通过广播电视,有更广阔的传播渠道和空间,希望故宫能迎来亿万观众,10亿万观众。
《我在故宫修文物》也让他感触很深。“《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关于)慢节奏的实际工作状况,我们都想可能它(受众)是中老年观众、一些关注传统文化的人。但是没想到播出以后,点赞最多的,受众面最大的是年轻人、年轻的学生们。他们对这种充满文化情怀的影视节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所以激励我们能够更多、更真实的、更加深入地把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揭示出来,把博物馆文化通过多种手段传播出去。
单霁翔透露,这几年通过故宫的网站,已经在去年实现了8.9亿访问量。而更广泛的活动和节目,可以使故宫的传播量更好。
通过故宫传统文化的歌剧、话剧、电视连续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可以把故宫丰富多彩的故宫文化更好的传播下去。单霁翔说,这几年开放了,可以在展厅里面用手机摄像,只要不影响别的观众,只要不影响文物的安全,不用闪光灯观众都可以摄像,让故宫传播的力度大大增强。年轻观众非常兴奋,把张伯驹、赵孟頫,展厅看到的作品传播给全世界的朋友圈。单霁翔非常认可这些用先进技术、各种媒体渠道传播故宫文化,适应当代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
看过《上新了·故宫》的初剪,单霁翔期待着节目真正把故宫的文化创意,背后怎么研发、怎么思考、怎么创立信心的过程呈现出来。他更期待能动员在校的同学们、广泛的社会各界参与故宫的文化创意,把关于故宫丰富多彩的文物藏品更多的信息,告诉参加文化创意的人们,让他们更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更多的人参与就会有更多的呈现。
“现在我们每一个展览,在展出之前,都希望有一系列配套的文创产品出来。在展览刚刚定型、思路刚刚确定之后就开始邀请各界的研发团队来,详细把展览的主题、它将展示的文化面貌和文物,告诉创意团队和同学们。他们就根据他们的思考进行创意,半年以后当这个展览展出的时候,一批文创产品就出来了。比如千里江山,去年就出品了一系列的千里江山等等,这个成为常态了。
通过这个节目也是延续这样,把我们的信息、需要在电视里呈现的一些文物藏品,怎么转化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更加准确地告诉创意人员,包括学生们。我们举办了两届紫禁城杯创意大奖赛,举办一届老字号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奖赛,希望更多挖掘老字号他们的传统和故宫藏品的对接。”
“故宫呢,我们观众市场很大,一旦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出台以后销售会很好,但是越是销售好的,我们越要不断的改进。过去往往有的时候好多东西,发现这个卖的挺好,就不再提升它的质量了,其实,卖的不好的可能人们不喜欢,可能下架淘汰,越是好的越精细的,把它制作的更好,这样才能人们更喜欢。比如故宫猫系列,我们现在就不断推出小型化的、人们喜爱的,结合手机,结合电脑什么都装上去的,这样不断有年轻人,孩子特别喜欢故宫猫。同样我们其他文创产品也是在走这条路,比如故宫日历,故宫日历去年卖了68万册,一本图书卖68万册很了不起,但是今年我们预计是100万以上,在这个优秀的品牌中不断加上(各种)主题,使故宫日历变成越来越好的品牌。”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