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风从哪儿来:师德师风,为师之本

2018-11-19信息快讯网

好校风从哪儿来:师德师风,为师之本-信息快讯网

【好校风从哪儿来】

编者按

好学校里有什么?一言以蔽之,有好老师,有好校风。

的确,人生之幸莫过于学生时代能遇到几位好老师。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每每曝出的教师个体失范事件,一次次触动社会敏感而焦虑的神经。16日,教育部一连发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下称“准则”)以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6份文件,再次瞄准各级各类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为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底线,悬起高压线。

一所学校的良性生态其实很简单——老师好好教,学生专心学,由此,构成了好校风的核心要素。老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怎么学?校规校纪何以保障教与学的优质运行?光明日报今起发起“好校风从哪儿来”的讨论,从塑造好师德师风和学风入手,聚焦校园两大主体——教师、学生,回归教与学的本位,再论为师的本分,为学的本分。

原标题:师德师风,为师之本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4月,西安美院一副教授涉嫌抄袭英国插画师作品,校方随后通报说,经调查认定了其抄袭行为,目前该教师已被辞退。

6月,北京建筑大学教师许传青因言行不当被行政记过。

8月,湖南大学对该校教授熊伟涉嫌猥亵学生一事发布通报,给予熊伟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同时撤销其教师职务,取消教师资格,取消硕士生导师资格。

10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通报,一教师违规参加由学生支付费用的宴请和娱乐活动,其间存在违反高校教师师德的行为,给予其开除处分。

…………

尽管每一次曝光都只代表一个个体,但因为他们共有的这个称谓,人们不由得将关切目光投向他们背后的群体。作为人类成长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师从不缺少职业规范、行为准则,但为何总有人在本该“行为世范”的岗位上迷失方向、丧失约束?教师行为失范的背后是什么?此番教育部以“十大准则”的形式再次严肃纪律,敲响教师职业规范警钟意义何在?

好校风从哪儿来:师德师风,为师之本-信息快讯网

一个老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好老师的样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你心中的好老师什么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记者的问题,北京某高校学生王惜没有丝毫迟疑,“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算是好老师了。”“上课,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教会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做人,也要行为端正,给学生们做一个示范。”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李名梁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师的本质并没有变化,教书育人是永恒的。“但教好书不只是课堂上简单地传播知识,还应善于引领学生一起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与此同时,老师应言传身教,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清晰地澄清是非丑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超越意识形态、肆意表达个人私愤、任性阐述不当的政治观,都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韩高军认为,这八个字精要地概括了老师的理想形象。“好老师,应该在相关领域具备高深的学问,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方式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锻炼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严谨风范和恰当言行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和榜样,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教育学生。”

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强调,所有从教者,都应有崇高的生命取向、价值追求。“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你的教育对象——学生。而我们学生的道德水准、精神质量,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文明进程,影响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

好校风从哪儿来:师德师风,为师之本-信息快讯网

新华社发

师德师风为啥出问题——自身修为不够、社会问题波及

教师这一职业,自古有之。历史演进、社会更迭,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却亘古未变。因职业特殊性而始终处于聚光灯之下的教师,为什么会在师德师风方面出问题?根源何在?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存在于极个别老师,不是多数、并非主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强调。

“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问题的教师,主要是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忘记了自己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分。当然,在个别学校,也存在对教师管理的宽、松、软问题,平时学习教育不够、严格要求不够、监督检查不够,对出现错误行为苗头的老师批评教育和及时纠错不够,问责追责不到位。”王林清说。

“相对来说,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乐观,对于教师的激励与评价制度建设也略显滞后,而教师面临来自家庭以及校内外各种评价和任务的压力较大,如果教师个人缺乏定力,那师德师风问题就会面临重大考验。此外,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强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会越高。”李名梁进一步解释说。

“这是‘义利观’的失衡。”王林清说,教师群体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他们的贡献需要肯定和鼓励,更需要褒奖。“然而,科学家的贡献往往是显性的,人们能一眼看到他的研究成果,而教育者的贡献反映在人才培养成效上,往往是滞后的,要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看到,这种成就感不能直接体会到。”

师德师风“生了病”怎么办——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其实,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教师的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说。

“制度”一词,也是张志勇说得最多的“药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等,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优良校风,重点靠制度、关键在落实。”王林清希望,借助本次准则颁布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的制度体系,并在严格执行上下功夫。要抓实学习贯彻,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细化,制定具体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

“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尽快落实高校章程的推进与具体实施工作,通过高校章程和配套规范性文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约束教师不当行为。”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强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撑,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因此,也要坚持以德治校,通过法治、德治和自律共同推进学术建设,营造不敢违规、不能违规和不想违规的治理环境。”

■链接

整肃师德有高招

●北京大学

2015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

先后出台《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违规违纪调查处理办法》《师德教育实施办法》《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等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职业操守、师德教育、师德考核作出具体规范要求。

通过编制《北京大学教师手册》,汇集和说明教师职业活动的制度规则,帮助教师掌握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遵循的教师行为规范、师德师风等要求,切实做到每位教师对学校《教师手册》“读得全面,学得透彻,用得精准”。

建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及其调查处理机制。用制度和规范引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依照制度文件对教师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警示和惩处,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

●中国人民大学

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规范,详细规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原则、主体、程序、负面清单以及处理方式,列举了教师禁行行为和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的情形。

建立师德考核评估机制,设立师德师风评估环节,把师德考评作为首要标准贯穿始终,对有违师德的行为零容忍。

●厦门大学

修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制定《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评实施细则(暂行)》等制度文件,健全师德建设和考评制度。

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建立师德档案制度,将师德考核结果及因违反师德行为而受到处分的结果存入个人档案。

突出研究生导师师德标准,制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遴选和确认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确认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在导师资格遴选、招生资格审核、导师组建设等工作中,对导师师德师风、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抓师德·国际视野

●美国

早在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996年,美国制定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计26条,要求非常具体,还明确了教师行为准则的禁令,例如不得使用威胁性语言、不得当众发火、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等。

●英国

2012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新修订的《教师标准》,对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所要具备的个人和专业操守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并恪守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规,教师必须明确他们所应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并以此作为个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法国

法国2010年提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十大能力,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且特别强调了教师师德方面的法律建设和纪律惩戒,明确提出了针对不同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施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