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后,挪威军方一直对“英斯塔”号护卫舰被撞沉没的原因三缄其口,但挪威媒体并不罢休。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装备先进“宙斯盾”系统的战舰会“看”不见庞然大物般的油轮而发生碰撞?为作战而打造的护卫舰为何如此轻易就被撞沉?
综合挪威《世界之路报》发布的事故前后无线电通话音频记录,以及挪威军方公布的有限信息,或许可以还原当时的部分情形——
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哪国军舰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索拉”号油轮的船长死死盯着面前的航海雷达屏。屏幕上,一个没有任何标记和识别信号的小亮点,朝着这艘正在北上的油轮笔直地开过来。
船长身旁的大副高呼:“哦,天哪!看起来它至少有17节的航速。”
民船不可能在这么窄的水道开得那么快。“嗯,毫无疑问,这是一艘北约军舰。”船长笃定地说。
船长的身下,是排水量达18万吨的超大型油轮。满载着原油的它刚刚从不远处的石油基地起航,准备开往外海。
看着笔直冲过来的北约军舰,船长分外紧张。要知道“索拉”号全长250米,此时正在以6节的航速慢慢挪动。与车辆和飞机不同,大型油轮的惯性巨大,操纵“反射弧”极长,它根本来不及躲开这艘如同莽夫一般的北约军舰。不过船长相信,凭借军舰的机动性,能够轻易躲开自己。不过,为保险起见,他还是拿起无线电呼叫负责这处水道的船舶航行管理中心,询问情况。
管理中心人员表示,这艘军舰没有报备,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哪国军舰。
这艘以探险家命名的军舰没有躲过险情
“又是一帮不守规矩的水兵!”希腊船长狠狠挂断了无线电。
他赶忙在公共频道不断呼叫:“你舰是否要开过来?”
无线电那头传来水兵略显沙哑的声音:“是的,没错。”
“请立刻向右转舵。”希腊船长警告道。
无线电那头水兵回复:“那样的话,我舰会太靠近浅滩。”船长听后有些气愤,因为他知道,浅滩之间明明还有很大一块航道。
看着距离正在快速缩短,船长的声音抬高了几度:“如果你舰要继续开过来,必须右舵。”
接下来是数秒的沉默。
身边的大副告诉船长,刚刚航行管理中心发来消息说,经过查证,这艘北约军舰是挪威海军的主力战舰“英斯塔”号护卫舰。
“英斯塔”号满载排水量5290吨,是挪威海军最大的军舰之一,也是世界上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最小“宙斯盾舰”之一。该舰由西班牙纳凡蒂亚造船公司建造,于2007年下水, 2009年正式交付挪威皇家海军。该舰以挪威20世纪著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是挪威海军5艘“南森”级护卫舰中的第4艘。
无线电再次响起,传来“英斯塔”的声音:“我已经向右打了几度,我会过去的。”
瞥了一眼雷达图,船长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航海经验说:“没用!‘英斯塔’号,你现在必须做些什么,你舰太接近了。”
无线电再次沉默。此时,船长已经能在黑夜中依稀看见这艘军舰,它甚至连航行灯都没有打开。
一切为时已晚。数秒之后,只听见一声巨响,伴随着脚下甲板轻微的震动,船长喃喃自语道:“这艘军舰完蛋了。”
军舰几乎沉没,只剩下雷达露出水面
船长只能再次拿起无线电向航行管理中心报告:“我撞上了,是那艘军舰”。
他对自己的船反而没什么可担忧,只是派了两个人去船头看看。
的确,对于排水量18万吨的“索拉”号而言,在这里活动的军舰全部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船”。
船长一边暗暗祈祷不会有倒霉的水兵因此丧命,一边让大副等船停稳后就地下锚。
军舰被油轮开了一个大裂口,海水快速涌入,为防止沉没只能朝着最近的海岸冲滩搁浅。
11月海上的冷风吹在脸上有些刺痛。平时耀武扬威的军舰,现在像失了魂一样斜搭在礁石上,右侧那道8米长的恐怖裂口,露出里面的管线。
天亮了,开始涨潮了,海水更快速地涌入军舰。它斜得更厉害了。
到了中午,潮水开始退去。“英斯塔”稳定下来,没有被带回大海,但却失去了浮力,彻底歪在礁石上,露出船底黑色的油漆。随后,大量钢缆被运来固定军舰。
第三天,固定军舰的钢缆全部断了。军舰几乎完全被淹没,只剩下雷达露出水面。
现在,挪威军方已经封锁了那片海岸。
撞船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并非装备本身的故障缘故
船长被事故调查委员会带走了,但第二天就被释放回来。
船上的无线电录音和航行管理中心证明了他的清白——这艘油轮其实是受害者。
船长回到船上,仔细检查了自己船的伤势。和预料中的一样,油轮只是被剐掉一层油漆,破了个小口子而已。
“英斯塔”号的舰员们则早就被送回海军基地,137位舰员中只有7个人受了轻伤。军方告知舰员们,不必为军舰的事故感到担心,他们也不会被调查和询问。舰员们有什么话可以跟心理医生和牧师讲,而心理医生和牧师会对所有的谈话内容保密。
现在,人们只知道,挪威军方已经和荷兰的一家救捞公司签署合约。“英斯塔”号还将一直沉睡在冰冷的海水中,直到12月上旬才会被运回海军基地。
据业界统计,撞船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并非装备本身的故障缘故,而是“人祸”,即违反海上航行“交通规则”和人为操作的失误。
目前,许多挪威人最关心的是列装不足10年的“英斯塔”号能否修复重新入役。
谁也没有答案。人们只看见,这艘军舰内部的绝大部分舱室和重要的电子设备已经泡水,包括它曾引以为傲的“宙斯盾”系统。
>>>相关阅读一
挪威宙斯盾舰沉没让美国很紧张
挪威海军护卫舰“英斯塔”号在8日发生碰撞事故后,最终没有能挽回沉没的命运,于13日沉入海中。美国《防务新闻》17日称,对于这起让北约大失颜面的事故,一名事发时正在该舰上的美国海军军官将接受美国和挪威方面的调查,以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
报道称,这名未透露姓名的美国海军军官当时是按照北约惯例,作为人事交流计划的一部分登上“英斯塔”号,以提高美国海军与盟友舰艇的互操作性。撞船事故发生后,他与其他挪威船员一起撤离受损军舰,外界不清楚他当时具体担任的职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之所以美国与挪威方面希望对该船员进行调查,是因为这起撞船事故的确有些“离奇”。“英斯塔”号装备有从美国引进的宙斯盾系统,因此它是全球第一艘“真正损失”的宙斯盾军舰。报道称,外界很难理解,为什么装备有先进雷达和探测系统的战舰会看不见庞然大物般的油轮而发生碰撞?而且为作战使命而打造的护卫舰理应可以抵御一定的损伤,为何如此轻易就倾覆沉没?
《防务新闻》称,美国海军宙斯盾驱逐舰近年也曾发生多起严重的撞船事故,甚至导致十余人死亡。美国海军对这些灾难性事故的调查表明,这些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它们是由那些值班人员的“多次失误”造成。有分析称,鉴于“英斯塔”号采用北约军用标准,并大量装备美制雷达和武器,五角大楼担忧的是,这次事故是否意味着美军战舰在抗沉性标准与雷达系统等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隐患?
>>>相关阅读
现代军舰开始放弃传统装甲
军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与“强大”“坚硬”挂钩,自己心中坚不可摧的“宙斯盾舰”被油轮撞沉,令挪威民众难以接受。但事实上,除了两者并不相称的吨位之外,军舰直接被撞沉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现代军舰已经放弃传统都装甲防护了。
在舰炮对决的时代,伤害战舰的武器无非三种:炮弹、炸弹、鱼雷。作战/投弹都发生在视距内。随着超视距时代的来临,武器的杀伤效率越来越高,拦截武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传统的大舰巨炮在制导武器出现前就沦为靶子,装甲不断让位给电子设备和导弹,直至无装甲设计的出现。
固然,装甲厚重的战列舰有着优秀的防护能力,但在现代海战中,来袭武器的威力选择余地太大,即使拥有当年战列舰级别的装甲,敌人也可以通过加大爆炸威力或弹药尺寸来达到毁伤的目的,而拦截来袭的导弹,效果要远高于堆砌装甲。
所以,现代战舰大多数只在弹药库、轮机舱等位置布置一定的凯夫拉装甲防护反舰导弹破片,其他部位则是船体结构钢,被吨位更大的油轮撞击,自然难以承受。
再者,老式战列舰的强度也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如此夸张。即使是拥有420毫米侧弦装甲带的大和战列舰,也无法在这样的大吨位碰撞中全身而退,更何况在今天这个数十万吨的超级油轮遍布世界的时代。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