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队奥数竞赛夺冠中国队屈居亚军实属正常

2015-07-21信息快讯网

美国队奥数竞赛夺冠 中国队屈居亚军实属正常-信息快讯网

俞辰捷(左)和他的教练唐立华。 (华东师大二附中供图)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近日在泰国清迈闭幕。原本只是每年一届的平常赛事,这几天却引爆网络,原因就在于美国队击败了老牌劲旅中国队,时隔21年后重新夺冠。

事实上,早在3年前,中国队就曾输给韩国队,但当时并未引起如此大的关注。虽然一些媒体甚至用“破天荒”来形容美国队夺冠,但在圈内人士看来,美国队历来就和中国、俄罗斯并称为奥数传统强队,奥数训练选拔之完善和严格不亚于中国。近年来美国队在比赛中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分数与中国接近,中国以4分之差屈居亚军实属正常。

“花4个小时解一道题,很有成就感”

在这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奥数”的比赛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应届毕业生俞辰捷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夺得金牌,在全球金牌得主中位列第二。在从泰国清迈回国的航班上,俞辰捷却有些怅然所失:“下了飞机恐怕就要结束数学竞赛生涯之路,感觉很伤感。”

俞辰捷与奥数结缘始于小学一年级,当时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的他,参加了奥数培训班。初中时,因为在竞赛方面的优异表现,他进入了市北初中理科班。

竞赛人的这份执念,外人往往难以理解。“一场数学比赛一共3道题考4个小时,这个过程看似枯燥,可是我却乐在其中。我们夜以继日地投身于竞赛,动力不过是自身对于数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做出成就后那稍纵即逝的满足感。”俞辰捷说,最长的一次,他为了解答一道数学题花了4个小时,一次次做错后纠正,很有成就感。“别人做题可能会抱怨——死了那么多脑细胞还没算出来,而我却在探索中获得乐趣。”去年年底,俞辰捷被免试保送进北京大学数学系。

俞辰捷的竞赛之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据他回忆,今年3月进入国家集训队后第一次小考,第1道算不上难的几何题,他花了整整3个小时才解出,而第2题数论也由于心理紧张导致几种思路接连碰壁,两道题的差距让他几乎确信可能无法弥补了。考试结束后,俞辰捷的内心几近崩溃,嚎啕大哭,好在有队友高继扬的陪伴,他才慢慢调整了心态。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俞辰捷发挥稳定,顺利“晋级”6人国家队。

在俞辰捷看来,成为国家队的一员,似乎是竞赛人在竞赛生涯的一个终极目标。“不是为了所谓令人艳羡的荣誉,也不是为了那块沉甸甸的奖牌,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努力,是为了给自己付出的汗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俞辰捷说。

在外人看来,搞竞赛就是在走捷径或是能保送进好大学。“升学的压力和周遭的质疑往往压得我们抬不起头,外人体会不到我们的付出。”俞辰捷坦言,即使有兴趣支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如果得不到他人的鼓励和肯定,总是觉得很心酸。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数学竞赛金牌教练唐立华老师眼中,俞辰捷是个很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而且基础全面,不光数学成绩好,文学功底也很扎实,爱好写作,很健谈。“今年的竞赛试题可以说是历年来最难的一次,可他几乎考出了满分。”唐立华说,除了日常训练外,学校鼓励竞赛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型学习带动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点。俞辰捷的一篇关于不等式的论文,即将在《中等数学》杂志上发表。

对于此次中国队的成绩,俞辰捷认为,成绩有起落本来就很正常,比赛只是手段,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队员跨越语言障碍用数学来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美国向来就是奥数传统强队

今年的国际奥数竞赛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队参加的29次奥赛历程中,有10次没有获得冠军。那么,为何以往9次,包括2012年中国队输给韩国获得亚军,都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而这一次究竟特殊在哪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时隔21年再度夺冠。

“事实上,美国队和中国队、俄罗斯队并称为国际奥数竞赛的3支传统强队,这几年美国队的成绩从未跌出过前6,彼此都咬得很紧。”唐立华说,近年来,保加利亚、韩国和伊朗成为“后起之秀”,常常在比赛中有不俗表现。

“过去,人们总认为美国人的数学很一般,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美国奥数训练的选拔机制之完善和严格,并不亚于中国。”在本次竞赛中担任中国队观察员的何忆捷老师告诉记者,美国队的分数很多年前就已经很接近中国,这次超过也很正常。

何忆捷介绍,美国的奥赛选拔机制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简单到难。“首先是全美数学竞赛(简称AMC),参加者分别为12年级与10年级、8年级的中学生,考试共25道题,全为单项选择题,答对一题得6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1.5分,满分150分。”何忆捷说。

AMC10或AMC12名列全球前5%者,可受邀参加美国数学邀请赛。这项赛事由15道填空题组成,满分也是150分。两次比赛成绩总分相加后排序,确定进入美国数学奥林匹克队的人选。“他们有一整套的选拔机制,从结构和活动的丰富程度,以及提供的资源上,美国并不亚于中国。”何忆捷说。

在延安中学校长、奥赛教练郭雄看来,美国也非常强调教育的适合性,正是基于兴趣至上的理念,让美国队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美国人始终坚持,奥数不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教育,而是应该针对有数学天赋和创新想法的人,这样的人群不会超过5%。绝大多数的美国中小学生都不会接触奥数,而真正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则会非常投入,他们会通过加入学校的数学俱乐部或是相关的兴趣小组学习数学。

“而我们的奥数则成为一些好学校的敲门砖,导致‘全民奥数’成风。在这一统一标准下,确实开发了部分天才学生,同时也扼杀了一部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郭雄坦言,今后一定要发展多元化的社会评价标准。

在唐立华看来,美国训练学生的方法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们很强调探究性学习,小组探讨的氛围很浓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目前我们的奥赛教学也在做这方面的改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