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艺评丨美术馆变成清一色“网红”摆拍圣地,为何却刷不出“存在感”?
全国目前有美术馆约1000家。数量蔚为壮观,美术馆的同质化现象却也现出端倪。缺乏有特色的美术馆,这可以说是全国的美术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美术馆的建设经历了一波高潮,一座座具有地标性质的美术馆先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美术馆多了,老百姓自然有了更多机会和艺术近距离接触。然而在这波美术馆热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把“好”和“大”画上等号,却没有真正在展品和策展上下功夫,陷入了“千馆一面”的尴尬。
就我的观察,国内很多美术馆都定位在相当宽泛的当代艺术领域。这两年美术馆间更是流行起一股“网红展”热潮,吸引观众竞相打卡、拍照。它们大多热衷于沉浸式体验,强调多重感官刺激。其中不少展览呈现出一定的雷同度,不是蹭上艺术大师IP的热度,就是贴上“超现实”“梦幻”“游乐场”等流行标签,以投影、VR、AR等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掀起光怪陆离的视觉炫浪。
这类“网红展”以吸睛和蹭热度为主,却难免滑向了娱乐化,与艺术本身渐行渐远,艺术批评在此类展览面前处于失语状态。
艺术展览能够激起大众的参与意愿,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固然是一件好事——它们本不应该囿于高高在上的小圈子。流行于美术馆之间的“网红展”背后,其实更多的反映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与观众的关系。一方面,美术馆要通过有趣的展览将观众请进来,因为观众的参观量已经成为美术馆考核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民营美术馆来说,巨大的观众参观量意味着门票的高收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美术馆运营的压力。另一方面,美术馆争先恐后打造“网红展”,与观众的诉求不无关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众是推着美术馆走的。然而反过来看,观众越是愿意花钱买门票去看艺术展览,美术馆就越是不能推出纯粹娱乐化的“网红展”去迎合观众的需求。美术馆也是公共教育机构,培养观众的同时具有提升观众审美鉴赏水平的责任。一味追求摆pose、刷照片的“网红展”不会流行太久。等观众的新鲜感一过,这类缺乏学术理论支撑的艺术展览仅仅是热闹一阵罢了。
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丰富的馆藏,没有高品质的原创展,没有帮助提升公众认识艺术水准的教育活动,美术馆在观众心中刷不出“存在感”。纽约有几座主打现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新美术馆,各自都有主打的馆藏和清晰的学术定位,极少出现展览同质化的现象,并且十分注重展览个案研究。欧洲一些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如梵高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展览却都非常考究。这些都与国内很多美术馆的展览单调性与杂乱性形成了强烈反差。
今年3月,文化部和旅游部两个部门的合并,意味着文化产业板块在加大。今年6月,上海率先实施《上海美术馆管理办法》,又将美术馆纳入到对于法律条款制定的环境中,且开始了对于国有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的调研。这样的政策变化都将对美术馆的目标与使命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如何更好地“生产”出原创性展览为所在社区服务,避免“千馆一面”,将成为美术馆创新接下来的重要课题。其中,众多美术馆推出具有自身特色与学术深度的原创展览十分迫切与必要。这或许是细水长流的慢工细活,却关系着美术馆的品牌竖立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钱好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