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

2018-12-06信息快讯网

若问孟姜女是否是松江人,我会想起一句话:许多历史片段只是时间留给后人的残缺拼图。不过,去过山海关的人,大多相信孟姜女是松江人。因当地有座相传是建于“杞良妻哭夫崩城”处的孟姜女庙,庙门楹柱上刻有四字:“华亭孟姜”。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视线回望松江,西部老城大仓桥堍临水而立一亭,名“孟姜亭”。亭联“青石有幸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的作者,是已故上海楹联协会会长丁锡满。由亭联想到一个流传在松江民间的故事。话说家住松江府城邱家湾的孟姜女,为给丈夫送寒衣,行至大仓桥南堍等船北上,坐在一方青石上打盹,蚊虫怜弱女,距石三尺飞,围绕她浅唱催眠曲,却不近身袭扰其梦。据说有了这个故事后,青石所在地便成了大仓桥附近百姓夏晚纳凉的好去处。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据上推论,孟姜女是古代华亭人无疑。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大仓桥上七嘴八舌,有说孟姜女是上海松江人的,也有说孟姜女是江苏苏州人,或山东淄博、河北秦皇岛、湖南津市、陕西铜川人的。说法很多,莫衷一是,令人望水而叹,市河烟波,扑朔迷离。

据上海图书馆藏《孟姜仙女宝卷》等资料记载,孟姜女原籍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丈夫万杞良乃苏州人氏。此外又听说清宣统年间,上海推广马路,在老北门城墙脚下发现一石棺,中卧三尺余石像,当胸篆刻“万杞梁”三字。除史料记载孟姜女是华亭人外,尚有口口相传的活资料风生水起,如1982年秋,松江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口传民间文艺,新桥乡有位名叫王瑞珍的老妈妈,时年83岁,牙齿不关风,张口即来,连续不断地唱出上代人传给她的《孟姜女》叙事山歌700句。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孟姜女的故事版本在松江民间不止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推《中山街道志》记“孟姜女传说”。一记身世。古代松江邱家湾住着孟姓和姜姓两户相邻人家,后来就有了取孟、姜二姓为姓和名的孟姜女。二记结缘。范杞良之父在朝为官,刚正不阿,被奸臣陷害遭满门抄斩厄运。范夫人叫儿杞良走后门逃生,从苏州逃至松江邱家湾孟家后花园“落扇池”,与孟员外之女巧遇,一见钟情。三记寻夫。奸臣得知范杞良逃脱且交上了桃花运,便向朝廷密奏一计。当时,朝廷在山海关一段峻岭修筑长城,筑了又塌,正无计可施。奸臣献计说,若要这段长城牢固不塌,须葬一万百姓,或葬一个名叫范杞良的人也可显灵,因“范”与“万”是谐音。就在范杞良与孟姜女成亲那夜,官府衙役前往孟家缉拿范杞良,押往边关修长城。此后,孟姜女时常以泪洗面,心里想着北方的冬天比南方来得早,夫君被抓走时衣衫单薄,故而披星戴月,为夫君缝制过冬御寒的衣服,随后背起包袱,独自上路,至大仓桥下乘船,由南而北,千里寻夫。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新桥王妈妈唱的《孟姜女》很伤悲,唱叹孟姜女行至万喜良修筑长城之地时,没有见到夫君,却相闻噩耗,她“大哭三声,长城坍脱一只角,露出喜良是肉身。”此事惊动了皇帝,传孟姜女进宫。“万岁一看孟姜女,远望好像天仙女,近望好像活观音”,颇为动心,对孟姜女请求厚葬万喜良的若干要求欣然允诺。心愿已了的孟姜女,在一次与万岁同行于大桥上时,奋然一跃,投水归阴。万岁勃然大怒,欲碎尸万段而后快。国太得知后,出面教训皇儿。新桥叙事山歌《孟姜女》末了唱道:“国太听了动肝火,教训皇上二三声……‘她是一个贞节纯洁女,应该与她造只孟姜庙,装一尊孟姜像,让伊一年四季在老百姓中受香烟’,皇帝奉了母后命,就此下了圣旨造庙庭,造好孟姜像,孟姜女万古流传到如今。”如今,大仓桥下那方传说中的“孟姜女坐石”早已不见踪影,但现建于大仓桥旁的“孟姜亭”,相伴市河流水,奔流不息地传唱“华亭孟姜”的感人歌谣。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我想,在许多年轻人只知道维纳斯和丘比特的今天,至松江大仓桥堍一看关帝庙,二看“孟姜亭”,想想老百姓为何世代要用香火敬奉关公,再看看象征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孟姜亭”,在此感悟忠信与真情,定能收获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就价值取向意义而论,孟姜女是哪里人的问题已退居其次。

不过,来松江看风景的游客,还是有人会问到一个问题:说说而已、听听罢了的民间传说,能作为孟姜女是华亭人的定论依据吗?显然,传说是不足为据的。但话说孟姜女,则不必纠结于此。因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依我之见,传说就是传说;传说孟姜女是哪里人,她就是哪里人。

如果非要刨根问底,史书上最早并没有孟姜女的记载,如《左传》载:“齐侯袭莒,杞良死焉。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此外,《檀弓》、《孟子》、《说苑》、《烈女传》等,都分别载有杞梁妻的故事,况且,从修筑长城的时间上推论,杞梁妻早先哭崩的应是齐长城,而非秦长城。《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可见春秋时齐已有长城。又据《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另据顾炎武《日知录》记杞梁妻云:“后人相传,乃谓秦筑长城,有范郎之妻孟姜送寒衣而至城下,闻夫死,一哭而长城为之崩,则又非杞梁妻事矣。”可见,《孟姜女哭长城》这个相传故事,虽有人物原型根底,但传着传着,不仅杞梁妻被传为孟姜女,而且齐长城也被传为秦长城了。为什么是秦长城呢?恐怕与历史上秦始皇为“暴君”一说和修筑长城白骨成堆、妻离子散的记载有关。所以,《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反映忠贞爱情的故事,更是百姓群众希望生活安定,不受战乱和劳役之苦的倾情诉说,故而深得民心,代代相传。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追寻中国建造长城和古代上海地区筑城的历史,楚国修筑的“长城”是最早的。楚长城北起今河南方城西北,南至今泌阳县东北,连绵数百里。战国时,齐、魏、韩、秦、燕、赵等国相继兴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赵、燕国三条不相衔接的长城联成一线,重新加固,而且增调民力,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血肉筑成的万里长城。据说,宇航员从月球上回望地球,能够清晰看到的人工建筑有埃及金字塔和中国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堪称世界七大古老建筑之一,但在修筑过程中,除动用30万军士参加外,尚征调了大量民夫,且死了很多人,老百姓冤声载道,于是有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中国民间故事。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中国民间相传的孟姜女故事大意如下:从前有个叫孟姜女的女子,她既善良又美丽;与一个叫范喜良的青年农民相亲相爱并喜结良缘。谁知,新婚燕尔却飞来横祸,范喜良被秦官吏强迫抓去修长城,一去杳无音讯。孟姜女思夫心切,担心丈夫受不了北方的寒冷,便日夜不息地赶制“寒衣”,随后跋山涉水来到长城脚下,满怀希望与丈夫相聚。但向别人一打听,丈夫已命归黄泉。她如五雷轰顶,悲痛欲绝,恨这无情的长城,恨这繁重的徭役,更恨秦始皇的暴虐统治。可她只是一个妇人,只能放声痛哭,希望九泉下的丈夫能够听到。于是乎,哭得天旋地转,天愁地惨,狂风怒号,黑云压顶;哭得苍天为之感动,一声雷鸣,天崩地裂,相助其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据说,后来长城由土筑城墙改为砖石结构,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也许,这便是孟姜女庙建于山海关的原因所在。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再说松江府城建筑土城墙的历史始于元末,明代改土墙为砖城墙。此外,上海城里有城墙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根据史料推论,明代上海修筑城墙时,取万杞良以一抵“万”之意,以保佑城墙坚固是有可能的。一个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故事,就这样花开江南,越说越近,万喜良成了苏州落难才子,孟姜女成了松江府华亭县孟员外之女。

相闻《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除台湾和西藏外,在中国其他地区均有广泛流传。所以,便有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孟姜文化”现象在各地生根开花。如今,山东淄博、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上海松江、湖南津市、陕西铜川,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孟姜文化”影响最为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地。至此,孟姜女花落谁家的问题已见分晓,即哪里的百姓群众视孟姜女如已出,代代盛传不朽,哪里就是孟姜女的家乡。

【云间漫谈】从孟姜女是不是松江人说起-信息快讯网

听说有人觉得杭州雷峰塔相传白素贞与许仙的故事,可与松江大仓桥堍相传孟姜女与范杞良的故事相提并论。但不以为然者认为,不过是传说而已,很难说清其归属一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笔者以为,虽然两者都是民间传说,但古老的中国文化源自神话传说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几年,上海重视加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旨在为中国文化培根固源,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传递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从这个角度审视,有根据且有缘分地在人性和道德情感世界里深入发掘“孟姜文化”内涵,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的东西,不失为江南文化推陈出新、丰富正能量的议题之一。更何况,作为中国“孟姜文化”传承地之一的松江,更应从江南文化研究高度着眼,举一反三,加强对本土民间民俗文化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内涵发掘。因为这些古老的故事,往往是百姓精神家园里的花朵,其美其香,不仅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祖辈,而且还会如基因传承一般影响到我们乃至子孙后代。

来源:人文松江

编辑:孙欣祺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