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 | 40年40组关键词
走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历史巨变”展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单元展出的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今昔对比图,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华丽的转身,让余村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13年前,正是在余村,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如今,这一理念不仅改变了一个山村的命运,更重塑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刻写在13亿多人民的心里。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新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现。
时间洗礼,一个共识越发深刻——
不能腰包鼓了,环境却糟了
初冬的余村,青山如黛,流水潺潺,竹海绵延,每一次的呼吸都沁人心脾。
2005年8月15日,在余村村委会会议室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听到干部汇报说关停了采石矿和水泥厂、打算发展旅游时,说出了那段深远影响中国未来的话:“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促使余村作出“高明之举”的,是“腰包是鼓了,环境却糟了”的严酷现实。上世纪90年代,为了致富,村里“靠山吃山”,自办水泥厂,大肆开采石灰岩。余村变富裕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昔日秀美的环境变得满目疮痍,溪流浑浊,烟尘漫天……村支书潘文革回忆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家家户户连鲜竹笋都不敢放在外面晒。“到处都是矿山飘出的灰尘,这样的笋干能吃吗?”
彼时余村的景象,可谓当时许多地方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让古老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走完了许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之路,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浓缩了由此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潜伏着暗流涌动的生态危机。
一个事实不容回避:虽然我国早在1983年就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但很长一个时期内,相较于经济发展的靓丽成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就显得滞后了。许多地方“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唯GDP是求,热衷于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过度开发和盲目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
不断加剧的污染,日渐成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鄱阳无渔》《咸潮考验珠三角》《太湖蓝藻再暴发》《大兴安岭的艰难时光》《春天等来的难道只是沙尘暴》……一个个见诸新闻媒体的标题,将那时中国正在经受的挑战与考验,刻画得淋漓尽致。
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没有了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不过是空中楼阁、风中沙塔。人们期待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建设美丽中国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涨起来。
点“绿”成“金”,一条道路越走越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回答提问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这里有万亩翠竹,千亩桃园,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游玩,每年给村民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而这一切,得益于龙共村“宁要青山,不要矿山”的坚持。
2000年前后,周边不少地方出现了采矿热,龙共村没有跟风,而是发展礼品桃、蜜桔等特色产业,同时引进毛竹高效经营技术,促进竹产业发展。如今,当不少村子因矿山关闭而不得不另觅出路时,龙共村的发展却越来越红火。“当年以为保住青山丢了金山。现在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民杨国业说。
“绿色”才是“聚宝盆”。这样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涌现——
广西柳州,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谁能想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曾是“酸雨之都”,“雨水下来似醋酸,城里处处‘白面山’”。痛定思痛,一场持久的“环境保卫战”打响了。走出发展与保护的二元对立,廓清的是绿色发展新理念,如今的柳州捧回了“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更可喜的是,工业发展亮点频现,201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几次降雪过后,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此时已是银装素裹。1962年以来,塞罕坝林场的三代创业者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攻坚克难,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上,培育出110多万亩人工林。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绿能生金,如今塞罕坝林场的苗木、旅游等,每年可以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森林资源总价值更是高达206亿元。
……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指引,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一条绿中寻金、变绿为金的生态产业链正在广袤疆土上铺展。
面向未来,一个目标越发坚定——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京津冀腹地,河北雄安新区。丝丝寒意,阻挡不住前来感受这片热土的游客。“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建筑工地遍地开花,也没有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游客林川说,能够感受到雄安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悄然发生的变化,“智慧城市”现雏形,环保力度更大。
“与众不同”的背后,是一个个壮士断腕般的变革和努力:持续推进白洋淀流域“洗脸工程”,重污染、高能耗项目坚决拒之门外,低端落后产业加速调整淘汰,推进非污染型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透过雄安之“新”,可以窥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立法与执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共制修订法律8部,“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曾经深入“霾伏”的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更是下降了39.6%。
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全国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相比2012年,2017年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提高了6.3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4.1个百分点。
……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正凝聚起绿色发展的强大共识和澎湃力量,阔步迈向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明天。(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徐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