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闻:我好像把体温计里的水银吞下去了!深夜里,一条24小时热线让孕妇转危为安

2018-12-08信息快讯网

冬日暖闻:我好像把体温计里的水银吞下去了!深夜里,一条24小时热线让孕妇转危为安-信息快讯网

“今年冬天,我还要不要打流感疫苗呀?”电话那头,又传来陈阿婆熟悉的声音。这个电话,陈阿婆打了将近十年。

从“我媳妇到哪里生孩子好”到“我孙子一直吃这个奶粉没事吧”,从“大肠癌筛查是怎么回事”到“‘1+1+1’签约我到底要不要签啊”……今年75岁的陈阿婆笑着说:“我已经养成习惯,只要家里有跟健康相关的事,我就拨这个号码!”

这个号码,就是“12320”——上海市卫生健康热线。

作为全国最早开通的卫生热线之一,“上海12320”自2006年12月8日设立至今,12年来接听市民来电400多万个、为市民发送短信1300多万条,在人员规模和承接市民来电诉求等方面,均为“全国之最”。

日常生活有问必答,突发事件解疑释惑,每一年春夏秋冬都有温馨的健康提示,每一项卫生改革都有及时的信息传递——陪伴2400多万市民走过4300多个日日夜夜,“12320”为上海市民带来满满的健康获得感,也为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打造服务品牌贡献源源不绝的智慧与力量。

24小时守护,他们的声音里有“上海温度”

“缓释片不能一掰为二吃,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哦。” “上海12320”话务员明晶对市民赵先生细细叮嘱。

今年80岁的赵先生也是“12320”铁杆粉丝,从2011年第一次来电询问妻子经常咳嗽该如何保养,到2015年他自己患了带状疱疹、询问治疗后康复措施,如今患上高血压的他又一次拿起电话,因为他说:“我最相信12320!”

“又到冬季,最近询问心脑血管病预防保健的电话又多了起来。”明晶告诉记者。

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的“12320”话务大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里采用现代计算机与电话系统集成的呼叫中心系统,50多位接受专业、严格培训的话务员,与100多位由医学专家、医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轮流排班,全天候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

每天,他们要接到1000多个市民来电。

明晶是“12320”的第一批话务员。她还记得,刚工作不久就接到一个来电:“我好像把体温计里的水银吞下去了,怎么办?”有位孕妇晚上发烧,嘴里含着体温计时跟家人说话,一不小心把体温计咬碎,感觉似乎误吞了一点水银。

训练有素的明晶立即告诉她:“别紧张,喝一些牛奶,因为牛奶蛋白可以中和汞。同时开窗通风,地上散落的水银用密封罐子装好交给小区居委会。如果感到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事后,这位孕妇和她丈夫一起来电感谢:“12320真好!”

这是明晶和其他话务员共同的自豪——“做上海市民的健康咨询顾问”。

这些年来,他们小小的自豪成为大大的骄傲:禽流感、甲流、埃博拉、寨卡……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他们都在“第一线”,向市民传递权威信息,让他们安心放心;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每一项卫生政策出台,他们都在“最前沿”,向社会传达政府声音,助推政策落地让千家万户获益,感受暖暖的“上海温度”。

搭建“高速公路”,传递市民诉求“使命必达”

“我们陪家人看病时,能不能吃上热饭热菜?”市民陈先生惊喜发现,他的意见很快被家附近的那家医院接受了:营养科推出温馨服务,每天中午提供热腾腾的“小锅菜”。

“在社区陪儿子打疫苗,发现人很多、有点乱,能不能改进一下?”市民王女士的建议没多久就有了回应:常去的那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自动取号机,还有志愿者协助人工叫号,接种秩序井井有条。

2012年,“上海12320”在全国最早承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医疗卫生“工单”。每天,话务员们都会接到200-300个“12345”的工单,涵盖方方面面的建议、意见、投诉等,涉及医疗卫生全系统。

如何构建政府各部门、医疗卫生单位与广大市民之间的“高速公路”,最快速度传递公众意见、第一时间反映百姓呼声?

“上海12320”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各级卫生部门、各专业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提升卫生健康热线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缩短市民诉求处理的应答时间。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12320热线办公室主任杨建军介绍,目前“12320”与上海医疗卫生系统90多家单位一起构建“市民诉求快速处理服务体系”,实现“普通问题即时解决、一般问题当日解决、复杂问题5天解决、重大问题15天解决”的目标,确保规范处理市民诉求“零遗漏”,做好卫生政务的“总客服”。

从“单一”到“互动”,探索健康科普“精准传播”

“我看到一条微信说,冬天预防雾霾要吃这五种清肺食物,对不对?”

“我朋友告诉我,吃这种保健品比吃药还管用,我要不要试试?”……“12320”来电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市民健康知识的“盲区”和“误区”。

冬日暖闻:我好像把体温计里的水银吞下去了!深夜里,一条24小时热线让孕妇转危为安-信息快讯网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但面对大批网络‘专家’带来的健康谣言,市民的健康素养有待提升。”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顾沈兵表示,对热线来电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市民健康素养有几个“短板”:

首先,缺乏科学“健康观”,“重治疗、轻预防”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

其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养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大多数人难以对一种良好习惯或行为进行坚持;

同时,健康信息获取的素养水平也存在缺陷,比如获取医疗卫生信息的能力、处理媒体健康信息的能力、阅读药品说明书的能力、理解医学科普文章等能力都明显不足。

冬日暖闻:我好像把体温计里的水银吞下去了!深夜里,一条24小时热线让孕妇转危为安-信息快讯网

如何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生活行为?

“传统单一‘点对点’的健康教育远远不够,我们应当探索互动创新的健康传播方式。‘12320’让我们思考:当我们准备对市民说什么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他们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顾沈兵介绍,他们开始探索通过热线平台开展大数据研究,了解公众最关心的健康话题、最容易“踩雷”和“入坑”的健康问题,然后依托中心的健康科普优质资源,进行健康科普的“精准传播”。

同时,围绕“12320”,以电话和短信等传统平台为基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微博“健康上海12320”、社区服务专网平台与IPTV栏目,以及每年举办的各项健康义诊、健康大讲堂等,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互动式传播,共同构筑上海卫生健康服务品牌体系,致力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推进“健康上海”建设。




作者:宋琼芳 唐闻佳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