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

2018-12-10信息快讯网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前段时间被一张五岁幼童的简历刷了屏,四岁认识了1200个字,五岁认识了1500个字,会背100多首唐诗,一年读英文书500本。

每天的课程内容排得满满的。

有思维训练、计算练习、记忆力、数独等,还会弹钢琴、踢足球、街舞、游泳、围棋、主持,去过多个国家,每周还写三篇英文日记。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大家惊呼“这辈子也赶不上这个小孩子了”。

父母们更是徒增焦虑:完了,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

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心平气和,一点点拆解来看。

牛娃引发的焦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要不要从小就让孩子这么拼?

第二层:如果从小就要这么拼,该拼什么?

第三层:如果才艺和见识也要比拼,家世不行该怎么办?

这三层焦虑都非常自然。

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光明的前途,我并不是那种劝人“算了吧,别在意“的人。

我完全能理解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也赞同这种人之常情。

但我今天想细致地分析一下这几层焦虑,看看:

它们的潜在意味是什么?

可能的解答是什么?

对我们普通父母意味着什么?

我先从第二层和第三层焦虑开始分析,最后再回到第一层焦虑。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1

孩子幼儿启蒙,究竟要学些什么?

第二层焦虑其实等同于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幼儿启蒙,究竟要学些什么?

我想我们都会同意:孩子幼儿启蒙,应该学一些对他长远学业有好处的东西。

五岁牛娃引以为傲的成绩,和很多父母在幼升小阶段着重培养的方向基本一致:

识字、英文、背诗、计算、数学思维。

这些内容毫无疑问和小学低年级课程直接挂钩,对于一年级衔接十分有好处。

识字、英文和计算出众的孩子,可以想象在一年级的课业中也很容易名列前茅。

但问题在于,这些内容对于孩子的长远学业有多少好处呢?

其实我们可以对比这样一个问题:一两岁的时候,不同的孩子走路和说话早晚很不同,但这种先发优势对于长远发展有多少影响呢?

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出结论:没有任何影响。

有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蹦字,有的孩子快三岁才开口说话,但是一旦学会说话,双方不会有任何差别。

正常的孩子到了三岁之后都会流利自如表达,说话早晚的差距很快就被抹平,看不出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说话是一种所有正常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只要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技能,早一点晚一点掌握就不会有本质差别。

就像吃饭睡觉,在婴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往往为了让孩子学会吃饭睡觉大费周章,甚至去参考教程。

但无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没有不会吃饭睡觉的,儿时的训练基本上不会留下差别。

能引起人生长久差异的,一定得是某些人能掌握、某些人无法掌握的差异技能,而不是这种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那么识字、拼音、算数算是差异技能,还是共通技能呢?

对于几乎所有上过学的成年人,这肯定都是共通技能了。

幼儿识字很困难,但没有见过正常上学还不识字的人。

到最后每个人认字的多少都差不多,早晚识字几乎没有分别。

拼音、算数与之类似,无论小学一年级是否适应,很快也全都能学会了。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说到这里,想稍微说一点题外话。

中国父母对于“早晚”这件事的痴迷实在是世界冠军。我们的文化里似乎有一种“早=好”的情怀,一个孩子如果比别人进度超前,仿佛就意味着聪明;

而如果一个孩子展现出聪明,父母对其培养也就是无限超前。

其实我并不否认有很多天才比一般人展现出更超前的特点,小小年纪就做出杰出成就。

但反过来并不成立,超前赶进度并不等于天才。比别人学得早,并不等于学得好。

我们时常培养小龄的竞赛冠军,但是到了盛年的高峰却在国际顶级奖项中消失了。

很多孩子一直超前,比同龄人都早几年大学毕业工作,但最终结果,只是人生多工作了几年而已。

有才能的孩子,原本应该在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上超越同龄人,但因为追求赶进度,反而匆匆跨过人生,只留下了浅度痕迹,实际是可惜的。

回到正题,如果识字、拼音、算数都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能力,那么提前的优势能有多少长久的效应呢?

很容易想到,没有多少。

即使父母要拼,也应该让孩子建立一些具有长期优势的能力上,而非让孩子费尽心力,苦练一些其他人很快就拉平差距的共通技能。

那么,什么是能让孩子建立长期优势的能力呢?

我们自己可以想一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在什么时候、哪些方面最容易拉开差距?又有哪些学科、哪些技能,是有些人跟其他人一辈子都有差别?

其实很容易想到,肯定不是识字之类。

真正让学生拉开差距的,是高年级的复杂知识学习:

语言高级应用、数学和科学进阶学习,这些地方会考验学生对语言和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也是成绩赫然拉开差距的地方。

所以,父母应该更关注的,是潜移默化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

超前抢跑固然看上去熠熠生辉,但是把深度理解力的根扎进土壤,初期默默无闻,后期参天大树。

2

孩子的多元爱好该如何培养?

继续分析第三层焦虑:孩子的多元爱好该如何培养,这是不是拼家底的时候到了?

其实,让孩子从小打开视野、多接触各种爱好肯定是好事,但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叙述的角度,也有很多种分析和理解的角度。

第一种角度是:我经常让孩子各种各样玩,玩什么都行。

有时候唱唱歌跳跳舞,有时候打篮球踢足球,有时候一起玩过家家表演,有时候带他去游泳戏水,有时候在家里瞎画着玩,有时候全家去旅游。

简直是天天玩,生活不要太轻松。

第二种角度是:我给孩子安排了很多兴趣班,给他每天安排多元练习时间表。

包括唱歌、跳舞、打篮球、踢足球、表演、游泳、涂鸦,还带他走遍天下去提高见识。

我希望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高效,孩子能发展多方面爱好。

这两种角度有差别吗?

从实际行动的视角,对于学龄前四五岁的孩子,二者的效果差别微乎其微。

即使是最优秀的学员,在涂鸦、篮球、舞蹈和表演等专业课上的表现,也和玩耍效果差不多。

而无论父母是否安排这些课程,在孩子自发的人生里,他也一定会唱歌跳舞、跑跳玩球、涂鸦表演,因为这些都是孩子玩耍天性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一个最松松垮垮没有推娃精神的家庭,和一个高强度安排推娃的家庭中,孩子做的事可能是差不多的。

然而这二者的叙述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的态度是全然放松,即使送孩子上学习班,也觉得孩子是玩,不算是什么功绩;而后者的态度是严肃紧张,即使带孩子玩,也觉得是学,要记录每一点功绩。

前者觉得,这都是孩子自然的;后者觉得,这都是我的优秀安排。

这会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活法:前者似乎轻轻松松,就达到后者费尽心力安排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能玩着学。这些人的存在时常让我们感觉到嫉妒。但是我们常常不敢相信,人生本来就可以玩着学。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轻松玩爱好,和严肃学爱好,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同呢?

会带来感受的差异。

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做不做一件事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做事的感受。

在放松的玩耍状态下,孩子基本上会特别容易展现出自己真正敏感、有兴趣的地方,父母也容易观察出孩子最有潜质的特质。

而人在紧张的任务状态下,

除了“是否感兴趣”的因素,

还有:

“能否坚持”毅力因素,

“能否令人满意”取悦因素,

“积累多少成绩”压力因素,

共 同 影 响。

如果逼得紧,那么孩子会一切做好,为了达到这几项因素的优秀,最终会完成一系列任务。

然而如果一切都完成,也就失去了一切的区分。

久而久之,会失去内心对于自己喜欢什么的感受力,感受不到哪个是自己内心特别钟爱的。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或许有人会说,毅力、取悦、成绩不重要吗?

它们重要,但它们应是在一个人发现自己内心方向之后,在此方向上不断精进时不断加码的推动力。

在人生之初,如果把这样的严肃加诸于每个方向,那就区分不出任何方向的差别。

我见过不止一个成年的朋友对我说:我感受不到什么是我真正喜欢的;也见过不止一个成年的朋友突然放弃自己的专业,开始重新寻找。

当一个人从最初就把每个方向的感受当成任务,那就有可能一直做得很好,却一直感受不到什么是心中的爱。

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双方敏感的心,需要真正看见孩子。

真的不是拼劲家底把每个方向都砸上就能砸出结果的,很多时候,恰恰相反。

再稍微延伸一点:

区分父母是真的愿意支持孩子的爱好,还是热衷于给孩子闪闪发光的成绩单再添一笔,就看父母面对孩子人生选择时的态度。

如果父母想尽办法推促孩子学钢琴,让孩子训练音乐才能,但是一旦孩子真的对父母说“我要做音乐,我要参加选秀,我要去当流浪歌手”。

父母却截然反对说“如果你去了,就打断你的腿”。

这样的推促就不是真的支持孩子的爱好,而只是把钢琴当作了考学的加分。

也许只有常春藤的title是父母允许孩子发展的爱好。

支持孩子的爱好,就要允许孩子在最初自由地尝试,在未来认真选择自己内心熊熊燃烧的火焰,在选定的路上头悬梁锥刺股义无反顾。

如果没有最初的自由和最后的宽容,就还是不要随便说自己“支持孩子发展爱好”这样的话比较好。

以我个人而言,我家的姐姐擅长搞笑,弟弟擅长笑,如果两个人未来选择搭配做谐星,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说到底,启蒙也是人生观的体现,要看父母是否能接受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拥有多元的生命。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3

是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启蒙,放任其随意玩耍就够了?

看到了第二层焦虑的事倍功半和第三层焦虑的过度紧张,我们不由得要回到第一层焦虑:

是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启蒙,放任其随意玩耍就够了?

对此,我们还是回到最初提出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发展一些对人生长期有好处的能力。

那么,我们还是要进一步深入问一下自己:什么是对孩子长期有好处的能力呢?

从学业上看,正如前面所说,对孩子最终成绩影响最大的,是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逐渐显现的深度理解力的差别。

成绩的分化差不多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此后有很多科目的学习会始终呈现巨大差异,一直到成年。

那么这个深度理解力又是什么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其实最简单来说,就与思考习惯有关。

一个人

如果经常进行主动思考、独立思考;

如果任何事情他能不满足于被告知答案,而期望自己进行逻辑推理;

如果他能习惯于透过表面思考为什么,透过一层为什么追问更深一层为什么;

如果他长期与人沟通自己的思考,能理解不同观点与证据。

那么学业上的问题就不会成为巨大的障碍,而是一个又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而跳出学业看,对孩子长期发展最有益的能力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自主性。

人生的自主性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自我决定论已经成为这些年最热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家越来越发现,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把控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个人获得长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而我们也早就听过:让孩子自觉、自我驱动的学习,有更长久的良好效果。

那又该如何让孩子具备自主性呢?这同样是一种习惯。

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参与到自我人生的选择中,为自己的方向选择、做事方式、时间管理做决定;

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对孩子像对成年人一样尊重;

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所有的这些都是把人生的主人翁地位交到孩子手中,而逐渐形成的习惯会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方向。

因而,这两重习惯是我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可以为孩子打好的基础:思考习惯以及自主习惯。

买菜也好,做饭也好,读书也罢,睡觉也罢。

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每个细碎的瞬间,与孩子深入交谈,聆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决策他的生活安排,与他讨论生活的前因后果,引导他去思考,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理念。

那就是最好的启蒙了。

由此可以看出来,给孩子安排过于密集和严格的时间表,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衰弱了孩子自我安排、自我做决定的能力,也没给沉静的思考留下一点空余。

反而是不利长久发展的启蒙方式呢。

启蒙不是量化的数字,也不是一丝不苟的表格。那些都在孩子的心灵之外。

启蒙是开启内心蒙昧,是用透明的耐心聆听孩子的内心,是让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与自我意识萌芽而出,扎根安全的泥土,成长为自我推动的树。

如果一定要进一步要求孩子在学龄前有认知上的发展,该让孩子学习什么呢?

很多技能都可以学。

认字和数学都可以学,走在马路上认识商店的名字,过生日的时候计算年龄差,这都是非常好的学习。

只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无需刻意攀比数字。

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思维习惯:对于任何不理解的事物发问的习惯。

如果孩子听到任何一个知识,都能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对来龙去脉深入追索,对不懂的地方能够及时追问,对听懂的地方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这种习惯未来代入学校学习,会形成对于高年级复杂知识依然有效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

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行为态度上的浸润。

父母的焦虑或信心,也会在无形中传导到孩子身上。若我们对孩子多一些信任,他们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信任。

被逼疯的中国父母,焦虑要何处安放?-信息快讯网


作者:童行学院
编辑:沈湫莎 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微信号“童行学院”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