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从《黄河》到《长江颂》,两部钢琴协奏曲跨时空“对话”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从黄河到长江——中国原创钢琴协奏曲专场音乐会暨原创钢琴协奏曲《长江颂》首演”19日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音乐会上半场,经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大气磅礴的旋律响起。下半场,原创钢琴协奏曲《长江颂》世界首演。从黄河到长江,两部钢琴协奏曲完成跨越近50年时空的音乐对话。
音乐会由歌唱家廖昌永担任出品人和总策划,上海音乐学院旅德青年教师汤声声演奏并作曲,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指挥家赵晓鸥执棒浙江交响乐团演奏,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作为特邀嘉宾演唱了《托起心中的长城》《在那遥远的地方》《天路》。
“《黄河》是中国钢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这一次,我们希望通过新的原创作品致敬经典、献礼时代。”《长江颂》作曲之一汤声声表示,自己将努力传承老艺术家的创作语汇,以开放、自信、包容、创新的气质和面貌,展示年轻人的情怀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谱曲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1970年5月1日,该作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
《黄河》在创作中运用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作品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结构、华丽技巧、丰富层次和壮阔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时隔近50年后,一部以长江为创作题材的钢琴协奏曲诞生。《长江颂》是2018年上海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由上海艺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约青年作曲家汤声声、陈子安创作。这部时长30分钟的钢琴协奏曲作品,通过“开源、奔腾、追梦”三个主题,呈现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历史。
作品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技法,借鉴西方奏鸣曲式结构,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曲调《青海花儿》,以及民族民间舞蹈《龙舞》的节奏,诠释东方古朴风韵和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描绘了时代前进、民族复兴,长江流域的沧海桑田、山河巨变。
《长江颂》从策划、酝酿、构思到完成创作历时近两年。该作的两位作曲者——上海音乐学院的汤声声、陈子安,与许多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当代青年一样,以敏锐的艺术嗅觉和人文情怀,观察并体验着社会的发展和巨变。
为了创作《长江颂》,他们关注现实、收集素材,以当代青年的视角和感悟,将长江流域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的自信和抱负,融入了国际音乐语汇之中。作品展现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团结一心、积极乐观、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激励人们去追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曲家左翼建表示,《长江颂》回溯历史、展望未来,作品大开大合,传递民族崛起的精神,充满激情与历史感。“这部作品在古典音乐中有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痕迹,体现了年轻一代创作中国自己的钢琴协奏曲的创新和探索。”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演出照:叶辰亮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