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急难愁盼”时帮一把——记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

2018-12-24信息快讯网

在群众“急难愁盼”时帮一把——记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信息快讯网

怒二居民区党总支成员在与社区居民交流。本报记者袁婧摄

团队小传

普陀区长征镇怒江苑7号楼在怒二居民区党组织的引领下,以居民自治力量为主体,发挥业委会管理职能,通过自治共治圆了老公房的“电梯梦”,创下上海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的成功案例,成为基层党组织鼓励居民自发自治、自我协调、自我教育,再到自我实现、自我管理,从而实现居民利益最大化的成功案例。

怒江苑7号楼是上海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成功的楼宇。必须看到,7号楼有其自身非常鲜明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和理解这种特殊性,将其转化成党领导下社区居民自治的普遍性经验,这就是怒二居民区党总支所做的工作。

普陀区长征镇已经把怒江苑7号楼加装电梯作为典型案例,挖掘电梯项目背后的经验、做法,促进居民自治共治,搭建沟通平台,推动“同心家园”建设。怒江苑的“电梯效应”正在不断扩散。

怎样找到“社区大咖”

7号楼的第一个特殊性是“社区大咖”发挥了作用。

得知市里有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家住六楼的朱红红积极与居委会沟通,成为加装电梯工程的发起人。朱红红还有另一重身份——刚退休的国企财务,是具备专业能力的“大咖”。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她自告奋勇专门负责工程申请、报批等最繁杂的手续。另一个例子是住在二楼的李兆清。他也有另一重身份——曾担任过小区业委会副主任。这也是一位识大体、有能力的“大咖”。

但凡做一件事,无论制度、流程如何,都要靠人来落实。找对了人,就抓住了要领。怎样找出“社区大咖”?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要求干部熟悉人头,培养“三五牌”干部。

所谓“三五牌”干部,就是: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五必访:对乔迁新居、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天灾人祸和新租客居民必访。五必问: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失业人员、重病患者、统战和优抚对象必问。五必记:对群众思想动态、困难家庭、特殊人群、好人好事、居民建议必记。

提出“三五牌”,就是要求干部对居民情况了然于胸,谁是“大咖”,谁适合牵头挑担,自然水到渠成。

怎样打造“熟人社区”

7号楼的第二个特殊性是“熟人社区”。

怒江苑建成于1998年,算是售后公房。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是当年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原班人马。将近20年的邻里相处,加上平日工作上的接触,居民们兼具邻居和同事双重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因此,“大咖”才能得到公认,商量事情自然驾轻就熟。

如今,单位时代的“熟人社区”固然无法全盘复制,但是,居民自治要形成凝聚力,需要熟人关系作为基础,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怎样打造“熟人社区”环境?怒二居民区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自我组织精彩文化活动,让街坊邻里相识、相知。

在此基础上,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建立健全“小区自治联席会”“居民议事厅”等工作机制。居民议事厅定期召开议事会议,协商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如安装电梯、改装水管、改造停车位等。

怎样对待“急难愁盼”

怒江苑7号楼筹备加装电梯过程中,报批时需要这栋楼的原始图纸。“朱红红”们前后花费两个多月,跑了很多地方,仍然没有找到。此时,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毛萍芬伸出援手,帮忙联系到了远在嘉定区的开发商,拿到了图纸。这是很偶然的一个细节,却也反映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总支,是加装电梯工程成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时候帮一把,这是党组织应担的责任。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对居民“急难愁盼”的一系列问题实行菜单式管理,责任到人,多管齐下,落实扶贫、帮困、救急、助学、解忧、调解等各民生项目。党组织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刻帮一把,是形成社区党建凝聚力的关键一招。


作者:沈竹士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