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月球背面去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昨天北京时间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联想。在公众和网友兴奋、激动刷屏之时,科学家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源源不断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降落月背
昨天的这张刷屏图,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说,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如果后续研究顺利,这些岩石将助力人类完整地了解月球历史。
此次,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专家郑永春说:“这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次重大贡献。”
到月球的背面去看一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所以无论何时从地球观察月球,人们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制约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月球的正面,美国阿波罗计划采样过六次、苏联采样了三次。”欧阳自远说,科学家已经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很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同时,由于没有来自地球的无线电波的干扰,月球背面也是进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我们正在设计相关技术实验的基地。这项工作将逐步完善,期待着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突破”。
等待嫦娥四号传回更多数据资料
当公众为第一张传回地球的月背图而兴奋刷屏时,科学家们却期待着更多科学数据的到来:仅仅看一眼月球背面还不够,嫦娥四号所携带的巡视器(月球车)上架有多种科学仪器,待到它们开始工作,将会帮助科学家破解更多月背的奥秘。
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而此次,嫦娥四号探测器共配置了八台有效载荷,这些仪器将在月球背面通过就位和巡视探测,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巡视区形貌、矿物成分及月表浅层结构研究,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研究。
“嫦娥四号收集的数据信息传回地球后,科学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这些数据可验证、可说明,而后再将它们向世界公开发布,让全球科学家共同开展深入研究。”郑永春介绍说,未来,基于嫦娥四号新发现的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对原有研究结果进行证明或证伪,并从中发现更多的未知现象或问题。“对于科学家而言,后续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
人类定会重返月球,其中必有中国人
如何借“嫦娥工程”东风做好天文科普,是资深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卞毓麟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他说,每次到了关键节点,航天与天文界都会把最新、最热的消息及时传递给公众,遗憾的是,热点过去之后,对于研究成果的科普工作却做得不够细致。
卞毓麟提到,当年嫦娥一号发射之际,他和欧阳自远及其团队推出科普图书“嫦娥书系”,详细介绍“嫦娥工程”的背景、实施步骤及月球的相关知识。待嫦娥一号任务完成之后,她实现了哪些预定的科学目标?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后续研究有何进展?这些信息却未能向公众做更充分的科普。在他看来,科普绝非一时的热闹,更重要的是帮助公众了解整个“嫦娥工程”和深空探测的天文价值与科技内涵。“这是人类对月球认识的又一大里程碑。”卞毓麟说,月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月球、开发并利用月球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将来人类一定会重返月球,其中必然会有中国人。“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下,嫦娥四号的意义必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