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滩公园走出的虚构批评 | 裘小龙

2019-01-13信息快讯网

从外滩公园走出的虚构批评 | 裘小龙-信息快讯网

《外滩公园——裘小龙虚构批评随笔集》中收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在美国开始用英文进行小说创作后,断断续续地用中文写成的;也有一部分先用英文写,后来又改译或改写成了中文。

也许多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在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读比较文学博士课程的日子里,接受的是传统学院式的训练,后来却因为种种意想不到的因素,没有沿着写学术研究论文这条路写下去,转而开始用英文进行文学创作。回想起来,这或能追溯到卞之琳先生在许多年前对我的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跟他读英美文学硕士研究生时,每星期在他东四干面胡同的家里,他跟我谈得更多的其实是有关怎样写诗及小说。于我而言,他首先是诗人,然后才是学者和翻译家,也正是在他这样的言传身教下,我开始了中文诗歌创作。

但也许更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我后来用英文写起了陈探长系列小说时,我却又转过身来,时不时地用中文写些多少带有学术意味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我在主观愿望上,不想就此扔掉了自己的中文与学术背景,同时也隐隐感觉到,在不同的语言背景的交替写作中,两种文字、文体的感性也会产生些有意义的互补和融合;一方面是因为在一本接一本小说的写作中,自己与学院派的写作风格是渐行渐远,也确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写长篇的、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受到了原先未曾意想到的一些影响。

首先应该说虚构批评(fictocriticism)的影响。2010年左右,我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任短期客座教授,与大学英语学院的史迪芬·缪克(Stephen Muecke)教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他是虚构批评的一个领军人物。作为一个后现代的新批评潮流,虚构批评把故事、批评、理论的写作融为一体,这些年尤其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了长足发展。我刚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史迪芬·缪克就送了我一本他自己的短篇文集,《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Joe in the Andamans),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大部分时间还真都是趴在悉尼的海滩上读这本书。Fictocriticism是一个合成词,从这个词前半部Ficto的组成看,有像虚构写作地那样写的意思,却不一定是指虚构作品,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写起,这个词的后半部criticism则指的是批评或批评理论。在我们后来的探讨中,史迪芬·缪克给我发过一个电子邮件,为虚构批评作了一个特别简明扼要的定义,“在讲一个故事的同时,展开一个论点”(telling a story and making an argument at the same time)。

确实,史迪芬·缪克的批评专著读起来感觉是不一样,叙事生动,举重若轻,充满了栩栩如生的细节,仿佛作者就坐在你前面,絮絮而谈地说着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在作为《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一书的书名篇中,作者讲的就是他本人与他儿子乔,父子俩一次同去安特曼群岛的游历。他们在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幕幕现实场景轻巧、幽默、生动地印证了作者所要证明的论点,好几次都让我忍俊不禁,但又发人深思。说到底,现代或后现代的理论批评放到了日常叙事中,自然而然地加以阐发、论述,读的时候感觉就不同于那些抽象、枯燥、艰涩的理论著作,处处堆砌着生造而佶屈聱牙的词汇,好不容易读了下来却还似在云里雾里。

史迪芬·缪克的虚构批评我之所以读得津津有味,自然也可能是与我自己这几年侧重(虚构)小说写作有关,因而觉得他那种讲故事一般的文学理论批评更读得下去,至少是在自己身上引起了更多的反响和共鸣。

我于是尝试着把自己的一些文章也放在日常生活场景的叙述中展开,仿佛像在讲一个个故事。这些文章或许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也不算泛泛而写的散文,其中一般还都有自己要想阐明的、却很难在学院派文章中那样探讨的观点或想法。在中国的传统批评中,有所谓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不同写法,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可以互补,没有必要非要去划分得那么清楚,虚构与批评也不妨作如是观。

不过,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同样也不能说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构。在中国发生的事,写在中国发生的事,常常让我想到《红楼梦》中的两行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我们日常现实中发生的事似乎更多虚幻或虚构的感觉,而且还常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真假有无之间,充满了特色的张力和荒谬,真真假假、匪夷所思,真实与虚构的界线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在这些文章中写到的人与事、或所谓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真实的,只是用了写虚构作品的笔法在写。

无需赘言,集子中并非每一篇文章都是刻意作为“虚构批评”来写的,读者也没必要一定要这样来读。从文类上说,集子中一些文章的结集安排,自己有着故意的混杂在内。这里不妨再引用史迪芬·缪克在《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的“引言”中说过的一段话,“虚构批评自然是个很大的范畴,也只能如此——如果说它的写作灵感是来自身边的事物或情景。人们不妨对感兴趣的作家强调说,别觉得他们的写作一定必须要符合另外一个模式的规范,而是要有信心,他们面对的情形中所特有的问题,会出乎意料地使他们改变写作方法。”

这些文章终于放在一起了,自己再看一遍,好像也聊备一格,或许可以名之为自己的“虚构批评”吧。

(《外滩公园——裘小龙虚构批评随笔集》即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裘小龙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