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 | 张景红:在“军中女神医”母亲的激励下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张景红,家中有7人学医。母亲是位“老八路”,曾是野战医疗所所长,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抢救了无数伤病员,人称“军中一把刀”“军中女神医”。母亲的传奇故事萦绕在她的心头,张景红从小就希望长大后也能当一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1976年,张景红梦想成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军医,她立志要当一个医德高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好医生。
军区最年轻的主任医师
张景红热爱医学事业,深知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博大精深的医学造诣和渊博的科学知识从何而来?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终身不辍。
她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从不敢懈怠。为了把睡眠、吃饭之外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用来学习,她很少看电影、电视和参加娱乐活动。以顽强的毅力在八小时工作以外再挤出时间学习八小时,这样,10年就等于干了20年。
张景红是幸运的,她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1984年,28岁的张景红作为改革开放后南京军区第一个公派出国留学的科技干部,只身来到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RMH)肾脏病医学中心,师从国际肾脏病学会前主席、著名的肾脏病学专家Kincaid-Smith教授,成为这所国际顶级学科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肾脏病专科医生,开始了她三年的留学生活。
张景红清楚自己底子薄,基础差,但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中国医生能比外国医生做得更好。她珍惜这优越的学习、工作条件,充满激情地学习、研究,与实验室为伴,以肾病中心为家,充分汲取着肾脏病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她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周末、节假日也常常在医院里度过,三年留学期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工夫不负有心人,张景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在同期学习的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日本等国留学生中名列前茅,独得Kincaid-Smith教授的赏识。Kincaid-Smith教授再三挽留张景红,希望她在RMH医院发挥更好的作用。张景红婉言谢绝,她表示,组织上派我出国学习,就是要更好地报效祖国,国外条件再好、个人报酬再高也绝不动心。回国时,她把平时省吃俭用所积攒的生活费,都购买了电脑和实验研究器材,整整装了三大箱,作为随身行李带着,无偿送给单位,她带回来的电脑(当时体积很大很笨重,价格昂贵)成为南京总医院的第一台办公室电脑。
1987年底,张景红回到了祖国,在恩师黎磊石院士的指导下,从事肾脏病专业的临床医疗和教学科研工作。她将海外先进的肾脏免疫病理和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引进国内,填补空白,使相关技术迅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肾脏病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积极参加了“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慢性肾衰防治”等国家攻关课题研究,回国后6年间,经过努力拼搏,取得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成就,有9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此后她与团队又不断努力,陆续有所创新、硕果累累,作为主要贡献者先后获得21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她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军队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38岁时被破格晋升正高职称,成为南京军区最年轻的主任医师。
“个体化治疗方案”带来的效应
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需要一辈子的努力。张景红常说,我很幸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闪耀着光芒的医学大师,黎磊石院士、Kincaid-Smith 教授……他们医德高尚,敬业严谨,谦虚善良,兢兢业业,永远是我的学习榜样。“厚德载物”是张景红的座右铭,为此,她专门请一位老前辈把这几个字写下来,挂在墙上时时鞭策自己。
1994年,张景红作为引进人才,调到上海第八五医院担任肾脏科主任。一天,有一位慢性肾衰的外地病人慕名前来就诊,他年轻帅气,不久前才结婚有了宝宝,因为病情严重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全家人疲于奔命筹款给他治病,后来终因无力支付透析费用,选择了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对张景红触动很大,她下决心一定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研究上有所突破,以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延缓疾病进展、推迟肾脏替代治疗,造福患者。她带领科室同事们主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针对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难治性肾病,包括难治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等,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降低,病情进展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减少或推后,透析治疗的需求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她率领的学科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水平已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据统计,透析治疗一年要花费近10万元医疗费,只要把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减少10%,那么对于中国现今60万、并且每年增长16%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其社会效益、卫生经济学意义是巨大的。
为抢救病人6天只睡6小时
张景红主持的肾脏科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肾脏病特色专科”和“南京军区上海肾脏病医学中心”。在医疗工作中,她处处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家庭困难和经济负担。她经常主动留电话、留微信给病人,为远道的病人提供免费咨询。有一位在国企工作的23岁女青年,罹患了肾炎,两个月治疗下来,共花去了15000多元,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肾炎综合征仍很明显。后来经张景红在医疗工作中处处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家庭困难和经济负担
过张景红几个星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花费不多,病情控制,病人十分满意。遇到危重病人抢救,张景红常常几天几夜守在病房,曾经创下在抢救病人时6天里睡觉6小时的纪录。许多外地、农村、海外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她从医40多年,从来没有被人投诉,一直是病人最满意的医生。
张景红医师不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且还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她在主持科室学科建设的同时,非常关心科室业务骨干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对后辈包容、教诲、提携。在业务培训方面,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在科研方面,尽量地让年轻同志参加,悉心指导;在临床实践方面,做到手把手地教,耐心地带;她培养的研究生有的已经成长为三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美国、加拿大的医学精英;她非常重视学科带头人接班人的培养,提携使用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张景红到了医院管理岗位后,深感自己现代医院管理知识的匮乏,她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学习,并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获得MBA学位。她努力把现代管理知识运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之中,通过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和科学化管理,使医院的整个医疗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
张景红常说,从医40多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党和人民的培养、前辈的教诲、同事的帮助、个人的努力,一个都不能少。她感恩自己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感恩自己得到了海内外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师的谆谆教诲,感恩自己置身于上海卫生系统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中,感恩自己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团队和同仁的相伴……
》》》名医简介
张景红: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三级,文职一级(将军)。历任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肾脏病专科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肾脏病特色专科主任、南京军区上海肾脏病医学中心主任、第八五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华东六省一市肾脏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任“亚洲太平洋地区肾脏病学会”理事、国际肾脏病学会、欧洲肾脏病学会和美国肾脏病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刊物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39篇、专著13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中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作者:洪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