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

2019-01-16信息快讯网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地平线上同时升起了两个太阳。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我国只用了两年8个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这两个发展阶段的跨越。

当时,这好像是一个不解之秘。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功不可没的妙棋与“中国的国产专家一号”

早在1960年底,在邓稼先等核武器研究所全力进行原子弹理论攻关时,钱三强就在原子能研究所组织一群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应约来到钱三强办公室。

钱三强开门见山:“组织上打算让你参加热核原理研究。”钱三强介绍,为了早日掌握氢弹技术,部党组决定我们要组织一个轻核理论小组,先行一步,对氢弹的作用原理和各种物理过程,可行的结构进行探索、研究。钱三强告诉于敏,这个轻核物理组已于上个月成立,叫470组,黄祖洽任组长,要于敏来做副组长。钱三强说,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于敏默默点点头,从此加入氢弹探索者行列。

这是于敏又一次改行。上次改行是1951年,与他谈话的也是钱三强。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1949年,于敏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他以“量子场论”作为攻读研究生专业方向,先后师从张宗燧、胡宁先生。在胡宁先生指导下,他完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研究论文。1951年,于敏从北大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即401所,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钱三强与他谈话,希望他改变自己追踪几年的“量子场论”研究方向,转向研究原子核物理。

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于敏在彭桓武、胡宁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10年寒窗,于敏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有20多篇。他与杨立铭合著的《原子核理论》,是60年代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他的研究小组,在原子核结构理论方面是那时全国的研究中心。钱三强说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物理学家彭桓武评价说:“于敏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会原子核理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A·玻尔,在20世纪60年代来华访问时,在短暂的接触中发现,于敏是位出类拔萃的人;日本科学家则称于敏是“中国的国产专家一号”。

从原子核理论这个基础性很强的科研领域,转到氢弹研究这个应用性很强的领域,这对于敏来说是事业和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建国伊始,于敏从北京大学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

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的威力大得多。超级大国一直把氢弹技术作为核威胁的主要手段严加保密,我国的氢弹技术完全是靠自己的科学家在一片空白中艰苦探索,攻克难关。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黄祖洽、于敏等这些年轻的探索者出发的阵地只是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他们手中的主要兵器只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和一块黑板,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有一颗颗火热的心和一个个不知疲倦的大脑。就凭着这些,他们顽强地拼搏着,探索着,一步又一步地向前推进。

于敏很快就在新的领域显示出才华。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于敏院士工作照

有一次,国外刊物报道一种新的截面,这个截面的数据非常理想,很多人都感兴趣。但要重复这个实验,不仅需要几百万元人民币,还要花费两三年时间。

于敏苦苦地思索了两天,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对同事们说:“无论何人也达不到这么个截面,而且任何其他反应截面都达不到这个结果。我们根本没必要用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这个实验。”过了一段时间,外刊又有报道说,实验证明那个报道是假的。

探索者队伍不断扩大,最多时曾达40多人。

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钱三强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山头被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的科学勇士攻克。四年中,黄祖洽、于敏和同志们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

历史证明,我国氢弹理论探索先行一步,钱三强、刘杰的这一着“妙棋”,这为尽快突破氢弹技术打下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集体集集体 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卒子

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就在这个月,为了加强氢弹理论的攻关力量,二机部决定将原子能研究所的黄祖洽、于敏等31人调到核武器研究所,于敏任理论部副主任。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在此之前的1963年9月,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完成后,遵照聂荣臻元帅指示,以邓稼先为主任的九院理论部立即转向氢弹设计的理论攻关,我国第一颗氢弹的代号也因此叫做639。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年代,花园路三号的那座灰楼,灯火通明。从老一辈科学家到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人人畅所欲言,献计献策。1963年,彭桓武教授专门做了一次报告,从理论上阐明了加强型的原子弹还不是氢弹。周光召做了一次关于氢弹的报告,他抱来了一大堆书刊,有的印载了美、苏核导弹的外形照片,他分析这些导弹的外形类别,认为原子弹与氢弹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也可能在原理上相应会有质的不同。

两支理论队伍合兵一处,迅速投入氢弹研制,他们充分发扬技术民主,群策群力,集体攻关。

于敏:拜托,千万不要称我“氢弹之父”-信息快讯网

于敏(右一)与邓稼先(右二)

1965年2月,在朱光亚、彭桓武主持下,邓稼先、周光召组织科技人员总结前一段的研究工作,制定了关于突破氢弹原理工作的大纲;第一步继续进行探索研究,突破氢弹原理;第二步完成质量、威力与核武器使用要求相应的热核弹头的理论设计。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