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纹与蟠虺纹——东周铜器潮流

2019-01-18信息快讯网

蟠螭纹与蟠虺纹——东周铜器潮流-信息快讯网

蟠螭纹(上右),蟠虺纹(下),均引自曹玮主编《传承与谋变——三晋历史文化展》,上左图为兽面纹提手

纹饰是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纹样的装饰变化不仅对研究审美观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当时社会的普遍意识(翦伯赞《先秦史》)。蟠螭纹与蟠虺纹是东周时期开始兴盛的一类铜器装饰纹样,并贯穿东周发展的始终。目前对两种纹饰的辨别较为模糊,要区分两种纹饰,首先需要对其定名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考证。

蟠螭纹,目前主流认识为缠绕的小龙(小蛇)(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这样的概念较为模糊,不利于与蟠虺纹相互区别,因此我们要重新进行界定。蟠螭二字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我们需要分别探讨。蟠,《现代汉语字典》解释为:“屈曲、环绕、盘伏。”《东周列国志》记载:“翟君先梦苍龙蟠于城上,见晋公子来到,欣然纳之。”文献记载所表达蟠字为环绕、盘伏之意。相互对照来看,蟠字意义为环绕、盘伏和屈曲之意。螭,《说文》曰:“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从《说文》对螭的解释来看,应为无角的龙曰螭。关于螭的意义,文献也有所阐释。《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投诸四裔,以御螭魅。螭,云:山神也。”由此可见,环绕、屈曲的无角龙为蟠螭,是山神等神灵的化身。

蟠虺纹,与蟠螭纹类似,需要做进一步界定。蟠字上文已经明晰为环绕、盘伏之意。

虺,《说文》曰:“  注鸣者。《诗》曰:‘胡为虺蜥。’从虫兀声。”可见虺为一种山林之虫,但虺具体外形特征较为模糊。《韩非子·说林》记载:“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这段记载表明虺应是首尾皆有口的小虫。《诗·小雅·斯干》曰:“为熊为罴,为虺为蛇。”《国语·吴语》记载:“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为摧,为蛇将若何?”这两段文献记载表明虺是小蛇。以上诸多文献的梳理,我们基本明晰虺的主要特点为山林之虫,首尾有口的小蛇。据此,蟠虺纹为环绕、屈曲的首尾皆有口的小蛇。

通过以上的考证,我们可以明晰蟠螭纹与蟠虺纹的主要特征,即蟠螭纹为缠绕的无角小龙,而蟠虺纹为缠绕的双头小蛇。该两类纹饰主要装饰在鼎、鬲、甗、簠、豆、壶等东周时期常见的青铜容器上,且两种纹饰的方位一般处于铜器腹部以及器盖盖面的位置,该位置属于青铜器的主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到,蟠螭纹与蟠虺纹基本为大部分青铜容器的主流装饰纹样。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盛极一时的兽面纹,在东周时期迅速衰落。兽面纹开始常见于鼎的足部或部分器类的耳部等附件位置,其他部位基本不见。可见兽面纹主要是点缀性纹饰,属于绝对次要部位。此外,东周时期的兽面纹整体线条也失去了商周时期神秘、阴森、可怖的形象,转而以其他形象出现(上左图:兽面纹提手)。在一般认识里,商周时期的兽面纹,其威严、可怖的形象,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张光直先生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形象与世间存在的生物相互关联,这些形象是助理巫师通天地工作的各种动物在青铜彝器上的反应(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然而,西周末年的平王东迁,导致传统的王权开始受到了挑战。《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王逐渐失去统领诸侯的能力,转而成为各国争雄的筹码。天命所归失去了一定的权威性,作为周王权力媒介之一的兽面纹,也必然迎来其不可逆转的衰落。

兽面纹所代表的沟通天人的观念衰落,必然得出现新的代替。前文已经明晰,蟠螭纹与蟠虺纹的主要特点为龙与蛇,这两点不得不牵扯到龙与蛇的观念。龙,《说文》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韩非子·说难》记载:“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该两段记载表明龙不仅有变幻之威力,更有杀人之可怖。《吕氏春秋·仲春纪》记载:“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韩非子·十过》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该两段记载表明龙不仅是黄帝的用品,更是天子必不可少的装饰。可见,龙是天子和黄帝后裔的象征。蛇,《韩非子·说难》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表明蛇与龙皆可作骑乘。《韩非子·说林》记载:“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国语·吴语》记载:“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为摧,为蛇将若何?”这两段记载表明蛇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的特质。此外,《国语·周语》记载“我姬人出自天鼋。”鼋,即玄武之意。玄武为龟、蛇合体。可见蛇也包含有王权正统之意。此外,龙、蛇所具有的争斗、杀戮性与东周时期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相映成趣。

龙、蛇所包含的王权、争斗、杀戮等内涵,与东周时期的社会相互映衬。战国时期列国轰轰烈烈开展称王运动,《史记·楚世家》记载:“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楚王之后,齐、魏、秦、韩、燕、赵 等 国 先后称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史记·魏世家》记载:“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史记·韩世家》记载:“十一年,君号为王。”《战国策·中山策》记载:“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高注:‘五国,齐、赵、魏、燕、中山也。’鲍注:‘秦、韩、燕、宋、中山也。’”各国称王运动的展开,一方面表明各国追逐王权的欲望与野心,一方面也表明周王室名义上的宗主地位开始逐渐丧失,沦为了一个弹丸小国。此外,各国之间的战争规模也越加扩大,秦赵长平之战几十万将士的坑杀,就是东周时期战争杀戮、争斗残酷性的体现。总体来看,蟠螭纹与蟠虺纹所体现的龙、蛇是东周时期列国纷争、传统思想崩裂的一个缩影。

作者:杜博瑞
编辑:李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