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西拉路边打制石器的石匠
共通的制作方式和沟通佛教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我原来只见过一些化妆皿正面的图案,并不知道底部的内容信息。后来因为参与展览点交文物,我才有机会看到化妆皿的底面,虽然大部分没有纹样,一小部分装饰有粗略的花纹和几何纹线刻,但也包含有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让我感到很惊讶。
这些化妆皿底部并没有被打磨光滑,一般还保留有用辘轳加工制作成的同心圆弧状形态,并且在同心圆的中央有方形穴状凹槽和凸起接口。这些方形衔接的设计作用应该是将石材固定在辘轳上,便于加工操作。在最终制作完成后,磨平底部的步骤被省略了,所以留下了这种穴状的接口痕迹。
也就是在这种同心圆弧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型佛塔和舍利盒也有着同样的制作原理。很多圆形的舍利盒容器在犍陀罗地区被广泛使用,并且也存在这种穴状的接口。因此,在高速旋转的辘轳上加工制成舍利盒、化妆皿等容器的工序和制作工坊是一样的。当时的工坊熟悉这些器物,所以这些外观与功能毫不相干的石制品在以共通的技术一起制作着。
之前提到塔克西拉、阿富汗的化妆皿属于外来输入品,在本地区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石料,可能是来自外地的传播,且城市和寺院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这样可以说明这批工匠有可能是同一批工匠,在还没有制作佛像之前,在民众信仰没有产生对于佛像的礼拜需求和偶像崇拜时,他们已经对于工艺、构图、动植物造型非常娴熟,而在产生制作佛塔、舍利盒的需求时,这批工匠可能与佛教僧团结合一起合作制作,根据需求稍做改进。包纳了这一点的话,更需要从地区之间的古代交通道路、丝绸之路上工匠团体的移动范围进行综合考虑。
但,化妆皿这种文化和艺术是不会轻易消亡的,这些图案并不只是起着装饰性的作用,其制作工艺和技术被用在了其他器物上,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与再生和丰饶有关的思想性的意义,这些思想也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思考的凝聚。这些思想曾一度在这里生长、兴盛,得到人们的重视,寄托了人们的愿景,但渐渐消解和缩小,直到消失不见,最后只留下这些残破容器的躯壳。这些残缺的物品却也告诉我们一些永恒的故事,从背后支持着后来的文化和犍陀罗艺术的蓬勃发展。
作者:邵学成(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李纯一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