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声里迎元宵,民乐演奏京剧也能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上海民族乐团元宵节音乐会暨2018-2019演出季闭幕音乐会今晚在上海城市剧院上演。多部情感张力十足、民族特色浓郁的作品,让观众惊艳不已,沉浸在新春热闹欢腾的节日氛围中。民乐团方面表示,期待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欣赏民乐、贴近传统年节文化。
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中拉开帷幕,除了《乌苏里吟》《春江花月夜》等观众熟悉的作品外,青年作曲家李博禅谱曲的二胡与乐队作品《弦歌吟》成为演出的一大亮点。二胡演奏家段皑皑首次接触该曲目,在美国演出间隙苦练,把十六分音符处理得干净漂亮,赢得不少好评,让音乐会在好听的同时,又体现了专业水准。
阔别上海民族乐团十年,王永吉昨晚再度执棒,感慨万千:“十年来民乐团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成长飞快,青年作曲家丰富了曲目,现代时尚的作品完成度很高。不过,民族音乐也要传承好经典古曲,把诗情画意带给观众,不能忘了根本。”
此次演出特别安排了京剧改编作品《打虎上山》,丰富演出风格和情感表达。戏曲音乐中的逻辑重音与西方音乐颇有不同,讲究“板眼”和“骨架”。“中文有四声,京剧尤其强调字正腔圆,用乐器来表现,就要找准每句里爆发的点。缺乏对京剧的耳濡目染,韵味就出不来。年轻人对中国戏曲了解目前还是太少,在音乐院校学习偏重技术,更擅长现代节奏、现代音乐。技术固然重要,中国古代音乐、民间音乐的基础同样关键。”王永吉表示,戏曲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表达,唱腔极为动听;而交响乐的厚度、冲击力、音乐张力,能大大发展戏曲音乐的内涵,对培养年轻观众和民乐走出去都非常有利。
“京剧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但京胡从头到尾跟着唱腔一起来、打击乐音量太响,让外国人非常恼火。”他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探索戏曲的现代民族管弦乐改编,用丰富的交响配器替代锣鼓表达情绪,提升中国音乐的共情能力。
“戏曲音乐对民乐工作者非常重要,所有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涵养,戏曲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段皑皑表示,“声腔艺术和民乐演奏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乐队拿到的曲谱大多是简单旋律谱,民乐工作者要自己思考如何用‘加花’、装饰音妆点出独特韵味,看似即兴,实际上要求演奏者有深厚传统音乐功底。”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