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常青公益人服务社和街道选定10户对象家庭作为个案服务对象。他们目前组建了这样一支服务队伍:40名志愿者一对一服务40个对象家庭;8名专技志愿者服务10户个案家庭;心理咨询师则将在下个月开始召集互助小组。此外,整个服务团队还会举行一些专题活动。
懂政策、会做人、会说话的志愿者
不是任何社区志愿者都适合参与“帮侬一把”项目,共和新路街道救助所救助协理员郝振芳说:“这项服务政策性、专业性很强,志愿者既要懂政策,又要会做人、会说话,不能让服务对象产生距离感、拒斥感。”
在最终确定的志愿者名单上,记者看到不少退休的居民区书记、居委干部和老党员,他们是最了解社区、最懂人情世故的人。当然其中也有在职人员,比如40多岁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王益,为了做好上门服务,她需要提前把上班时间和上门时间错开。
志愿者朱兆宝结对了一户母女两人都是大病患者的家庭,女儿患宫颈癌,没有工作;母亲患肠癌,是支内回沪人员,每月退休工资两千余元。朱兆宝能从一些小事上看出她们面对生活的无力,比如没来由地沉默不语或唉声叹气,比如遇到家中水管爆裂,俩人束手无策。他一边帮母女两个解决水管维修之类的事情,一面陪她们从家长里短聊到社会人生,希望给他们一些开解。
70多岁的孙美琪服务了一位单侧手臂截肢的老党员,有一天老人提出想换一个长护险护理员,目前的护理员服务不到位,比如给他“助浴”时根本不进浴室。孙美琪在微信群提出这事,大家四处打听,联系到负责长护险服务的社会组织,谈定更换志愿者。群里众人为此连夜忙活4个多小时,结果第二天老党员改主意了,坚定地表示不再换人。他后来向志愿者吐露,他怕原来的护理员因此丢了饭碗,“还是给人一个机会。”——大家觉得,要紧的不是“白忙活一场”的结果,而是借由此事更深入地了解了服务对象的性格,理解他的犹豫、多思。
曾在居委会工作十多年的郝振芳,非常明白让一些困难家庭打开家门、接受外人的进入有多么难,“如果抗拒外部世界的人愿意开门、愿意倾诉,那也是我们服务的成果。如果一年之后能有些人走出家门,甚至重新奋发,那就是成功。”
“精神关爱的成果如何体现,我们也很困扰。我们可以描述事实、展示活动场景,也可以做满意度调研,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也许等项目开展再深入一些,我们会更有眉目。”共和新路街道服务办主任刘晓明说:“比起常规的制度性救助,精神关爱是我们不够熟悉的服务,但是我们相信做这件事有必要、有意义,值得探索。”
作者:钱蓓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