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刷屏,我们该如何“相信”科学?

2019-03-01信息快讯网

健康科普刷屏,我们该如何“相信”科学?-信息快讯网

关于喝不喝酸奶,《细胞》杂志曾刊登一篇颠覆常识的科学论文:益生菌可能不“益生”。正当众人哗然“这么多年酸奶白喝了”,剧情再次出现反转——权威期刊  《国际癌症杂志》不久后发表了一项基于190万人的研究表明,喝酸奶能防癌。酸奶究竟喝还是不喝?网友们一脸懵圈。

像这样“打脸常识”“忽左忽右”的科普帖,朋友圈几乎天天可见:某科学研究发现手机辐射可能致癌,不久后又说这种效应尚无足够证据;刚把日行万步、南瓜降糖等奉为“养生秘籍”,转眼又有专家出来辟谣……最为尴尬的是,这些自相矛盾的科普帖通常都冠以科学的名义,每种观点都言之凿凿,让人无所适从。公众不禁要问:在这个健康科普刷屏的时代,我们到底该信谁?

以偏概全、掐头去尾,谣言只为争夺注意力

打开微信朋友圈或各大新闻类App,大到生病了该吃什么,小到每天喝多少水,各种科普文章的说法相互矛盾,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陷入了“越关注越迷糊”的怪圈。

“70%至80%的科学谣言都与健康相关。”果壳新媒体经理孙慧敏曾参与“谣言粉碎机”项目的编辑策划。在他们“粉碎过”的谣言中,医学、健康、养生出现的频率极高,因为“它能瞬间击穿所有人的防护罩,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从而获得点击和转发。”

去年,一则题为“《科学》重磅:确认!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的新闻赚足了眼球。既然癌症发生主要因为“运气不好”,那么环境污染、个人生活习惯等就都不重要了吗?很快,科学家就出来发声说,论文的结论并非如此,这属于媒体偷换概念。

在无数次与科学谣言“过招”后,孙慧敏发现,“以偏概全、掐头去尾”是从论文到谣言的最常路径。“每一次加工,媒体都选取了最能击中读者的点加以放大,并不断删减构成这一结论的条件。而事实上,没有这些前提条件,结论就不成立。”

当然,有些科学谣言的背后,还潜伏着不为人知的商业动机。“得到”专栏作家卓克在《怎么说服爸妈远离谣言》中提到,不少刷屏的科普贴都精准迎合了公众对于癌症话题的高度关注,比如一篇名为《美国正式确认红酒抗癌》的科普帖,实际上只是某个红酒厂商的软文。

“事实上,科学传播与科学研究的矛盾一直存在。”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贾鹤鹏认为,媒体追求轰动,科学追求真理,这是科学即使通俗化也很难抹平的差别。况且,信息爆炸时代,理性的、纠错的声音很容易掩盖在以“吸睛”为导向的噪声中。

论文尚未验证即开始传播,科学研究充满不确定性

撇开不靠谱的自媒体,即便在权威媒体上,我们仍能看到一些前后不一的科学结论。贾鹤鹏说,这背后反映的,恰恰是科学研究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埃尼迪斯曾对1990年到2003年间49篇引用次数超过1000的顶级医学论文进行研究后发现,能扛过时间考验的只有20篇,剩下的有些被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存在夸大嫌疑。

顶尖论文尚且如此,一般论文的生命力又如何呢?埃尼迪斯从某个特定医学领域最新发表的主流论文中找出了432个结论,用相同的方法研究发现,只有一个结论能被重复证实。由此,埃尼迪斯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不是圈内人,看到最新的医学或营养学文章,最好的做法就是忽略它。”

事实上,提出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实验推翻—提出新的假设,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正是科学界小心翼翼推进人类认知边界的过程。正如科普作家、曾任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的万维钢所言:“论文并不等于真理,科学家发表论文,相当于给同行发布了一个信号——快来给我挑错吧。”

可为什么令人迷惑的信息越来越多?贾鹤鹏认为,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传播变得越来越迅捷,科学家发表论文与公众接收信息的时间差越来越短,许多结论还来不及被同行验证,就已经被大众媒体传播开来,为公众所熟知。

当大量真假信息以科学的名义铺天盖地涌来,公众究竟该如何取舍,去伪存真?贾鹤鹏表示,要破解“越传越懵”的怪圈,需要一座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灯塔”,指导人们决策。他告诉记者,美国科学院设有专门部门负责对公众高度关心的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每周一期的频率向公众提供具有倾向性的决策意见。类似的,欧盟食品安全局也承担着向公众提供食品安全科学信息的职责。

记者手记

改变思维方式,重新定义“相信”

如今,科普与谣言颇有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味道。果壳新媒体经理孙慧敏就觉得,辟谣的成本正在变高,原本一眼就能识别的谣言,现在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才能证明其真伪;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李治中也曾无奈地表示,“我们是兼职在辟谣,别人是全职在传播伪科学。”

随着传播速度和方式的改变,公众的思维方式也要改变。因为科学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少会有那种“只要怎样,就会怎样”的简单逻辑。与此对应,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不能非黑即白。正如万维钢所说:“所谓相信,是一个主观概率问题,所有的信任都在零至100%之间取值。当一项研究成果与你原本的认知相符,不妨调高对该信息的信任值,反之则调低一些。”


作者:本报记者 沈湫莎

编辑:周辰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学生对话科学大咖,上海科技馆首开寒假科学营,给孩子“最好的科普”
20万人奔涌领免费试样,仅200人再购,Stranger,如何爱你?| 听友微TED
科学家给蚊子喂了点“减肥药”,它们竟“懒得”咬人了
她以”裸捐“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还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生与死
网友po出一个个失败的离奇设计:它们存在的意义,可能是为了让我们一脸懵...
海洋科考船“塔拉”号2021年重回北极,热情邀请中国科学家同行
“三大体系”建设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迈向未来
送别!她是今年离开我们的第七位……
习主席和我们心连心
有你认识的吗?未来诺奖或出自他们!19位杰出华人青年科学家获2019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卡梅隆用最新技术冲击我们的想象边界
小心吃出肝损伤!华山医院张教授教您如何预防把肝吃“坏”!
言简意深!习近平八句话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自然》子刊调研:生物科学研究所近一般人感到抑郁,研究生抑郁焦虑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六倍
中国好同学!7人众筹资助瘫痪同学4年:我们也难但健康
如何让美国继续将中国视为“同类”国家?| 贾庆国黄仁伟解答1
没有了水晶鞋的《灰姑娘》?看享誉世界的芭蕾舞团如何演绎新编经典!
高端度假、抗衰健康游,“网红”莫干山这次瞄准了长三角高端人群需求
“所有人都戴着面具,只有女王是赤裸的”
一个被中医界保密800年的长寿秘方,竟有这么多好处!
丁墨:我们每个作家编织的,都是时代瑰丽梦境的一角
刘士林:花轻雨细的江南梦,通往我们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们如何讲好红色故事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科学指引
陈天桥的脑科学研究有了新成果:让盲人“看见”,还让瘫痪者“有感觉”
常说“少量饮酒有益健康”?!《柳叶刀》发文明确:最好不饮酒
陕西上陈遗址相关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如何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份《意见》里有答案
70年,我们一直在见证
终于,我们也人均GDP2万美元了!但四下一看,上海又默默加快了脚步
陈天桥旗下脑科学研究机构首发年报:关注大脑探知治疗和发展
家长对青少年上网时间的担忧有多少科学依据?新研究表明:技术使用对幸福感变化的负影响最多不超过0.4%,小到不具有实际意义
高水平社会办医牵手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与嘉会国际医院共建教学基地
中国经济2019年走向如何?财经大咖有话说
代表委员履职丨让“健康扎瓦”模式惠及基层群众
第56个学雷锋日:西北工业大学开展远程网络航空知识科普活动
美国人是如何把森林“冲”进马桶的?
这个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何谋划?
早春养生,记住8个“第一”!健健康康过好春天!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