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

2019-03-01信息快讯网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或许,在你的印象中春运结束的瞬间应该是这样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9年2月10日,旅客在南昌火车西客站候车。当日是农历正月初六,多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又或者是这样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9年2月10日,人们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汽车总站等候上车出行。当日是农历正月初六,多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新华社发(吴耀荣 摄)以及这样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6年2月13日,G4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裕华路收费口出现拥堵。当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全国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是的,上面这些都是春运结束的样子,但并不是全部!在这些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人流车流中,每一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故事:相聚与别离的故事——那或许才是不变的春运记忆!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下面的这个短视频或许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春运的故事:一年又一年,我们记录下这些不变的春运记忆:相聚与别离——相聚难免别离,别离是为了再次的相聚!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5年2月23日,在湖北省宣恩县长途汽车客运站告别的祖孙俩。湖北省宣恩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8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春节过后,汽车站里的离别有如盛大的“留守仪式”——一批老人、妇女、孩子至此将开始新一年的“留守”生活。  新华社发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2年1月31日,在合肥火车站,一名男孩隔着列车车窗与母亲道别。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九,很多旅客开始告别亲友,踏上离家的列车远赴异乡工作或求学。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33岁的石欣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溜豆村人,长年在广东打工。2017年春节前,他辗转20多个小时回到湖南老家。元宵节过后,石欣又离开家乡开始新一年的打工生活。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7年1月19日,在回家的路口,石欣突然发现3岁的儿子站在树下等着自己;下图为2017年2月12日,在60多岁的父亲和3岁的儿子的目送下,石欣抹着眼泪快步向村外走去。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今年56岁的韩祥盈已经在新疆工作20年,每年假期结束返回新疆时,老母亲都要为他装满自家做的年糕、馒头和豆包,还有当地特产粉皮、粉条等。每当春节假期即将结束,短暂归家的游子们准备返城工作之时,父母总会将行囊塞满煎饼、馒头、海鲜、水果等“特别的爱”,临别之际亲人们聚散两依依的情形也总是让人触景生情。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2月10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刘耿村,韩祥盈的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他装行李;下图为2019年2月10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刘耿村,韩祥盈(右)在临行前应母亲的要求品尝自家做的年糕。新华社发(陈彬 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山东滕州人赵海霞6年前离家去上海打工时儿子只有5岁,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就是母子分离的开始。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2月9日,在山东省滕州市,赵海霞(左)为前来送别的儿子擦去眼泪;下图为2019年2月9日,赵海霞的儿子跟妈妈道别。新华社发(宋海存 摄)

春运故事|不变的春运记忆-信息快讯网

1月下旬,黄诗韵、黄嘉韵姐妹俩从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的老家出发,历经两天一夜,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到达福建省福清市,与在这里打工的父母团聚。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就要离别。2月14日,黄诗韵、黄嘉韵告别父母,随奶奶踏上返乡的旅途。在火车站站台上,黄诗韵、黄嘉韵紧紧地抱着父母,直到站台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地登上列车。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2月14日,在福州火车站,一家人在站台相互拥抱;下图为2019年2月14日,在福州火车站,黄诗韵(中)、黄嘉韵在发车前隔着车窗向父母打出“爱心”手势。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今天,2019年春运宣告结束,但人们的故事依然在一年一年地延续,一年又一年地重演:到底是什么,让人们不辞千辛万苦跨越千山万水,投入到这每年一次的漫长迁徙中?

你知道答案了吗?

————————————

记者:彭昭之 宋为伟 宋海存 魏培全 鞠焕宗 陈彬 刘军喜 张延林 刘磊 李安 宋文  陈飞 刘大伟 朱祥 王申 梁旭 朱旭东 吴耀荣

编辑:吴壮 吕迅

视频编辑:卢烨 刘梦琪(实习)

©2014-2025 dbsqp.com